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周四, 01 5月 2014 14:25

澳设中文警示防华人误食"死亡蕈"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首领地卫生厅5月1日确认,又有一人因误食“死亡蕈”(Death Cap)中毒,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已经是第四起“死亡蕈”中毒事件。为避免更多人误食导致中毒,当局已经在野外容易生长“死亡蕈”的地方设立警示牌,且专门针对中国游客和华裔移民设立了中文警示牌。目前,第四名中毒者的情况尚未对外公开。

上周六(26日),共同居住的3个人(一男一女,第三人性别不明)误食死亡蕈中毒,被送到Queanbeyan医院,后转院至堪培拉医院(Canberra Hospital),其中女子中毒最为严重,随后又被转至悉尼皇家阿尔弗莱德医院(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在堪培拉接受治疗的两人恢复情况较好,预计很快能够出院,但在悉尼接受治疗的女子情况如何尚未公开。而就在短短一周之内,堪培拉卫生厅又再度发出中毒通知,第四位当地居民因误食“死亡蕈”不幸中毒入院接受治疗。

2012年,曾有一位厨师误将“死亡蕈”当成普通的草菇烹饪,致使两人中毒死亡。死亡蕈的毒性有多大?其全身都有毒,毒性足以杀死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且烹饪及剥皮处理不能去除其毒性。这种毒菌的菌盖宽度可达40至160毫米,通常呈淡绿色到黄色之间,菌褶和菌柄均呈现一种特殊的白色,菌柄底部呈杯状,菌盖摸起来粘滑,菌盖晒干后仍有光泽。变种的“死亡蕈”菌盖还会呈现橄榄色到浅棕色。这种毒菌在堪培拉许多郊区可见,生长期一般在温暖湿润的秋季,多生长于已成材的桉树下。墨尔本部分郊区及附近的村镇也较为常见,但该菌类并非澳洲原产,是意外由北半球传入的。

中毒者一般在食用后6到24个小时会呈现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一般这些症状会在中毒后一两天减弱,但千万别以为这是毒性已经化解的表现,因为这时毒素可能已经对肝脏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不及时救治就会致命。

如果怀疑自己误食了“死亡蕈”,请立即前往医院,有可能的话请携带部分样品帮助检验。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