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开始征求民意,六大方面重拳治堵
业界担忧:其他城市可能“跟风”
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获国务院原则同意,于昨日开始征求民意。措施核心内容包括: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必要时,重点路段高峰时段实施单双号限行;择机收取拥堵费;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等。
不会学上海拍卖牌照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而且仍在以平均每日2000辆的速度在增加——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问题亟待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和解决。
昨日面世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等。其中,在限行、拥堵费和控制机动车增长等关键问题上,文件并未给出具体时间和实施办法。
方案中称,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汽车过快增长。无偿原则是指,北京不会像上海一样,用拍卖牌照的手段限制市民购车。
提高非居住区停车费
措施另一大核心政策是提高非居住区的停车费,居住小区停车收费标准及全市停车场夜间停车收费标准不做调整。
非居住区停车场将划分为3类区域。三环路以内区域及现有CBD商业区、燕莎地区、中关村核心区、翠微商业区等4个重点区域为一类地区,五环路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为二类地区,五环路外区域为三类地区,实行差别化收费。
其中,对占道停车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占道停放1小时后,每小时按加价50%收费。这是对小型车的收费标准,对大型车停车收费标准为小型车的2倍。据了解,该收费标准低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