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周三, 23 2月 2011 12:16

台“中研院”发现:致命疾病与细胞自噬作用有关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台湾“中研院”22日发表研究成果,找出细胞自噬体形成分子机转,将有助日后治疗细胞自噬失调相关疾病药物开发。

     台“中研院”生物化学研究团队最近找出细胞自噬体形成分子机转,发现一种名为“肌凝蛋白-II”的分子蛋白扮演关键角色。“中研院”表示,此新发现将有助日后治疗细胞自噬失调相关疾病的药物开发。

     此研究由生物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光超及博士生唐弘文所做,成果已在16日发表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研究期刊》(EMBO Journal);这项研究结果也被2月份的“自然分子细胞生物学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选为重点报道。

     “细胞自噬”作用是个体细胞遇到生存压力时,会自行发展出包膜吞食或分解入侵的物质,以保全其他正常 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细胞自噬作用与生物发育以及许多人类疾病,例如肿瘤、感染与免疫、心血管疾病、肌肉病变及神经退化性疾病密切相 关,但是仍不清楚自噬作用的分子机制。

     据了解,陈光超以果蝇和人类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细胞中“Atg1蛋白质激脢”和“细胞骨架肌 动蛋白”调控细胞自噬的机转。研究团队发现“类肌凝蛋白轻链激酶”为“Atg1蛋白质激脢”的受质,当在果蝇或人类细胞中降低此“类肌凝蛋白轻链激酶”或 “肌凝蛋白-II”的表现量时,都会抑制细胞自噬体的形成。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