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 泱波 摄
由江苏省委、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江苏发展大会20日在南京举行。来自美、法澳、日等国的29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应邀出席,回忆与江苏的点滴渊源,并对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我爱读《三国》,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京,印象中的江南应当是小桥流水、建邺石城。”《新西兰中文先驱报》董事赵宇坦言,江苏才子代出,风光旖旎,适合深度打造“有故事”、“有韵味”的旅游文化。
“要我说,第一先得把杨絮治好,不能漫天飞舞。”《欧洲时报》编辑部主任侯诣村的一句玩笑话,蕴含了对家乡环境改善的祈盼。侯诣村是南京老乡,在他的回忆中,小时候从窗台远眺就能看到紫金山的翠绿柳荫,往北就能看到长江大桥的巍峨高柱。“让我欣慰的是,近几年每次回来,都感到家乡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华盛顿《天下周刊》副社长于天竹告诉记者,她对江苏最深的印象就是“含蓄内秀,儒商味重”。“我走访了许多中国省份,每每来到江苏,感到这里人情味非常浓,很热情,而非‘招商’当头。”她希望,江苏作为科教文化大省,可以通过华文媒体深挖侨界资源。”
在场华媒负责人表示,华文媒体作为当地与祖籍国沟通的桥梁,应当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和方式,使得“中国声音”在海外得到更全面广泛的传播。
《欧州时报》中欧、东欧版社长王敢认为,作为海外江苏媒体人,该利用各种机会和平台来宣传江苏。“我来自苏北淮安,家乡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在海外华媒工作多年,更应积极传播‘家乡好声音’。”
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蒙令华称,江苏举办这样的盛会让各领域人才汇聚一堂,集思广益,群智群力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