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周三, 27 11月 2013 11:28

辽宁舰经台湾海峡赴南海 未走日周边敏感海域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南都讯 据新华社报道,昨日上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启航开赴南海附近海域,开展入列后首次组织跨海区的长时间航行训练。

  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伴随辽宁舰出海的还有2艘海军导弹驱逐舰沈阳舰、石家庄舰,和2艘导弹护卫舰烟台舰、潍坊舰,这也标志着中国首个航母战斗群正式编成。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远航,目的是检验辽宁舰的装备性能。目前,辽宁舰仍然处在科研试验和训练阶段。此次赴南海试验是辽宁舰试验和训练计划内的正常安排。

  自去年9月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此后,它经历了频繁的出海训练:舰载战斗机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驻舰飞行、短距滑跃起飞、舰载机最大重量起降、复杂气象条件下连续起降,这些训练都一一取得成功。

  今年4月,央视报道,“辽宁”舰在今年年内将会实现首次远航,引发外界关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曾对此俏皮回应,航母不是“宅男”,不可能总待在军港里面,因此将来航母肯定是要去远航的。但何时远航、到哪个海域、组成何种编队,要根据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

  焦点

  编队组成如何?

  据官方报道,中国海军第一个航母战斗群首次出海,配备了2驱+2护+航母的舰队编组。其中包括两艘051C级导弹驱逐舰沈阳号和石家庄号,以及两艘054A型护卫舰烟台号和潍坊号。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昨日对南都记者分析,从规格来看,此次训练的编队较小。航母编队的规格因作战任务、海域环境等因素而异。真正作战时,舰艇的配备将有所侧重,如执行反潜作战任务时,就需要配备更多的反潜战舰。

  不同国家的海军发展程度也大有不同。以美国为例,早期的每个航母战斗大队包括1艘航母、8-12艘水面舰艇、2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总数保持在12-15艘。随着海军技术装备发展,作战舰艇特别是保障舰艇性能的提高,美国编队所用的舰艇数量在逐渐减少,目前的基本编成为1艘航母、1艘导弹巡洋舰、2-3艘驱逐舰、1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及1艘快速支援战斗舰。

  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少将郑明对南都记者表示,航母战斗群训练时,需要每一个舰艇操纵好本舰的同时,与内部其他舰机高效协同,“中国过去经验较少,首次亮相后,我们的编队配备还将磨合,分步骤调整”。

  为何去南海而非钓鱼岛?

  今年4月,央视报道,“辽宁”舰在今年年内将会实现首次远航时,就有专家猜测,或将前往钓鱼岛海域或冲绳海域开展训练。不过随着昨日消息的公布,这一猜测很快被否定。为何会将训练地点选择在南海附近海域?

  李杰认为,南海海域的面积大,海况、气象等条件复杂,海水温度高、湿度盐度大,此外,周边情况比较复杂也是南海海域的一大特点,这些都与此前辽宁舰所熟悉的黄海、东海海区不同。在这里,战斗群不能单一考虑作战,这为航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郑明举例说,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有海军部队在东海作战过硬,但在抵达南海、遇到不同的海域条件时,绝大多数船员遭遇晕船。因此,到并不熟悉的南海远航拉练对于航母来说尤其必要,也是考核舰艇作战能力的方式。

  路线如何选择?

  关于航母赴南海的路线,也受到军迷们关注。军迷们推测,航母有两条航线可以选择,即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有分析认为,如果航母经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必须要穿越东海日本周边的敏感海域。

  据海军系统的一名人士表示,实际上,昨日航母选择了另一条线路,即台湾海峡。

  将进行哪些训练?

  辽宁舰舰长张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跨海区试验和训练,一是通过长时间跨海区的航行,对装备性能进行连续工作情况下的考验;二是对部队的训练水平进行考验和锻炼;三是对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的装备性能进行进一步的试验,为后续装备试验和训练任务打下更加良好的基础。

  “与过去不同,远航是在陌生的海域,战斗群能否适应?编程是否合适?能否安全回归?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考验。”李杰认为,试验和训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磨合调整,而这一过程可能历时1到3个月不等。

  远航意义何在?

  针对此次赴南海远航,有分析认为,在中国南海主权受到威胁之时,这或许是向外界展示军事力量和发展航母决心的机会,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郑明将军认为,未来,从数量的增加到技术的提升,中国航母的发展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早些时候,海军副参谋长宋学曾表示,中国将拥有不止一艘航母,下一艘航母将更大,可载更多战机、战斗力更强。

  李杰表示,中国航母的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数量的增加,系统的支配到技术的提升,这些都应该是逐步提高的。而提升的过程则依赖于不断的训练与磨合。“如何编组才能更好执行作战任务,如何适应陌生海域的环境,这些都要试验和训练,需要一段时间。”

(南方都市报 编辑CE ZHAO)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