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變動及多競爭環境下提供服務 (下)
-- 談談社區服務機構的運營
墾丁
澳洲是一個提倡多元文化的國家,對於新移民來說,在他們移民後有必要一開始就接觸多元文化的環境,使他們能盡早適應、融入到主流社會中。如有一位年幼的孩子被帶到了澳洲定居,他更需要盡早接觸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而不是孤立的社區。這也是為什麼華人服務社的托兒中心,或者任何其它機構的托兒中心,都需要將他們的服務提供給全社會,而不只是社區的某一個部分。
作為一項管理“風險”的戰略,服務的多元化是必要的,這樣才能保證一個機構的經濟的可持續性,也才能保證持續地維持使用那些昂貴的基礎設施。在一些老的、已經安居下來的社區,因為沒有新移民的到來,以前所建設的那些基礎設施,都沒有再充分地得到利用,而浪費掉了,這是很可惜的。
有一些機構在提供服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能。作為一個澳洲人幫助澳洲人的案例,應該是已經有基礎的機構,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經驗,去為那些缺乏相關經驗和技能的社區提供服務。
服務社是一個澳洲的機構,根據澳洲的法律註冊,並在澳洲特有的環境下經營,就像其它團體一樣(不管是主流團體,鄰里中心,還是移民中心等)。不論一個人是華裔澳洲人、英裔澳洲人,還是黎巴嫩裔澳洲人,我們都是澳洲人 - 都擁有相同的權利和對這個國家的責任,也都擁有相同的機會,為這個國家整體的繁榮昌盛,去作出貢獻。因此為某一個澳洲的特定社區提供服務,並不是某些特定機構的獨家權利。我們看到英裔澳洲的團體(作為主流社會)在向各個非英語社區提供服務,為什麼華裔澳洲社區不能夠向其他社區提供服務呢?那種華人機構只能服務華裔社區的說法,無疑是將華裔澳洲社區處於孤獨的另類。如果華人服務社只提供服務給予華裔社區,等於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強加了某種歧視。
因為澳洲的多元文化社會背景,居民來自不同的文化和國家,對於一個團體或機構來說,非常關鍵的就是需要努力融入到主流社區當中,而不是將自己局限在某一個社區,形成分割的情況。所有的團體或機構都應該採取一種開明的態度,向所有的澳洲人提供服務,以加強澳洲人的相互融合。因此服務社要向除了華裔社區以外的其他社區提供服務。韓裔澳洲人、英裔澳洲人、黎巴嫩裔澳洲人都是我們的同胞。如果服務社有能力,為什麼不向這些人提供服務呢?
另一方面,什麼是“CASS”(華人服務社的縮寫)? 就像“Qantas”和“Coke”等一樣,都是一個品牌的名稱。“Qantas”是一家澳洲航空公司的名字,“Coke”是一個軟飲料的品牌名字,而“CASS”則是一個澳洲社區服務機構的名字。這才應該是服務社推廣自己的方式。一些年以前,人們知道香港有匯豐銀行,但是現在大家所知道有一個被推廣的HSBC銀行,由此香港匯豐銀行擺脫了其地理的局限性。CASS也應該做同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