新华网伊斯兰堡4月3日电(记者贾瀚龙 张琪) 巴基斯坦官员3日称,巴基斯坦以非法进入巴基斯坦水域为由逮捕了23名印度渔民并扣留了4艘印度船只。
巴基斯坦海事安全局一名发言人说,巴基斯坦海事安全局在日常巡逻期间逮捕了23名印度渔民并扣留了4艘印度船只。他说,这些印度渔民及他们的船只由于非法进入巴基斯坦水域将近70海里(约130公里)而遭到扣押。
这名发言人说,巴基斯坦海事安全局首先向这些渔民发出警告,但是这些渔民对警告“不予理睬”。巴基斯坦海事安全局已经将这些渔民移交给了卡拉奇警方做进一步调查。
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尚未有明确的海洋分界线,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以非法闯入各自水域为由逮捕彼此渔民。
新华网德黑兰6月10日电(记者 杜源江 何光海)伊朗情报部长海达尔·穆斯利希10日说,伊朗又逮捕了一名与美国有联系的间谍,但未提及逮捕这名间谍的具体时间。
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援引穆斯利希的话说,这名间谍来自伊朗周边国家,准备从美国接受大量资金,创建一个交际网络,目的是在伊朗议会选举前制造混乱。
过去几年,伊朗一直指责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构窃取伊朗军方以及核计划方面的情报。
伊朗情报部5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破获一个涉嫌为美国窃取情报的间谍网络,逮捕了至少30人。
2009年7月,美国人莎拉·舒尔德、沙恩·鲍尔和乔希·法塔勒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进入伊朗后遭逮捕。伊朗指控他们非法入境从事间谍活动。美方否认伊朗的说法,一直要求伊朗放人。去年9月14日,莎拉·舒尔德在缴纳50万美元保释金后获释返回美国,与她同时被扣押的另外两名美国人仍然在押。
警察护送姆拉迪奇进入法庭。
波黑战争期间,姆拉迪奇检阅塞族部队。
一些塞尔维亚民众示威,反对逮捕姆拉迪奇。
前波黑塞族部队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26日晚在塞尔维亚出席闭门引渡听证。姆拉迪奇的律师米洛什·沙利奇说,当事人身体状况不佳,法官叫停听证。
引渡听证暂停
塞尔维亚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显示姆拉迪奇身穿蓝色夹克,头戴棒球帽,头发灰白,左手似乎拿着一块毛巾,虚弱、缓慢走入听证法庭。他向法院的某个人打招呼,一名警卫告诉他:“走吧,将军。”
姆拉迪奇的律师沙利奇说:“调查法官试图问拉特科·姆拉迪奇问题,未能成功,因为姆拉迪奇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均不佳。”沙利奇说,法官难以与姆拉迪奇交流,但姆拉迪奇确认了自己的身份。美联社援引这名律师的话报道,姆拉迪奇知道自己被捕,知道身在何处,自称不承认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战争罪助理检察官布鲁诺·韦卡里奇确认,当天听证中止,但拒绝谈论原因。他说,姆拉迪奇服了不少药,不过“回应周围发生的事情时头脑相当清晰”。韦卡里奇先前说,把姆拉迪奇从塞尔维亚引渡至海牙,最长可能需要7天。
就目前情况看,姆拉迪奇健康出现问题,被捕时他随身携带大量药物,显然他不想去医院就医。医疗人员将为姆拉迪奇进行检查,以评估他能否继续出席有关把他引渡到海牙的聆讯。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及其政府现在希望能尽快把姆拉迪奇送往海牙,避免持续引发塞族民族主义者的抗议。
一只手几乎瘫痪
姆拉迪奇将接受健康状况评估,由医生27日确定他是否适合出席听证。路透社援引一名匿名官员的话报道:“他(姆拉迪奇)的,可能因为先前一次中风。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律师带给他药物。”另外,警方消息人士说,姆拉迪奇患有肾病和高血压。
前南刑庭检察官塞尔日·布拉默茨说,“我们等待涉及将他移交海牙的安排。在海牙,他将站在前南刑庭上接受审理”。前南刑庭1995年7月指认姆拉迪奇涉嫌1992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发出国际通缉令。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直向塞尔维亚方面施压,要求抓捕姆拉迪奇并移交前南刑庭。美联社说,姆拉迪奇引渡至海牙后,可能面临终身监禁。联合国法庭没有死刑判决。
一名接近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的官员说,塔迪奇亲自指导针对姆拉迪奇的抓捕,把这一行动与美国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行动类比。由于事件敏感,这名官员要求匿名。另外,内务部长伊维察·达契奇否认媒体有关姆拉迪奇使用化名米洛拉德·科马德的报道。
在姆拉迪奇被捕的拉扎雷沃村,许多村民声援姆拉迪奇。他们封堵通往姆拉迪奇藏身居所的道路,要求新闻记者离开。塞尔维亚激进党称姆拉迪奇为“英雄”,把姆拉迪奇被捕称作“塞尔维亚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
塞尔维亚内务部长达契奇27日公开了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的姆拉迪奇被逮捕的有关细节。
被捕时很“合作”
达契奇说,逮捕姆拉迪奇的行动完全由塞尔维亚相关部门独立完成,没有借助任何外部信息及力量。在抓捕行动中,警方共搜查了四处姆拉迪奇亲属的住宅,这四处住宅此前已经被警方秘密监控数月。
塞尔维亚《政治》报27日刊登了姆拉迪奇被捕后的照片。报道称,姆拉迪奇苍老得厉害,容貌变化很大。塞尔维亚与海牙法庭合作国家委员会主席拉西姆·利亚伊奇说,姆拉迪奇被捕时像普通老人,“一个人从他身边经过可能认不出他”。“他面色苍白,意味着或许很少出门,可能因而未被人发现。”
据达契奇描述,姆拉迪奇在被逮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反抗,也没有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在他身上只找到了过期的塞尔维亚身份证和军人身份证。当警察进入房屋询问他是不是姆拉迪奇时,他的回答是“恭喜,你们找到了你们要找的人了”。利亚伊奇说,姆拉迪奇身上带有两把手枪,在整个抓捕过程中显现“合作”,没有抵抗。
而姆拉迪奇表示,他“不想打死逮捕他的小伙子”。
逃亡时曾打零工
贝尔格莱德大报《闪电》报称,姆拉迪奇2010年68岁时曾在工地当临时工。讽刺的是,该工地位于兹雷尼亚宁镇一个名为“新时代”的小区,是由欧盟捐资修建,而且2010年塞尔维亚总统和欧盟代表还曾到此地参观。
记者前往姆拉迪奇打工工地向与之一起工作的工友了解情况,工友表示无法相信他就是姆拉迪奇。一名20岁大学生工友说:“我知道他,他和姆拉迪奇长的很像,我甚至还问他知道自己与姆拉迪奇长的很像吗。但我相信他不是,姆拉迪奇怎么会在工地?但最终,他就是那个人”。该工友说与姆拉迪奇共事了几天,姆拉迪奇没有与其他人讨论过普通话题,就是在干自己的工作。新华社 中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赵洪超):塞尔维亚内务部长达契奇27日日公开了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的战犯嫌疑人、前波黑塞族领导人姆拉迪奇被逮捕的有关细节。
达契奇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逮捕姆拉迪奇的行动完全由塞尔维亚相关部门独立完成,没有借助任何外部信息及力量。行动小组制定的抓捕战略对成功逮捕姆拉迪奇起到了关键作用。达契奇说,在抓捕框架内,所有相关信息被汇总进行整合,塞尔维亚警方也在抓捕战略制定后加入到了抓捕行动中来。在26日的抓捕行动中,塞尔维亚警方共搜查了四处姆拉迪奇亲属的住宅,这四处住宅此前已经被警方秘密监控数月。
据达契奇描述,姆拉迪奇在被逮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反抗,也没有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在他身上只找到了过期的塞尔维亚身份证和军人身份证。当警察进入房屋询问他是否是姆拉迪奇时,他的回答是“恭喜,你们找到了你们要找的人了”。达契奇说,姆拉迪奇的健康状况很差,被警方逮捕时他的右手已经基本丧失功能,目前姆拉迪奇处于医生全天候的看护下。
位于海牙的前南刑庭1995年7月指控姆拉迪奇涉嫌在1992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发出了国际通缉令。本月26日,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证实,姆拉迪奇当天在安全局和战争罪行调查部的联合行动中被捕。
人民网4月14日讯 据来自拉巴斯的消息,玻利维亚一法官下令逮捕1967年抓捕切·格瓦拉的萨尔蒙将军,他现在被控参与2009年反对莫拉莱斯总统的阴谋。这是萨尔蒙的儿子、律师阿劳斯今天对记者说的。
法官萨米恩托宣布居住在东部城市圣克鲁斯的萨尔蒙为“反叛者”,下令逮捕他,因为他本周没有到中部城市科恰班巴出席关于2009年匈牙利-克罗地亚人阿帕克等人在一次警察的行动中死亡的案子的庭审。目前萨尔蒙被软禁在家。阿劳斯说,从2009年医生就认为他父亲因心脏病不能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城市旅行,去海拔2558米的科恰班巴有生命危险。
1967年10月格瓦在玻利维亚建立一个游击据点失败以后,在东南部的拉伊格拉被萨尔蒙等军人逮捕,随后被处决。(管彦忠)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美国司法部24日宣布,联邦调查局(FBI)23日逮捕一名沙特阿拉伯青年,他企图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炸毁包括前总统小布什在德州的住宅。
20岁的嫌犯阿道沙利,2008年10月从利雅德飞抵美国,最初在德州科技大学就读化学工程。今年初转学到附近的南普兰斯大学。
阿道沙利被警方盯上,是因为他前往船运公司领取一批有毒的化学苯酚。那是制造三硝基苯(TNT)炸弹的主要原料。船运公司以该批货运为违禁品为由,退回寄货人,并向警方报案。
FBI调查发现,阿道沙利先前曾购买浓缩硫磺等其它制造TNT炸弹的原料。
搜索阿道沙利宿舍时,FBI发现他在一封以“暴君之家”为主旨,发给自己的电子邮件中,列出小布什在达拉斯住家的地址。其它地址包括水库、核能电厂等。
他也在电邮中表示:“这是战争…,直到这些异教徒被打败为止”;“在异教徒的土地上发动一次攻击,等于在穆斯林土地上,对占领军发动10次攻击”。
调查员并查获化学品、烧杯、电线、处理危险品衣服、闹钟等。
司法部说,总统奥巴马在阿道沙利被捕前已接获报告。
白宫新闻秘书夏皮洛发表声明说,这次逮捕事件再度凸显美国随时在海内外保持警觉的重要。
本报记者 陈小茹
巴基斯坦司法机构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向前总统兼前军队领导人发出逮捕令。
当事人是佩尔韦兹·穆沙拉夫,罪名是涉嫌卷入对前总理贝·布托的刺杀行动。
前总统卷入前总理遇刺案
巴基斯坦反恐法院法官拉纳·尼萨尔·艾哈迈德12日签发了对前总统穆沙拉夫的逮捕令,指称其涉嫌卷入了导致前总理贝·布托身亡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案。
逮捕令传唤穆沙拉夫于本月19日回国出庭受审。这家位于拉瓦尔品第的反恐法院正在审理5名卷入贝·布托遇刺案的嫌疑人。该法院当天宣布,暂时休庭至2月19日再开庭听审。
艾哈迈德法官表示,对穆沙拉夫发出逮捕证是为了确保届时他能出庭受审。
由于穆沙拉夫本人没有出庭,反恐法院本周早些时候已将他认定为“潜逃被告”。
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检察官阿里·乔杜里表示,负责此案的联邦调查局调查小组11日向法院呈送的联合调查报告表明,时任总统穆沙拉夫通过巴基斯坦塔利班前头目贝图拉·马哈苏德,“参与教唆杀害了贝·布托”。
乔杜里称,贝·布托遇刺案调查人员认定,“穆沙拉夫卷入了这一案件,承担共同责任……调查报告显示,穆沙拉夫、两名警官和恐怖分子共谋。”
贝·布托2007年12月27日在东北部城市拉瓦尔品第参加竞选集会时遭自杀炸弹袭击身亡。在随后的调查中,穆沙拉夫政府称巴基斯坦塔利班策划刺杀贝·布托,政府没有卷入,并拒绝对贝·布托之死承担任何责任。
2009年2月,应巴基斯坦方面要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决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穆沙拉夫政府因没有向贝·布托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应负有一定责任,但没有最终确定到底谁是凶手。
“逮捕令是个政治阴谋”
针对反恐法院的逮捕令,穆沙拉夫的律师回应称,穆沙拉夫不会在19日回国出庭受审,因为“这只是一个制造出来的政治阴谋……之前并没有任何调查人员与穆沙拉夫取得联系”。
穆沙拉夫的发言人穆罕默德·阿里·赛义夫12日也否认了对穆沙拉夫的指控,并表示:“我们会在事件出现新进展时制定战略。”
穆沙拉夫1999年借助军事政变上台,2008年辞去总统职务后“自我放逐”,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英国的伦敦和阿联酋的迪拜,去年10月在伦敦正式组建新党“全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该党派发言人福阿德·乔杜里13日在伦敦表示,穆沙拉夫不会遵从逮捕令。
“不,他不会回去出庭。”乔杜里说:“检察官们起诉他(穆沙拉夫)未能向贝·布托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这太荒唐了!你们不能因为这一理由向一名总统强加刑事责任。”
依据巴基斯坦的法律,反恐法院12日签发的逮捕令允许穆沙拉夫申请保释,但如果穆沙拉夫拒绝出庭,法院将再次签发逮捕令,并不允许申请保释。
巴基斯坦联邦调查委员会13日表示,如果穆沙拉夫拒绝回国出庭受审,将考虑向英国政府要求将其引渡回国。据巴基斯坦内政部的一名资深官员称,这一决定是内政部长拉赫曼·马利克12日亲自做出的。
巴基斯坦议会事务部长、贝·布托的前律师巴巴·阿万13日在旁遮普邦议会表示,政府将支持法院贯彻逮捕令,并称没人能就此事施压而令政府放弃这一决定。
有法律专家指出,巴基斯坦与英国之间没有正式的引渡条例。引渡穆沙拉夫几乎没有可能。巴内政部的这一决定无非是想使事态复杂化。
有南亚问题专家指出,逮捕令绝非只是法律行为,而更是巴国内不同政治派别角力的政治动作,也给原本就不稳的巴政局增添了更多动荡因素。
“一旦现政府垮台,将回国参选”
有南亚问题专家指出,处于政治危机之中的巴基斯坦人民党政府,希望用一纸逮捕令打碎穆沙拉夫回国参选的打算,以避免现政府垮台。
今年1月2日,巴基斯坦执政联盟第二大成员统一民族运动党宣布退出联合政府,加入议会反对党阵营,人民党的执政地位就此面临危机。
当时,穆沙拉夫在伦敦表示,如果现政府垮台、提前举行选举,他将率领“全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参选。
分析人士指出,眼下,光是穆盟(谢里夫派)领导人、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提出的包括取消提高燃油价格的决定、削减30%政府日常开支、惩治执政党腐败官员等一系列要求,已令人民党政府无力应对,如果穆沙拉夫再参与进来,那么,人民党想渡过这轮政治危机将难上加难。因此,如何搞掉穆沙拉夫,成了人民党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穆沙拉夫方面也针锋相对。福阿德·乔杜里13日在伦敦明确表示,逮捕令没改变穆沙拉夫回国参选的打算。一旦现政府垮台,穆沙拉夫就将回国参选。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网站报道,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一家反恐法院2月12日签发针对前总统穆沙拉夫的逮捕令,认为他与巴前总理贝·布托遇刺案有关。
巴基斯坦负责调查贝·布托遇刺案的有关人员本月7日向这家反恐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它宣布穆沙拉夫为贝·布托遇刺案的逃犯。
这家法院于12日发布了一份不可保释的逮捕令,并要求穆沙拉夫于2月19日出庭受审。
2007年10月,在海外流亡8年多的贝·布托回到祖国,准备带领人民党参加翌年举行的议会大选,对抗时任总统的穆沙拉夫。12月27日,贝·布托在临近巴首都伊斯兰堡的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遇刺身亡。
去年4月,联合国调查人员递交一份调查报告,称贝·布托本可免遭刺杀,但巴基斯坦政府既没有在事发前为她采取适当保护措施,也没有在事发后展开充分调查。拉瓦尔品第市的前任警察局长沙特·阿齐兹和他的一位副手胡拉姆·沙阿扎德去年12月因为此案被捕受审。
(来源:中国日报网 小唐)
北约驻阿富汗部队24日对媒体透露,他们抓住了一名涉嫌向塔利班武装分子贩运武器的伊朗人。此人自称是伊朗革命卫队成员,但北约经调查后否认了他的说法。
“伪革命卫队成员”被抓
北约驻阿部队24日发表一份声明透露,一名可疑男子上周在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省被捕。经过数天的审讯,该男子承认是伊朗重要军事武装———伊朗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的成员,他对从伊朗向阿富汗贩运武器一事供认不讳。
不过随着更多情报的披露,北约方面修正了此前的结论,认为此人只是和一些武装组织有关,并不是“圣城旅”成员。
但是北约方面认定,这名男子确实在帮助塔利班,在阿富汗坎大哈省和伊朗之间走私小型武器。声明形容此人是“塔利班武器的关键供应商,与当地塔利班武装领导人有直接联系。”目前,该男子被关押在坎大哈。
伊朗或涉嫌资助塔利班
北约方面称已监视此人很长时间了,他以坎大哈为基地,向其他省份的塔利班领导人提供武器。
一名阿富汗高级官员称,伊朗情报机构正在帮助塔利班和南部地区的贩毒集团,“我们每天都处理这类事情。”尽管阿富汗官员抱怨伊朗插手该国事务,但是很少公开表态。
最近伊朗和邻国阿富汗的关系出现波折。上周,一些阿富汗边境士兵无意间越过边界,被伊朗抓获并关押。不过,伊朗一直非常重视阿富汗局势。早些时候,西方媒体还曝出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接受了伊朗现金资助的新闻。
目前伊朗方面尚未就“塔利班武器供应商”事件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