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凉山盐源县的梅雨镇八家村古墓群遭遇严重破坏

  由于不法分子盗墓猖獗,位于凉山盐源县的梅雨镇八家村古墓群遭遇严重破坏。为保护文物,文物考古部门于2月22日对该古墓群展开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出土一个较为完整的古笮人头骨,以及青铜剑、箭镞、铜钺、铁矛和大量的陶器残片等。

  有1座墓保存较为完好

  “盐源一带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古笮人的聚居地,此次抢救性发掘就是为了保护文物,并希望寻找到与古笮人生活相关联的文物。”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刘弘介绍,八家村古墓群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屡遭盗墓,去年12月底也发生过大规模盗墓活动,“有群众举报,黑市上也有相应文物的买卖”。

  “目前,八家村古墓群共发掘了16座墓葬,其中有1座保存较为完好,随葬品比较丰富。”凉山州博物馆研究员胡婷婷说,此次发掘的墓葬属中等规模,出土文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陶器均为夹砂陶,主要有夹砂红陶、黑陶、黄陶等,可辨器型有圈足罐、双耳罐;铜器有剑、钺、三角形箭镞、指环、镯等,多为冥器;铁器为剑,大部分已锈蚀;石器有半月形穿孔石刀及半加工石料。还出土了一枚绿松石珠饰。“还发掘出一根长约5厘米左右的铁矛,但已生锈。”

  是一个古笮人墓葬群

  凉山州博物馆考古人员补琦说,八家村古墓群的年代大致为战国至西汉时期。“16座古墓中,有10座是新发现的。”胡婷婷说,“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表面覆盖或附近堆放石灰岩大石块等与盐源县发现的老龙头古笮人墓群很相似,出土的铜器、铁器等文物也一样,初步判定这也是一个古笮人墓葬群。”古笮人尤为崇拜大石,古笮人墓葬旁大石的石质都是石灰岩。

  “我们在墓葬里找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笮人头骨。”胡婷婷表示,可以通过DNA技术来比较古笮人与现代人的特征差异,以帮助找到古笮人消失之谜。


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白狐

  14日,黄冈市团风县方高坪镇汤铺岭村村民秦细辉在山林中捕获到两只奇怪的小动物。昨日,经团风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的辨认,它们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白狐。

  昨日,记者在该县野生动物保护站见到了这两只小精灵,它们全身雪白,相互依偎在一起,神情有些惊恐,很怕陌生人靠近。稍大的一只白狐后腿被捕兽匣夹伤,已经无法行走,而小狐安然无恙(如图)。

  据该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介绍,从现场分析它们应该是母子关系。白狐很重情义,看到母亲受伤后,小白狐也不愿意离开,依然相守在一起,直至被捕获。

  站长吴泉江告诉记者,针对白狐受伤比较严重的情况,该县野生林业部门正在积极与上级林业部门联系,为它们治疗。待伤好后放归自然。(胡秋子 罗保军 林娟)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动物园近日发生动物伤人事故,来自中国四川的明星大熊猫“白云”突然攻击饲养员,导致饲养员受重伤。加州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正在调查事件原因。

  据圣地亚哥动物园发言人介绍,大熊猫伤人事件发生在上周日(13日)上午,当一名饲养员试图让“白云”回到睡觉的地方时,平日温顺的大熊猫突然抓住饲养员的胳膊,随后对饲养员又抓又咬,事件持续了大约30秒钟。受伤的饲养员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加州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发言人称,饲养员伤势“严重”,管理局将调查动物园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动物园是否为雇员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果调查发现园方有过错或疏失,将面临民事处罚。

  今年19岁的大熊猫“白云”是该动物园的大明星,自1996年从中国四川来到圣地亚哥动物园以来,一直深受游客欢迎,中方已多次延长“白云”的租借期。“白云”在该动物园共产下五只幼崽,最近一次生育是2009年8月5日诞下雄性幼崽“云子”。其余四名子女已先后返回中国。

  目前圣地亚哥动物园共有三只大熊猫,分别是熊猫妈妈“白云”、爸爸“高高”和幼子“云子”一家三口。攻击致人受伤的“白云”已经重新与游客见面。(张炜)


查理在向人群招手,以此吸引人注意获得更多食物

  爱尔兰小镇霍斯每天都会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希望亲眼目睹会向人招手的聪明海豹。霍斯位于都柏林附近,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原因是在当地港口,一只聪明的海豹会模仿人类招手“打招呼”。来这里的游客一般都会买一桶小鱼,然后喂给港口的海豹吃。


“打招呼”的查理在海豹群中格外显眼

  这些精彩瞬间是由40岁的摄影师保罗•休斯(Paul Hughes)拍摄到的,这只海豹叫查理(Charlie),他认为查理应该是在模仿人群招手,然后发现这一动作能让它获得更多的鱼。虽然查理招手的姿势看上去更像是餐厅里不耐烦的顾客,但是仍然最能吸引人们注意。

  “游客们都很喜欢它,一天下来它得到的鱼总是比其它海豹要多,有时它也会因此受到同伴的攻击。”

  海豹体型粗圆,成年后有2米多长,平时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47.jpg

 

    据悉,这种外骨骼机器人盔甲仅用了6个月设计建造完成,是由日本冲绳县一支大学生研究小组采用铝质片材和管材制成的。由人体肌肉作为动力源,这套无发动机机器人盔甲可延伸手臂和双腿的活动范围。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48.jpg

    研究小组称这一项目仍在完善之中,计划装配装甲钢板将人体完全覆盖其中。目前,他们发布了一段视频精确地描述了这种外骨骼机器人盔甲的设计过程,以及如何组装成为一个巨型机器人。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49.jpg

    一段视频演示了该机器人盔甲具有多种用途,其中包括:和朋友们一起玩“石头剪刀布”游戏、打棒球、弹空易拉罐、跳舞以及担当保镖。在视频中,人们穿着这种机器人盔甲能够拿起大葱,还能偷偷地窃取汽水。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3/2011031616290650.jpg


    但这款机器人盔甲并不仅仅是科幻电影的镜像,它与美军和其它高科技公司设计的真实用途机械盔甲相似,甚至包括用于战场上的机械盔甲。2010年,美军发布了一款XOS外骨骼机械盔甲,其重量为195磅,是由美国雷神公司防御系统制造的,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用于军事操作。

    它通过抽吸穿过金属框架的加热液压液体,从而扩大了人体的肢体力量,能够举起搬运更大重量的物体。雷神-萨克斯盔甲(XOS外骨骼机械盔甲)操作副主席弗雷泽-史密斯(Fraser Smith)说:“不是使用机械装置搬运、拖拉或者放弃材料,而是溶入人力和机械元素使工作更加精确,并且减少时间无需使用起重机或者其它装置。或者这种装置经过计算化操控处理,空军或者海军航空工作人员可装载炸弹至飞机起落架,或者放置军需品至仓库和卡车用于装运。”

    完全外骨骼类型的XOS外骨骼机械盔甲可将力量集中于双手操控实现,并且能全天操作,无疲劳感,每次可搬运50磅的重量。

     无论人们的意愿如何,XOS外骨骼机械盔甲都可使人们变得更加强壮。但不同于目前日本大学生设计的机器人盔甲,雷神-萨克斯盔甲是由一台内燃机提供动力,通过电缆连接至电源。(悠悠/编译)

X-37B结构图标
X-37B结构图标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3月5日下午,美军神秘太空飞行器X-37B随运载火箭升空,迄今这次飞行试验的具体内容仍然保密。
 

  这已经是无人驾驶空天飞行器X -37B的第二次试飞实验,去年它曾在太空轨道运行224天后成功返航。尽管美国方面将之称为“迷你航天飞机”,但X-37B实际上是一种“太空战机”,可执行太空侦察、修复卫星等任务,甚至具备摧毁敌方卫星和导弹的能力。
 

  美国对于“太空战机”的积极态度触动俄罗斯神经,俄航天部队司令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类似的技术。
 

  抢占制高点打卫星拦导弹

  X-37B无人驾驶空天飞机是美军最高军事机密之一,外界对它的了解并不多,目前掌握的情况是它由波音公司旗下“幻影工厂”制造,重约5吨,长8.9米,高2.9米,翼展为4.6米,尾部有两扇竖尾翼,外形酷似跑车,大小是航天飞机的1/4。
 

  X- 37B有两套动力装置,一套在大气层中运行,一套在太空环境中运行。发射升空阶段,X-37B由“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驮上太空并完成初步加速度,进入 太空预定轨道后,脱离运载火箭,并运用自身引擎加速,据说在真空环境中它最快可达到25倍音速,不过这一点尚未证实。但既然它可以飞到大气层以外环地球运 行,那么速度当可达到6~8倍音速。这种超高音速飞行状态,可让它轻易躲过雷达探测。
 

  在环地球轨道上运行期间,X-37B执行了些什么任务,目前美军尚未透露,但根据之前发布的消息,它可执行卫星修复任务。而专家推测,太空侦察 当属现阶段X-37B最有可能执行的任务,此外,它还有能力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他国卫星大开杀戒。在未来,X-37B甚至可以携带武器从太空发起对地攻 击,或拦截洲际导弹。
 

  简言之,X-37B“太空战机”是一个抢占了太空制高点、集侦察、通讯中转、对空对地攻击于一体的太空作战平台。
 

  助美建成“两小时全球打击圈”

  美国兰德公司防务分析专家彼特·威尔逊认为,“X-37B被认为是能将少量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执行一系列的军事任务,然后再返回地球的飞行器 雏形。”他说,该计划4年前由美国空军“应急反应能力办公室”秘密接管,这个办公室负责评估美国应付恐怖分子和一些国家袭击的快反能力等。
 

  此前美国《连线》杂志曾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曾有过“两小时内攻击地球上任意一个目标的快速全球打击”的战略构想。有分析认为,“X-37”空天 战机无疑是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的唯一武器。有专家称,美空军下达远程轰炸任务时,目前依靠基地和打击目标的位置,来决定派遣B-2远程隐形轰炸机还是B- 52轰炸机,而这往往需要12到24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空天飞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执行打击任务,将使美国真正建成一个“两小时全球 打击圈”。
 

  俄罗斯发展相应的太空战机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所长、美国国防信息中心太空安全计划前主任特雷莎·希金斯说:“X-37B会成为一个全球打击平台。国际上许多国家担忧全球打击概念。”希金斯表示,美国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降低对这一计划被用于太空武器的警惕,相应地会以反卫星武器作为回应。
 

  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奥列格·奥斯塔片科日前的表态印证了希金斯的担忧,他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一种小型的、机动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以与 美国空军的 X-37B展开竞赛。奥斯塔片科说,俄罗斯工业已经公布了飞行器的设计 ,他 补 充道:“至于我们是否会使用它,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美国空军新闻网指出,毫无疑 问 ,俄罗斯希望拥有自己的“X -37斯基”,从发射“卫星一号”(Sputnik)开始,莫斯科就和美国展开了太空竞赛,近几年还打算打造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 (GLONASS),以抗衡美国的G PS。而“X-37斯基”这样的飞行器则有助俄罗斯将“格洛纳斯”卫星送进轨道。
 

  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美籍专家香农·凯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空天飞机可以称为是美国的“第六代”或者“第七代”战机。 因为目前美军所配备的最先进的战机,已经能够实现隐身、远程打击及超音速巡航等功能,可以说已经到达了“极限”。所以,未来的战机一定是空天战机。凯利 说,如果空天战机真的研制成功,那么对它来说,现有的其他武器系统不过是原始的弓箭和长矛而已。
 

  凯利称,美军开发空天战机表明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这比核武器可能更危险。


便携式电池组背包上的不同数值显示的是预期获得的太阳能

 

  为期两年的“太阳能士兵”项目着眼于生产一种太阳能电池和热电装置相结合电池组,它能将太阳能存储起来之后使用。该研究小组是由来自6所英国高 校的15位科学家和研究员组成,同时,他们还管理、存储和使用该装置产生的热量。这6所英国高校分别是:格拉斯哥大学、拉夫伯勒大学、斯特拉思克莱德大 学、里德大学、雷丁大学和布鲁奈尔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的邓肯-格雷戈里(DuncanGregory)教授说:“步兵在战场上使用武器、无线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它至关重要的装置 时需要电流。这种新型电池组的多数重量不同程度地分散开来,它在着眼于减小电池组体积的同时并使其重量变得更轻。”据悉,当前步兵随身携带的装备重量为 45-70公斤,而电池组的重量仅占10%。
 

  通过增加有效性和舒适性,这一新型电池组对于确保军事行动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将增强机动性。格雷戈里指出,热电装置可转换热量为电 能,这种热量可来自太阳,白天阳光充足时可将能量存储起来,留在夜晚使用。这种最新理念可采集存储能量,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使用。
 

  就我们掌握的情况而言,当今世界上没有此种类型的整合系统。“太阳能士兵”项目于去年12月份设计完成,它获得了英国国防部和工程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提供的65万英镑资金。
 

  这种新型热电电池组设计和研究小组负责人格雷戈里说:“我们计划两年内实现该电池组原型生产。同时,我们期望这项技术能够适用于更多的领域,具 有不同的用途。一种可能是为太空人造卫星提供动力,另一种可能是低温状态下运送医药或者补给物资至受灾地区,或者在经济困难和恶劣气候下补给新鲜食物。”
 

  该新型电池组还将吸收所有电磁波谱的能量,使步兵不易被红外技术夜视装置探测到。同时,它还可以增加步兵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和距离,而不需返回基地进行再次充电。研究小组还获得了防御科学和技术实验室的支持,该机构还研究何种类型设备适合装配在士兵军装上。(悠悠)

  袁竹书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东方网3月16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截至昨天,日本核危机仍在不断恶化。
 

  人们有疑问,如果危机持续,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
 

  核反应堆和煤气灶不一样,煤气灶只要把煤气切断,就完全没有火了。反应堆利用的是一种叫铀235的核燃料连锁的核裂变。当你把控制棒插到这个堆 芯的底部的话,它把中子大部分都吸掉了,没有中子,裂变反应不能进行,连锁的裂变反应就停堆了。但是,正常的停堆之后,还有百分之几的核燃料还在继续的裂 变反应,不可能彻底停下。只要有裂变反应它就会放出热量。
 

  人们本来利用裂变时放出的热量,加热水产生水蒸气来推动汽轮机发电。虽然停堆了,但是这个热源还存在。除此之外,反应堆里还有很多水,本来把热 源传导出就是靠这些水,温度升高后,水蒸发成蒸汽,容器的压力就会升高。正常的情况下面,停堆以后冷却系统就会正常工作,来冷却这个堆芯。冷却水主要是通 过泵把外面的水抽进来,把里面的热水抽出去,形成一个循环。
 

  水循环需要有动力支持。正常情况下,反应堆有三路电源,现在三路电源全部失效,所以不能冷却,温度越来越高,蒸汽压也越来越高。问题就出现了。
 

  日本技术人员想了一个办法,打开密封的不锈钢容器的阀门,把里面的气体排出去一点。正常状态下,容器内部的气体是不容许直接向大气排放的,因为这个反应堆里多少有一些放射性的元素。但是地震之后出现了非正常情况,压力容器难以承受巨大压力。
 

  据新闻报道,1号机组已经有少量燃料棒熔化,铀235的氧化物做成的燃料棒不直接放进反应堆,外面有一层锆合金密封,锆合金本身耐高压高温,但 当温度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时,高合金棒开始熔化,里面的核燃料暴露出来。当高压的蒸汽喷出去的时候,也就把放射性的元素带出去了,周边环境会受到辐射。
 

  媒体所说的中心控制室里面,放射性比正常值上升了1000倍,指的就是上述这个情况。虽然总体的辐射量不是太大,但日本政府为了预防,把人员撤离的范围从3公里扩大到10公里。
 

  最坏的情况,就是温度持续升高最后达到压力容器承受不了的程度,容器破损炸开。这时,所有放射性物质彻底暴露在空气中。
 

  但是目前来说,即使出现最坏情况,影响依然非常有限,距离远根本没有问题。核心受灾区,依然在半径二三十公里的范围里面。
 

  理论上说,出现最糟的结果之后,距离日本遥远的地方也会受到影响。爆炸形成的微粒会漂浮在空中,一部分比较轻的气溶胶,飘洒得比较远,远方的人受到辐射。
 

  但事实上这种辐射影响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就有各种辐射,这被称为“本底辐射”。附加的辐射并非就等于一定会引起人们什么样的疾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造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影响整个欧洲。北欧、瑞典、挪威都测量到放射性辐射增加。然后,经过一段时间,70多个国家联合评估发现,人们受到的附加辐射其实不多,相当于一年的“本底辐射”增加了一倍,没有发现对公众健康有巨大影响。”

周三, 16 3月 2011 11:24

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

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
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

  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之后,位于日本东北部地区的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已经出现显著上升。今天上午东京地区也开始受到明显影响,引发了民众的广泛担忧。
 

  在事故之后,很多人都会很关心东京附近还有哪些核电站,这张“日本境内核电站分布”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这张图片是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照片合成的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个科研组把这些图片拼接在一起。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说:“这张合成图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完整的月球背面地貌图,它将为科学界提供一个宝贵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壮观的画面。”月 球地貌学是研究月球及其地貌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陨石坑、山脉和其他地形特征。直到1959年,苏联的“月球3”号飞船才首次获得月球背面 的照片。从地质学上来说,月球的远端和近端是两个不同世界。与月球近端不同,远端只有相对较少和较小的区域存在玄武岩火山作用,而且扁平的高地占据主导地 位。
 

  以前用美国宇航局的“克里门汀(Clementine)”号飞船(1994年发射升空)拍摄的照片合成的月球远端图片,拍摄角度不利于看到被照 亮的月表地貌。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在距离月球50公里的轨道里以每小时3600英里(5793.64公里)的速度飞行时,拍摄到这些图片。它的成像系统由 两个窄角相机(NACs)和一个广角相机组成,前者负责提供高清图片,后者负责提供100米范围内的清晰图片。(孝文)

第 361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