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将以犯故意杀人罪,对原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提起公诉。3月9日,记者了解到,目前,检察院所有针对该案的侦查审理工作全部结束,初步认定药家鑫有自首情节,对其量刑是否建议为死刑,有待检察院审委会做进一步评定。
现年21岁的药家鑫,系西安市新城区人。2010年10月23日,因涉嫌故意杀人被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刑拘,同年11月23日,经长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长安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我国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将药家鑫案件报送西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诉方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因开车肇事撞人,又持刀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责。
国际期刊《糖尿病》(Diabetes)近日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郭非凡研究组在亮氨酸缺乏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许多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共同特征。缓解胰岛素抵抗的方法主要有改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等。目前,人们开始关注改变膳食中微量营养素的含量来缓解胰岛素抵抗。
在前期研究中,郭非凡等发现亮氨酸这一必需氨基酸的缺乏能够使小鼠胰岛素分泌减少但血糖浓度维持不变。这一现象暗示了亮氨酸缺乏可以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郭非凡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肖斐等分别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证实了这一假设。他们发现,亮氨酸缺乏是通过激活GCN2 (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和下调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S6K1 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此外,AMPK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也参与这一过程。
该项研究揭示了GCN2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方面的新功能,并且为缓解胰岛素抵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
该项工作得到科技部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以及中科院等部门科研基金的支持。(来源: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更多阅读
要文章、要项目、要SCI影响因子、要奖项、要评职称……全部直指利益;公关员、信息员、采购员、营销员,科研人员哪个角色都得做。科研系统评估体系的缺失与偏颇,让委员们忧心忡忡——
“现在搞药材栽培的年轻人,都不愿下去和药材种植区的药农和研究机构合作,更别说扎根产区了!”江西中医学院首席教授杨世林委员义愤填膺地述说,“他们就想做几个时髦的课题,发几篇文章,升个职称。”
“我们天麻、黄连、西洋参的栽培技术都是老教授们在产区埋头六七年研究出来的。”杨世林感慨。
更要命的是,在国外的好苗子,回来也变了。
“我的很有才华的博士生在国外都做新药研究,回来马上转行,主攻发文章。”杨世林的语气里透着惋惜和不舍。
这与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现任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曾提到的“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以前跟着导师做实验,现在开始跑项目”的说法如出一辙。
是什么改变了一切?
要文章、要项目、要SCI影响因子、要奖项、要评职称……搞科研不仅累脑还累心。
“现在的评估体系让年轻人都不知道科研的目的是什么了。”中科院院士马志明委员不明白,应用型研究,有成绩、有转化、有效益就好了,为什么要发SCI文章?
“不是研究出多少药,却研究出多少垃圾文章?”杨世林也不明白。
海军装备研究院综合论证研究所研究员尹卓委员给出了答案:“目前科研领域广泛存在科研项目申报中的‘跑部钱进’、科研经费使用见物不见人等现象。”没文章怎么申报项目?
“房子”“票子”“帽子”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左铁钏委员谈论评估体系时用得最多的词,“现在的评估体系就是要把科技人员向这些方向领。公关员、信息员、采购员和营销员,他们哪个角色都得做。”
“把个人职级、科研经费、奖励和晋升、住房、用车紧密挂钩,是一种十分恶劣的利益导向。”尹卓的说法一针见血。
“十年之内还不改的话,想把科技变为新兴战略的支柱,可能性很小。”杨世林断定。
“我建议,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该分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该分开,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杨世林不愿意自己的学生以论文为“纲”,要多培养新药材。
“我建议,不搞评审应该采用聘任制。”左铁钏认为无休无止的评审才是症结。
“我建议,在科研领域广泛实行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两条线。”尹卓建议对国家、军队、国防领域的科技进步奖的评选进行重大改革,废止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流行的以表面“量化”指标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以SCI或EI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为判据,代之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等以市场和实际应用,以同行业专家委员会集体评价为标准的评价、考核与奖励办法。
尽管委员们的建议各有不同,他们在一点上意见一致,“这样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改!”尹卓说。

值中科院化学所建所55周年到来之际,国际著名刊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于2011年2月为化学所出版了一期专刊,报道了化学所在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领域及与环境、能源及材料科学交叉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物理化学化学物理》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组织发行的物理化学化学物理以及交叉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4.12)。
专刊选用醒目的中科院化学所所徽为封面图案,收录化学所论文15篇,包括4篇综述和11篇研究性论文,集中报道了化学所在一些重要基元化学反应过程、瞬态物种结构、绿色溶剂催化加氢反应、锂离子电池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相变微胶囊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新型富勒烯受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可见光降解有毒污染物、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团簇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化学所长期以来在相关领域形成的研究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显示了化学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研究能力。
该专辑也是继2008年《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中科院化学所专刊之后,又一重要国际学术机构为中科院化学所出版学术专刊。
更多阅读
 
 

值中科院化学所建所55周年到来之际,国际著名刊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于2011年2月为化学所出版了一期专刊,报道了化学所在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领域及与环境、能源及材料科学交叉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物理化学化学物理》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组织发行的物理化学化学物理以及交叉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4.12)。
专刊选用醒目的中科院化学所所徽为封面图案,收录化学所论文15篇,包括4篇综述和11篇研究性论文,集中报道了化学所在一些重要基元化学反应过程、瞬态物种结构、绿色溶剂催化加氢反应、锂离子电池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相变微胶囊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新型富勒烯受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可见光降解有毒污染物、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团簇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化学所长期以来在相关领域形成的研究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显示了化学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研究能力。
该专辑也是继2008年《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中科院化学所专刊之后,又一重要国际学术机构为中科院化学所出版学术专刊。
更多阅读
 
 
记者3月9日从广州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广州大学拿出19个学院院长职位,面向国内外进行公开招聘。这也是广州大学合并组建10年来第三次公开招聘院长。为招来更多"金凤凰",学校开出重金待遇:对国内应聘者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海外应聘者实行年薪制,年薪不低于100万元。
据介绍,此次公开招聘是结合广州大学教学、教辅单位行政领导换届工作进行的。该校现有25个学院,此次公开招聘的19名院长中,既有新成立的"工商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院长;还有行政领导届满的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的院长。这17个学院都是有硕士点分布的学院,具备较强的学科实力。其中,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还拥有博士点。
此次公开招聘工作已启动,应聘报名的截止时间为3月20日。对应聘者的要求除学术作风、学位职称、身体健康等条件外,还要求国内人员必须把人事关系调入学校,海外人员可适当采取兼职形式,但应保证每年有不少于6个月的在校工作时间。成功获聘者,院长聘期四年,其中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后,经学校考核合格正式聘用。
广州大学曾分别在2004年和2007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8名和4名院长。相比前两次,此次公开招聘规模更大,待遇更高,除两个"一百万"的待遇条件外,学校还承诺对聘任者学校将安排一套三房一厅的过渡住房,提供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
此次招聘还更加突出国际化,要求应聘者"具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学术造诣较高,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较高成就。"广州大学校长庾建设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吸引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有强烈事业心,有朝气,有能力,高层次、高素质的领军团队,加快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步伐。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10日消息,猫狗因顽皮而被困某处的报道层出不穷,近日,美国一只3个月大的小猫爬进烟囱后便无法出去,在经历了三天的煎熬后才最终获救。

  据国外媒体,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的一个县动物服务中心(Washoe County Regional Amimal Services)日前接到市民电话,一位房东说听到某租户房间里有猫叫声。经过现场调查,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判断出叫声是从烟囱里传出。于是,他们便向消防部门求助,最终通过凿开烟囱壁才成功救出小猫。据消防部门的人员介绍,由于烟囱里有大量的烟灰阻挡了小猫,只有清除这些烟灰,小猫才能被救出。

洗澡前后:艾希莉的灰白色花纹在洗澡后并不明显,直到全身风干后才能清楚
悲剧小猫经历了三天的煎熬后才最终获救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这只小猫叫做艾希莉(Ashley),它被救出烟囱后立即被送往当地的动物服务中心,此时的艾希莉已经是饥饿难耐了。为此,动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它准备了暖和的毛毯和可口的食物。

  一开始,人们以为这只猫是只黑猫,后来冲洗后才发现原来它是有灰白色花纹。工作人员表示,在给它切除卵巢并接种疫苗后,便可等待新主人来认养它了。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日益高涨的油价令美国人头疼。过去两年中普通汽油全美平均价每加仑从1.9美元直升到3.5美元,加州更是突破4美元,人们对新型绿色燃料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愿望越发迫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助理教授张嘉瑜(Michelle Chang)和她的研究团队,用基因转换和替代酶的方式从大肠杆菌中获取可替代汽油和柴油的生物燃料丁醇。这个突破性发现令人们有望从加油站购买到低成本绿色生物燃料。
广泛分布在土壤中的梭菌会自然产生一种化学物丁醇,它是继乙醇后被称为第二代的新型生物燃料。张嘉瑜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通过细菌基因改造获取生物燃料为传统化学研究赋予新的含义。许多学者,包括一些生物燃料公司,已经通过基因改变梭菌的方法来增强其获取丁醇的能力,还有的将外源基因植入酵母菌或大肠杆菌中产生丁醇。目前的研究方法是将梭菌合成丁醇的5个酶植入上述菌内,但因为无法克服因中间体不稳定返回原料的瓶颈问题,一公升细菌培养液获取丁醇不足0.5克,远不够人们对生物燃料的大量需求。
张嘉瑜的突破性发现是将梭菌合成丁醇的5种酶中的2个用来源于其他细菌具有相似功能的酶取代,并植入大肠杆菌中,替换后的酶大幅度降低了中间体的逆反应速度,避免丁醇在获取过程中因中间体不稳定导致产量低的问题。
“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每公升大肠杆菌培养液中获取5克丁醇,是目前最高获取能力的10倍”,张嘉瑜说。这个极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上周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与从粮食中获取的乙醇相比,丁醇更具优点。张嘉瑜实验室的博士后温淼对记者表示,目前美国汽油的乙醇添加量占10%左右,但丁醇较乙醇更接近汽油,能量含量高,挥发性小。相比乙醇需要汽车运输,丁醇使用管道便可节省成本。
张嘉瑜和她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进行产量提高的研究。她说,“如果再做一些必要的改进,我们会做得更好,丁醇的获取量将提高2-3倍,有望进入规模生产。”
出生在加州圣地亚哥的张嘉瑜是第二代华裔,父母来自台湾。张嘉瑜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生化和法国文学学士,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博士。她曾经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2008年以对细菌获取燃料的研究获美国35岁以下青年发明家奖。(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一直广受诟病。最能反映问题的是这样一组数据: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80%,而我国仅为25%,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志敏代表掌握的数据却有所不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都对上一年授权的发明专利实施转化情况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实施率接近80%,企业接近100%。
无独有偶,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代表则表示:“有人认为科技计划支持的很多项目只用来发论文、评职称、申请专利,没有实际价值,这并不准确,北京有大量的科技成果转移出去,2009年,北京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236.23亿元。”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结论差异?科技成果转化率究竟该怎么计算?或者有没有必要计算?
 
明确“转化”什么,破解“唯成果”式迷局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科技成果。是专利、论文、项目、还是皆有?
“百度百科”中没有“科技成果”词条的解释。
“科技成果是个中国式的概念,国外都说论文、说专利,说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是不是使用了,并不笼统地提成果。”何志敏说。
何志敏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企业老总,投了800多万开发新产品,成功之后准备投产。因为此前经历过知识产权纠纷,他想万一新产品涉嫌侵权怎么办,于是让技术人员和法务部门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是自主开发,但所有的创新发明点早已在别人的专利保护范围,这个老总只好放弃进一步投产,但是800多万研发投入白扔了。“从成果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好成果,开了鉴定会,做了成果登记,但它却不能被实施转化。”
所以,不是所有成果都能转化。“转化的前提是必须拥有权利,谁能将别人的东西进行转化或者卖给别人呢?”何志敏认为,应该用技术产权转移代替成果转化的提法,把根深蒂固的成果论转变为权利论,才能真正获得收益,从而实现转化。“成果主要体现的是荣誉权。”他补充道。
“我在科委工作时也认为专利就是成果,到了知识产权局才理解它真正的含义是财富,成果论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的市场价值。”8年多科委副主任和近3年知识产权局局长的经历让何志敏的观点与众不同。
像是商量好的,闫傲霜在总结去年工作时,就弃用了成果转化的提法,转用“技术交易”——“北京市对技术交易的认可度比以前大大提高,技术交易对首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已达8.7%”。
“掩护队”和“后勤队”的疑问,我们算不算转化?
中关村一高新技术企业老总被记者提问:“你们的成果转化率是多少?”
他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说:“如果非要回答,我们的转化率是百分之百。但很多成果,即便没有在产品中体现出来,也不能说没有作用。”
这是闫傲霜给科技日报记者讲述的一个故事。“我接触的很多企业家都头痛被问到成果转化率是多少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科研成果拿出实验室变产品的单一过程,是众人拾柴的系统问题。”
“市场如战场,打仗的时候还分突击队、掩护队和后勤队呢,打胜了不能只给突击队立功。同样道理,如果核心技术被转化了,那么起防御作用的外围专利技术、前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不该算被转化呢?”何志敏举了一个生动而贴切的例子。
因此,何志敏对80%的发明专利转化率并不欣喜,反而担心不已。“这说明我国大多数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系统工具的能力还太弱,除了将产品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外,构建专利群的能力太弱,起不到应有的防御和竞争工具的作用。”
从事基础研究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委员也对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界定心存疑虑:“有些成果今天完成明天用,有些成果20年后才应用。基础性成果就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却往往对人类发展推动很大。怎么算转化率?”
只做成果转让的一锤子买卖,不好!
让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董事长朱建成最担心的,不是成果转化成功与否,而是科研人员能不能长期持续提供创新。
“任何一个技术都有时限性,过了一个阶段就不先进了,技术如何改进创新,持续支持企业的发展?”朱建成表示,有些大学和科研院所搞转化,只做成果转让的一锤子买卖,不好。
他希望科研院所能够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持续支持。但问题是,与院校可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科技人员的走与留他却无能为力。
“我们希望科技人员也能持有一定的股权,但是研究单位是保守的。”朱建成说。
“技术人员的跳槽对技术性企业威胁很大,国外有竞业限制以防泄密,在我国却很难执行。”何志敏道出了诸多企业家的担忧。
不仅如此,法律规定的发明人奖励往往很难兑现。“专利法里写得很清楚,一旦专利授权,要给发明人至少3000元,实用新型至少1000元奖励,但到现在真正兑现的不多。”何志敏说,“国家还规定专利一旦被转化,要有最低10%的收益分享,现实情况是很难兑现。”
技术人员无法参与职务成果获利的分配,他们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锐减。中关村示范区前不久出台的“6+1”先行先试改革措施中提到,“对中关村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权形式奖励个人的,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的条款,正是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探索。
“有那么多深层次的问题,只笼统地评价成果转化率高还是低并不科学。”何志敏一言蔽之,在他看来既然成果转化率的概念都是问题,那又何谈高低?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A,绿色荧光显示在正常培养的细胞中,石斑鱼hepcidin 均匀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B,在病毒感染细胞后,hepcidin多肽凝聚于细胞边缘(箭头所示),形成屏障,发挥抗病毒作用。
石斑鱼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品种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球石斑鱼年产量2007年已接近20万吨,经济价值巨大。然而,在大规模和高密度人工养殖条件下,石斑鱼的养殖成活率还不到40%,制约石斑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易造成病原耐药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从海洋生物中发现天然抗菌和抗病毒物质,发展可替代抗生素的免疫防控技术,已成为研究发展新趋势。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LMB)秦启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从病毒感染后的赤点石斑鱼脾组织差减文库中成功克隆出2个新的抗菌肽基因(EC-hepcidin1、EC-hepcidin2)。这两个基因分别由267和263个碱基组成,编码88和87个氨基酸,其中每个多肽分子含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和2对二硫键,两个基因之间的相似度为79%。其基因组结构与哺乳动物的相似,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石斑鱼Hepcidin基因广泛表达分布于鱼体各组织,在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原感染后,基因表达显著升高,其中,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人工合成包含有2对二硫键的多肽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抗病毒活性,是首次报道成功合成的具有很强生物功能活性的Hepcidin多肽分子,在防治海水鱼类重大病毒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成果“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ovel hepcidins from orange-spotted grouper, Epinephelus coioides”已于近日发表在农林水产类国际著名期刊《鱼类与贝类免疫学》(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并被选为该杂志的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文章。论文发表后已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韩国和罗马尼亚等国科学家致函通讯作者秦启伟表示出对该研究的浓厚兴趣。
该研究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计划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第 368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