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周一, 25 3月 2013 11:21

京津签协议应对重污染天气 探索建应急联动预案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京津两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昨天上午,京津两地在天津市签署协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两地领导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了座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讲话。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天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何立峰参加座谈。

孙春兰代表天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人民对北京市多年来给予天津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说,京津两市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我们要以这次签署协议为契机,继续学习借鉴北京改革发展的创新理念、科学思路和宝贵经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好地服务北京,借重用好首都资源,加强优势互补,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郭金龙衷心感谢天津多年来给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他说,北京是首都,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京津两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交流合作密切。在新的阶段推动科学发展,更加迫切需要区域协调。京津两地互补性强,两地通过加强合作、协调发展,携手共进,必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黄兴国、王安顺代表两市签署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协议着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十个方面推出一揽子计划。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协议的一个突出特色。京津合作协议坚持规划先行,提出共同做好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协议提出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改善京津地区环境质量。

突出发挥两地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是协议的又一务实之举。协议围绕发挥两地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土地、港口等互补优势,在产业转移和对接、打造教育科技和研发高地、深化陆海空航运物流、加强人才共享互通、推进文化旅游会展融合发展等方面,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合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