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1日报道,随着在英国骚乱中被定罪的犯人入狱服刑,英国司法部表示,英格兰与威尔士各监狱的囚犯人数本周创下了历史新高。

  到目前为止,英国警方已经逮捕了2800多名参与骚乱的嫌犯,其中已有1300人出庭应讯,当中有三分之二遭当局还押。

  据报道,英格兰与威尔士监狱本周的囚犯人数为86654人,比上周创下的85931人纪录又多出723人。

  据悉,目前,英国监狱总共可容纳88093名囚犯。这意味着,监狱当局只能再接收不到1500人。

  英国监狱管理机构表示,它正在处理“史无前例的情况”。该机构表示,目前监狱牢房还足以应付新到的囚犯。但它也指出:“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应急预案,以防对牢房的需求进一步增多。”

  本周,英国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也因上周的暴动而激增,每天有100多人被送到监狱服刑。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8月11日电 综合报道,随着大批警力投入,英国最早发生骚乱的伦敦在10日已渐趋平静,主要大街都能看到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

  警方称,他们已在全国逮捕了1100多名骚乱分子,绝大部分都涉嫌抢劫和违反公共秩序,其中最小的年仅11岁。警方对其中近两百人提起了犯罪指控。

  曼彻斯特警方称,他们将2名骚乱分子拘留,两人分别被拘16周和10周。

  虽然伦敦的事态趋缓,但在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利物浦、诺丁汉、伯明翰等其他城市,小规模的骚乱仍在继续。

  在西布罗米奇和伍尔弗汉普顿,商铺遭劫掠,汽车被点燃;在诺丁汉,30多名年轻人“合力”用燃烧弹点着了一家警察局;在利物浦,警方一度用防暴盾牌和警棍与人群发生对抗。

  此次骚乱始于6日晚,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部分民众在当地警察局附近示威,抗议警方4日射杀当地一名年轻男子。示威后来演变为骚乱。

  伦敦一些社区负责人说,此次伦敦的骚乱是数十年来当地发生的最严重暴力事件,他们认为,贫富差距过大和缺乏公平公正,是骚乱蔓延的深层次原因,不过也有一些伦敦人认为,趁火打劫和贪得无厌是骚乱者唯一的动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广网伦敦8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发生在英国部分城市的骚乱已经进入第五天。由于首都伦敦加强了警力,主要大街遍布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目前事态已经趋缓,但在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利物浦、诺丁汉和伯明翰等其他城市,小规模的骚乱仍在继续。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再次召开紧急情况应对会议,他在会后发表讲话说:继续暴力活动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必须停止。警方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控制事态的发展,包括使用防暴弹和高压水枪。

  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同时也要求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有警察取消休假,采取更加严厉、积极的方式应对骚乱。到目前为止,警方已逮捕1000多人,其中170多人被起诉。最新情况,马上连线新华社驻英国记者司鸶。

  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控制事态发展 已超1000人被捕

  主播:现在已经是伦敦的深夜了,目前骚乱的最新进展如何?

  记者:从伦敦扩展到英国的这起骚乱事件已经持续到了第五天,在今天白天的时候,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讲话,称英国政府正在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来打击暴力骚乱。警方将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来控制事态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防爆弹和高压水枪,在此之前警察甚至连警棍都没有被允许使用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最新的变化。

  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人被捕,由于9日晚在骚乱事件扩展到英格兰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今天从苏格兰已经调配了250名的警官来帮助增强这一地区的警力。

  不清楚为何破坏家园 担心政府削减预算影响警力

  主播:英国民众如何看待此次骚乱,对英国未来是否抱有信心?

  记者:在记者走访的这些地区当中,对于这起事件很多人表示不可理解,因为在这次骚乱事件当中参加者有很多都是年轻人,并且这次事件没有任何的政见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面的矛盾点来挑起这样的事件,而是很多人可能出于一个“跟风”的心理。

  在本地居民当中他们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要破坏自己的家园,对于未来来讲他们可能也没有过多的担心,唯一担心一点可能是在政府对于警察预算的削减上面,他们会担心说这样的预算削减会影响到警力问题。

  中广网伦敦8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继伦敦之后,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等地成了新的混乱都市。在英国当地时间9日晚上的媒体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在曼彻斯特,数百名蒙面年轻人砸破临街店铺的橱窗,劫掠商品。一家服装店遭劫掠后又遭纵火。曼彻斯特警察局助理局长休恩说,“罪犯们今夜满城奔突”,骚乱规模创30年之最,他们“没有抗议口号”,“纯属犯罪”,他们“羞辱”了整座城市。

  在索尔福德,年轻人向警方投掷砖块,向建筑物投掷简易燃烧弹。部分路段已被燃烧产生的黑烟吞没,遭纵火的汽车和建筑窗户内仍看得见蹿出的火苗。目前伦敦周边城市的最新情况如何?马上连线新浪财经频道驻欧洲站站长郝倩。

  曼城和伯明瀚告急 苏格兰警方非常警惕

  主播:现在伦敦周边城市情况怎么样?

  郝倩:从伦敦以外的情况看,现在像曼城和伯明瀚有点危急。英国也在从这两个大城市周边的一些城镇调动所有的警力然后进行支持,而苏格兰警方其实也非常的警惕。

  因为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蔓延的趋势是从伦敦往北走,那么会不会蔓延到苏格兰现在谁也没有办法打这个保票,可是我们可以看到曼城它现在整个的城市已经进入了高度的一个防卫状态,一千名警力已经全部上岗,而且所有的店铺都提前关门。

  一个在曼城英国市民他所贴出来的博客说,现在曼城就像一个鬼城一样,因为没有人在街上走,所有的店铺已经全部关闭了。

  8月8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东部的哈克尼区,一辆汽车被烧毁。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尚无中国在英华人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报告

  主播:目前当地华人的生活情况如何?是否有受到任何冲击?

  郝倩:据我所知华人还是相对安全的,因为还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华人受伤的消息,说明中国在英的华人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中国的学生据我所知大多数都呆在学校并没有到处乱跑,诸多高校也都给学生发了信函,告知学生要更多的待在宿舍里,不要晚上外出。

  中国商人在伦敦的莱斯特广场,也是华人比较聚集的地方,有诸多的华人的商铺,还有华人的饭店,前两天我在莱斯特广场观察了一下,整体的情况还比较好,并没有任何的骚乱,所有的生意也都在一如既往的进行。

  因此,华人在伦敦包括在英国的话这一次应是比较平安的,希望国内的有在英华人亲属可以比较放心。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广网伦敦8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发生在英国部分城市的骚乱已经进入第五天。由于首都伦敦加强了警力,主要大街遍布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目前事态已经趋缓,但在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利物浦、诺丁汉和伯明翰等其他城市,小规模的骚乱仍在继续。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再次召开紧急情况应对会议,他在会后发表讲话说:继续暴力活动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必须停止。警方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控制事态的发展,包括使用防暴弹和高压水枪。

  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同时也要求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有警察取消休假,采取更加严厉、积极的方式应对骚乱。到目前为止,警方已逮捕1000多人,其中170多人被起诉。最新情况,马上连线新华社驻英国记者司鸶。

  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控制事态发展 已超1000人被捕

  主播:现在已经是伦敦的深夜了,目前骚乱的最新进展如何?

  记者:从伦敦扩展到英国的这起骚乱事件已经持续到了第五天,在今天白天的时候,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讲话,称英国政府正在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来打击暴力骚乱。警方将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来控制事态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防爆弹和高压水枪,在此之前警察甚至连警棍都没有被允许使用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最新的变化。

  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人被捕,由于9日晚在骚乱事件扩展到英格兰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今天从苏格兰已经调配了250名的警官来帮助增强这一地区的警力。

  不清楚为何破坏家园 担心政府削减预算影响警力

  主播:英国民众如何看待此次骚乱,对英国未来是否抱有信心?

  记者:在记者走访的这些地区当中,对于这起事件很多人表示不可理解,因为在这次骚乱事件当中参加者有很多都是年轻人,并且这次事件没有任何的政见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面的矛盾点来挑起这样的事件,而是很多人可能出于一个“跟风”的心理。

  在本地居民当中他们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要破坏自己的家园,对于未来来讲他们可能也没有过多的担心,唯一担心一点可能是在政府对于警察预算的削减上面,他们会担心说这样的预算削减会影响到警力问题。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伦敦8月10日电 (记者 康逸)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表示,政府正在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打击暴力骚乱,伦敦的局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英国部分城市发生的骚乱已经持续4天。由于首都伦敦加强了警力,9日晚事态趋缓,但在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利物浦、诺丁汉、伯明翰等其他城市,小规模的骚乱仍在继续。此外,有报道说,伯明翰9日晚有3人在保卫家园时被汽车撞死,警方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卡梅伦10日早上再次召开紧急情况应对会议。会后卡梅伦在唐宁街首相府门口发表讲话说,继续暴力活动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必须停止。“我们的国家不能容忍这些行为,我们也不能允许街头存在令人恐慌的氛围”。他说,警方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控制事态的发展,包括使用防暴弹和高压水枪。

  内政大臣特雷莎·梅要求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有警察取消休假,采取更加严厉、积极的方式应对骚乱。

  到目前为止,警方已逮捕750多人,其中160人被起诉。

  此次骚乱始于6日晚,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部分民众在当地警察局附近示威,抗议警方4日射杀当地一名年轻男子。示威后来演变为骚乱。

  警方先前曾声称,该名男子在其乘坐的出租车被拦截检查时朝警方开枪,因而被警方打死。但警方9日公布的案件初步调查结果推翻了这一说法,称没有证据显示这名男子曾向警察开枪。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卡梅伦9日在伦敦南部街头与警员对话,誓言强硬反击骚乱 卡梅伦9日在伦敦南部街头与警员对话,誓言强硬反击骚乱

2011年8月9日,在伯明翰市,几名暴徒手抱几个装有电器的箱子跑出一家电器商店。 2011年8月9日,在伯明翰市,几名暴徒手抱几个装有电器的箱子跑出一家电器商店。

  中新网8月10日电 综合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再次主持召开内阁紧急安全会议,制定对策应付连日来在英国多个城市蔓延的骚乱。

  继9日主持COBRA安全委员会(又称“眼镜蛇”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后,卡梅伦10日再次主持召开该会议。10日会后,他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外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可能采取一切新的措施针对骚乱分子。他说,“我们需要来一次反击,反击正在进行当中”。

  据悉,COBRA安全委员会是由英国最高安全官员、紧急事务官员和政府官员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比如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

  卡梅伦宣布,安全部门负责人已决定授权警方在必要时使用高压水枪、橡胶子弹对付骚乱。他说,目前还没有必要用到高压水枪这样的“武器”,但当局已制定应变计划,在使用这样的“武器”前将提前24小时给出通知。

  据悉,这是英国当局首次同意在英格兰本土使用高压水枪。过去,当局曾在北爱尔兰使用过高压水枪,镇压骚乱。

  卡梅伦指出,“我们不会让英国的街道上出现恐惧的氛围”,警方正根据公布的监控录像排查、搜捕参与骚乱的暴力分子嫌犯,而那些“虚伪的人权关注”的说法不会阻挡警方的脚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萨那3月8日电(记者 王秋韵 尹炣) 位于也门首都萨那市内的一监狱8日发生骚乱,造成至少2名犯人死亡,20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狱警。

  也门内政部一名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关押在萨那中心监狱的犯人自7日晚起便齐聚呼喊要求也门总统萨利赫下台的口号。8日早些时候,监狱发生骚乱,狱警开枪试图控制局势,防爆警察为要求犯人回到牢房使用了催泪弹,骚乱造成2名犯人死亡,至少20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狱警。

  这名官员说,这个监狱没有关押“基地”分子。

  在该监狱附近社区居住的两名居民告诉记者,他们在7日晚到8日早些时候断断续续听到了激烈的枪声。记者8日下午在监狱附近看到不断有救护车和军车前往现场,现场禁止记者拍摄。

  也门国防部随后发表声明说,总统萨利赫已下令要求对此次监狱骚乱事件进行调查。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开罗2月17日电(记者朱俊清 李来房)埃及文物国务部长扎希·哈瓦斯17日宣布,埃及博物馆在骚乱中丢失的法老埃赫那吞雕像被找到,这是埃及博物馆寻回的第四件在近期骚乱中遗失的文物。

  哈瓦斯说,这尊雕像是一位参加游行的16岁少年在解放广场一个垃圾桶旁发现的。该少年的舅舅是埃及美国大学的教授,他认出这尊雕像后将其送还埃及文物部。

  这尊埃赫那吞雕像由彩色石灰石制成,法老头戴蓝色陶瓷桂冠,手捧献祭托盘,立于雪花石质底座之上。埃及博物馆馆长塔里克·阿瓦迪说,这是埃赫那吞最美的雕像之一,显示了法老时期埃及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尊雕像修复后将在埃及博物馆的专门展厅展出。

  埃及1月25日爆发全国性大规模抗议以来,位于解放广场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遭破坏分子闯入,8件文物遗失,迄今已寻回4件,包括圣甲虫之心、沙瓦布提甬以及托举图坦卡蒙的女神雕像。博物馆正在进行文物清点,最终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突尼斯獨裁總統阿里流亡海外後,雖然臨時總統已接管政務,並開始籌組新政府,但當地局勢仍然混亂,阿里的支持者在首都多個地點與軍警爆發激烈槍戰,效忠阿里的總統府保安首長塞里亞蒂事後被捕。

        不少突尼斯民眾對阿里流亡海外,結束當地長達二十三年的獨裁統治均感到高興。臨時總統邁巴扎指示總理蓋努希與反對黨派談判,謀求與對方合組新政府,以盡快填補政治真空狀態。

        突尼斯市中心情況仍舊混亂,街道上不時爆發零星槍戰,而一批阿里的民兵,周日傍晚更突襲總統府,與政府軍和新委任總統府隊爆發槍戰;而內政部大樓附近也爆發持續兩小時槍戰。

        保安首長被捕

        警方表示,雖然緊急狀態令仍然生效,警方在市內各處街道設置路障,檢查來往車輛,但仍有五十多人因為利用救護車、出租車、政府車對街上亂槍掃射,軍警已經拘捕大批武裝份子。蓋努希則透露,被捕人士包括效忠阿里的總統府保安首長塞里亞蒂及其副手,二人將被控陰謀危害國家安全、擾亂公眾秩序、謀殺等罪名。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突尼斯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骚乱蔓延局势失控

 

抗议者焚烧一顶警帽

 

突尼斯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骚乱蔓延局势失控

 

一名抗议者庆祝总统下台

 

 
突尼斯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骚乱蔓延局势失控

 

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失业大学生被逼自焚引爆民怨

一个26岁失业大学毕业生在街上卖菜,因无照被城管没收,他愤而自焚。年轻人高失业率的郁闷一下子爆发,这是发生在突尼斯近1个月来的状况,导致总统本·阿里下台出国。

独裁总统早失民心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北端,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接壤。这个有1000万人口的北非国家因为迷人的地中海风景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欧洲游客。在执政的23年里,总统本·阿里因为成功推行经济改革和大力吸引外资广受赞扬,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突尼斯是非洲大陆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国家,2009年突尼斯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1%。

但是,该国失衡的经济结构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出口和旅游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深受不景气的全球大环境影响,国内就业环境也日趋恶化。突尼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目前的失业率为14%。而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实际上达到了惊人的52%。成为事件导火索的自焚青年就是因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才走上街头卖蔬菜和水果。

突尼斯向来鼓励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找工作曾经不是问题,然而失业现象在过去10年来越来越严重。不少批评者指责政府官员任人唯亲和大搞裙带关系,致使普通百姓没有后门就找不到工作。本·阿里总是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他信任的政治家族里,他的妻子莱拉曾被曝光安插自己娘家的亲戚出任政府大员。

此外,本·阿里的独裁统治也广受诟病。在1987年一场不流血的夺权战中,他从终身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手中拿走了权力。他当时说病重的老人布尔吉巴已经无法管理国家,承诺要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不断进步的政治生活”。虽然上台初期本·阿里曾推动政治改革,但是这在其巩固了权力后就戛然而止。

2009年大选中,本·阿里再度高票当选总统开始第五个任期。他在选举前威胁如果有反对者质疑投票结果的公平性,就要将他们投入监狱。

突尼斯骚乱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政治分析师们的预计。实际上,近年来类似对政府不满的抗议在一些穆斯林国家都曾发生过。政治强人本·阿里下台是否会在阿拉伯世界引发类似“颜色革命”的连锁反应目前还不清楚,但对那些没有充足石油资源而又改革滞后的国家,在如今低迷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如何面对底层尤其是年轻人群日益强大的不满,将是不得不严肃思考的问题。(据《中国日报》)

城管粗暴执法成导火索

突尼斯2007年经世界经济论坛评比为非洲大陆经济竞争力第1的国家,优于南非。近年来,突尼斯年经济成长率都在5%上下,加上2008年与欧洲联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开始实行,又是旅游业形象好的国家,一直给人经济成长稳定的印象。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指出,在位23年的74岁总统本·阿里是个独裁强人,无法容忍任何批评,并将批评他的人送进监牢。

突尼斯给外界的错觉是以稳定经济成长,交换民主自由。然而2010年12月17日希迪布济德一名26岁失业青年摆摊卖果蔬营生,遭当地城管盘查没收。他愤而自焚,以此抗议城管部门“粗暴执法”,随后抗议民众与国民卫队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一人死亡。自焚青年虽被送到突尼斯最好的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严重于本月4日死亡。

郁闷的民怨很快在全国各地引发回响。本月8日开始,突尼斯部分城镇相继发生示威游行和社会动乱。报道称,示威活动主要发生在突尼斯西部和中部的3个城镇:塔拉、卡塞林和勒盖布。国际人权联合会主席贝尔哈森11日表示,示威引发的冲突造成至少35人死亡。政府与工会同时表示,示威民众与警方均有大量人员受伤。

骚乱蔓延局势逐渐失控

突尼斯政策鼓励教育,高教育文凭一向等于工作保证,然而10多年来,高教育毕业生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已超过20%,在某些领域甚至近60%。

青年高失业率,许多人归因本·阿里政府贪污情况严重,没有“后门”关系就没有工作。加上民生物资价钱提高,加深对本·阿里政权的不满,示威游行陆续在各地蔓延。

本·阿里感觉事态严重,去年12月29日进行内阁小改组,并表达政府将加强创造工作机会。本月10日他亟欲平息民怨,还宣布2年内将创造30万个工作机会。

本·阿里自认控制媒体,在公开谈话中企图告诉民众,街头运动被伊斯兰分子利用。他低估了从地方延烧到首都的街头抗议,从受教育的失业青年开始,不仅是单纯的社会运动,而且已经转为严肃的政治诉求。

多年独裁累积的挫折,成了引发连续街头运动的原因,如同专家所说,政府态度一向是“虽没有自由、没有民主,但是政府保证民众生活好过”,这套说词已不符事实。

突尼斯民众在示威游行中举出“本·阿里下台”的标语,本·阿里13日再度电视谈话,期望能平息街头运动,不料民众积怨已深,街头运动更加剧烈,局势终于不可收拾。

突尼斯自发性人民运动近1个月后,推翻了总统。突尼斯人权分子舒依卡接受《世界报》访问表示,这案例显示“丝绒革命”也可发生在其他国家。这是人民首次发起说“不要,下台”,并且成功,可能在北非地区产生连锁反应。(综合新华社、《重庆晨报》)

有三人可能继任总统

突尼斯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飞抵沙特阿拉伯。总理穆罕默德·加努希14日晚宣誓就任临时总统。不过,宪法委员会15日宣布,临时总统一职应由议长福阿德·迈巴扎出任。

按计划,突尼斯6个月内举行选举。以下为3名潜在总统人选介绍。

“突尼斯电脑”

加努希现年69岁,热门人选之一。不过,按路透社说法,他眼下对政治兴趣并不浓厚,或许无意角逐总统一职。

加努希是本·阿里的政治盟友,长期担任执政党宪政民主联盟副主席。本·阿里任主席。

加努希是经济学家,熟悉经济事务,获称“突尼斯电脑”。一些熟悉他的人说,加努希善于交流,颇具个人魅力,但对政治并不太热心。

本·阿里14日晚离境后,加努希接受突尼斯一家私营电视台采访,主持人称他为“总统先生”时,他立即反驳:“不是‘总统先生’,我更乐意称我为总理。”

一些分析师说,随着本·阿里离境,突尼斯政治生态发生巨变,加努希可能对政治产生真正兴趣,进而决定参选总统。但他劣势也非常明显,因为在不少人眼里,他是本·阿里的密友。

资深外交家

卡迈勒·米尔詹,外交部长,另一名可能的总统候选人。他外交经验丰富,愿意与反对派合作。

2005年8月,米尔詹进入突尼斯内阁,出任国防部长。2010年1月,他转任外交部长,直至今年1月14日本·阿里决定解散政府。

知名反对派

纳吉布·谢比,突尼斯反对派知名人物,经常批评政府。

谢比14日说,突尼斯处于紧要关头,必须大力改革。谢比1983年成立进步民主党并担任领导人。他2006年辞去党派领导人职务。2009年,他申请参加总统选举,遭到拒绝,原因是他被认定不符合参选条件。

路透社认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眼里,谢比是反对派代表,但他在突尼斯媒体曝光度较低,因而在选民中知名度不高。如果角逐总统一职,他必须更多关注选民切身利益。(新华社特稿)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