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北京时间4月1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个月初出现的强太阳风,使大量带电粒子到达地球大气层,在加拿大境内和美国北部地区形成璀璨的北极光,下面是4月2日在这些地区拍摄的其中一些照片,它们显示了极光的壮观和美丽。

  1.威斯康星州极光

威斯康星州极光
威斯康星州极光

  威斯康星州的观天爱好者布莱恩·拉尔梅4月2日夜到室外散步时,他发现北极星附近发出微弱的光。他通过手中的照相机捕捉到彭拜恩上空的彩色极光,这比通常出现北极光的位置更靠南。拉尔梅说:“当我看到这些光柱变得越来越亮,然后像它们出现时一样慢慢消退时,我感觉无比兴奋。”

  除了威斯康星州和明尼苏达州等美国北部州以外,这种4月初的天空光影展非常罕见,这是因为它具备深空极光(deep-sky auroras)的几大特点。这些光展经常非常微弱,利用肉眼很难看到,但是通过长曝光照片可以呈现出来,这就如同天体摄影师需要经过长曝光时间来捕捉非常遥远的“深空”天体的细节一样,例如星系和星云。为了拍摄这张极光图,拉尔梅用的是一台曝光一次需要30秒的数码相机。

  2.极光帘幕

极光帘幕
极光帘幕

  这是4月2日拍摄的一张照片,幽灵般的绿色光幕悬挂在阿拉斯加州冻结的科尤库克河上空。为了第一时间观测到极光,摄影师韦恩·巴尔斯基在费尔班克斯开车行驶了300多英里(483公里)。尽管巴尔斯基利用裸眼仅看到一些非常微弱的绿光,但是他的长曝光照片捕捉到大气深处更加微弱的极光。

  极光出现2天前,太阳产生很强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云与地球磁场相遇后,粒子沿磁场线飞向极地,与地球大气产生互动。大气里受到刺激的原子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更多能量,产生4月2日看到的遍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地区的微弱极光。

  3.紫色极光

紫色极光
紫色极光

  4月2日夜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加拿大埃德蒙顿北部地区上空悬挂着紫色和粉色带状北极光。太阳释放的带电粒子到达距离地球大约60英里(96.5公里)的大气层时,它们与氮分子相撞在一起,发出紫色光芒。距离地球大约60到120英里(96.5到123公里)的氧原子产生的绿色极光更加常见。摄影师佐尔顿·肯韦尔说,不管是什么颜色,“每个人至少应该亲眼见一次北极光,以便真正感受到它的壮观”。

  4.满眼绿色

满眼绿色
满眼绿色

  在位于北极圈北部的阿拉斯加州科尤库克河附近,璀璨的极光在白雪皑皑的山脉上方翩然起舞,这张长曝光照片是在4月2日拍摄的。摄影师巴尔斯基说:“那天夜里没有月亮,天异常黑,冰封的河流和山脉被极光照亮,满眼都是绿色。”像这种高纬度极光非常常见,春季和秋季每周会发生2到3次。

  5.幽灵般的光柱

幽灵般的光柱
幽灵般的光柱

  在这张4月2日拍摄的经过15秒曝光的照片里可以看到,加拿大艾伯塔省北部地区的上空悬挂着昏暗的光柱。春季和秋季极光在北半球更加常见。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一种理论认为是地球和太阳的磁场经常相互“推搡”造成的。

  如果太阳的磁场倾斜度恰到好处,在与地球磁场的接触点,它能抵消部分地球磁场,在地球的保护性“力场”上撕出裂缝。这导致更多太阳粒子到达地球大气层,使极光变得更强,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也会摧毁轨道里的人造卫星和地面的输电网。(孝文)


法老和泰雅王后的雕像。

  法老图坦卡蒙的祖母泰雅王后一直被认为是古埃及历史上最神秘也最美丽的女性之一。但最近,考古学家们从木乃伊上发现,她的额头上很可能长着影响面容的扁平疣,她在人们心中完美的想象可能会因此打折扣。

  绝色王后脸上有扁平疣

  最近,木乃伊研究专家们宣布,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的祖母泰雅王后(Queen Tiye)的额头上可能长着一个不太美观的扁平疣。

  泰雅王后曾经被认为是个绝色美人,这一发现表明,她的面容并不那么完美。

  这个扁平疣的位置是在两眼之间,微微隆起。泰雅王后有着一头齐肩的淡红色长发。她的身份在2010年2月通过木乃伊DNA鉴定确定下来。她是Yuya和Thuya的女儿,法老阿孟和蒂三世(Amenhotep III)的妻子,阿肯纳顿(Akhenaten)法老的母亲。西班牙女考古学家Mercedes González在开罗博物馆参观时,发现泰雅额头上的异常情况。

  “我从埃及博物馆拿到了泰雅面部的高分辨率图像。她的额头上应该是有一个扁平疣。”她告诉记者。

  这很可能是乳头状瘤病毒引发的表皮增生病变。这种病毒通常在脸部、颈部、手背孳生。这种皮肤病在古埃及木乃伊中很少见。这次的发现,可谓是到目前为止的一个孤例。


泰雅王后木乃伊。

  受法老宠爱的神秘王后

  图坦卡蒙法老的祖母泰雅王后生活在公元前1415年到公元前1340年。是埃及历史上最神秘的女性之一。她的丈夫法老阿孟和蒂三世深爱着她,描述妻子是优雅、甜蜜的女人,整个朝野也被她的美丽所折服。在阿孟和蒂三世当政的38年里,她也是朝野之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在留存下来的雕像中,泰雅王后和阿孟和蒂三世被描绘成平起平坐的样子,她非常受丈夫宠爱的情形也能从雕像中窥得几分。富有的阿孟和蒂三世为自己的王后建造了很多辉煌的圣坛,还给她建造了宫殿。在努比亚,泰雅的故乡,法老还为她用白色砂岩建造了一座庙宇。甚至在泰雅乘船出游的路上,还为她修了一座人工湖,湖用她的名字来命名。

  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瑞士木乃伊项目的负责人Frank Rühli指出,长在王后额头上的东西,有可能是扁平疣,也有可能是纤维瘤。研究者很有兴趣做进一步的组织学和DNA检测。但是开罗的埃及学专家Salima Ikram的意见则有所保留。他认为,也有可能是额头的痣在制作木乃伊之后变得扁平化了。

  法老图坦卡蒙可能死于疟疾

  随着DNA和CT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学家们已经可以确定法老图坦卡蒙家族成员的身份,以及图坦卡蒙本人的死因。

  有关图坦卡蒙家族的研究成果已经在2010年2月对外公布。图坦卡蒙很可能死于严重疟疾引发的并发症。图坦卡蒙的父亲是阿肯纳顿,他的尸骨已经基本确定是帝王谷编号KV55的木乃伊。图坦卡蒙的母亲,姓名仍不能确定,应该是埋葬在阿孟和蒂二世墓穴中的较为年轻的女性。在同一墓穴中的年长女性遗体,目前已经确切知道,正是图坦卡蒙的祖母泰雅王后。(李文)

  中国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10日4时4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今年的首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今年的高密度发射拉开序幕。按照计划,今年将实施以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以及北斗导航工程为代表的2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

  201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完成了15箭20星的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

  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对中国建成独立自主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对继续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将起到积极作用。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三号甲遥十九运载火箭和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37次发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调度指挥、地理系统实时查询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思路分布实施。系统将由30余颗不同轨道高度的导航卫星组成,可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目前已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进行卫星导航技术试验,初步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近期将建成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连续、稳定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最终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连续、稳定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8颗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高频度发射和初步组网,组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超级巴士”的16个车门在全打开时仿若海鸥展翅


车内设施相当完备,乘坐体验也堪称一流

  曾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天的荷兰首位宇航员维博·奥凯尔斯携手该国代尔夫特工业大学设计团队,研发出一款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的“超级大巴”,它从设计、功能到用户体验方面都相当令人满意。

  这辆可承载23人的“超级大巴”由碳纤维制成,车身轻巧,其长度和宽度与普通大巴相差无几,但“矮”了不少。其配备的设施相当完备,既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电视、互联网、空调等,还有自动导航、障碍物侦测、通信、安全控制等高科技系统。每个座位均配有多媒体影院和“马具式”安全带。

  这款被设计人员昵称为“电动怪兽”的“超级大巴”的发动机由锂聚合物电池驱动,可输出530制动马力,时速最高可达250公里。这款客车还能智能化地安排行驶路线,乘客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预订座位,巴士将去接他们并在目的地停车。

  “超级大巴”的主设计师安东尼娅·塔拉齐曾经是F1豪门宝马威廉姆斯车队的技术专家。她认为,这款产品将悉数解决传统巴士在机动性、空间规划、服务细节以及环境需求等方面所面临的所有挑战。

  虽然“超级大巴”造价不菲,但设计者们承诺将让乘客们“用乘普通巴士的钱乘坐这款豪华车”。

  不过这样的“超级大巴”需要修建专用公路才能施展拳脚。荷兰设计人员已考察了在阿姆斯特丹和格罗宁根之间修建这样一条专用公路的可能性。在开发首个国外市场方面,设计师们将目光瞄准了阿联酋。第一辆“超级大巴”将于4月15日亮相迪拜国际会展中心。(信莲)

 美国海军三月十三日及十四日拍摄的照片,显示日本强震引发的海啸将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垃圾岛”,正漂向美国西岸。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11日报道,日本海啸冲走的房屋、汽车与人体等残骸正形成大片的垃圾岛,长约111公里,目前正在往美国西岸漂流,可能伤害海面船只,引发太平洋航线混乱。

美国海军上月13日拍摄的空照图,显示被日本海啸卷入大平洋的各种残骸漂流在海上。

  3月11日东日本9级强震引发海啸后,灾区附近的太平洋海面常会见到被海啸卷到海中的车辆、牵引机和船只,及木材、塑料等各种残骸,偶尔还有整栋房屋。

  美国第七舰队表示,这座大规模的“残骸岛”长达111公里,涵盖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尺,该舰队正在严密监控这堆漂浮垃圾的动向。

  第七舰队公共事务副主管法沃表示:“它非常庞大,足以危害到海运。它所能造成的伤害包括刺穿船身,在船身留下撞击凹陷或卷进船只的推进系统。”专家估计,这堆漂浮的海啸残骸2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与日本的建设公司合作,设法清除这批在洋面上漂流的残骸与垃圾。

  西雅图海洋学家埃贝斯迈尔认为,海啸残骸会在3年内冲上美国西岸:“我预期,房屋碎片、整艘船只以及还穿着鞋子的罹难者断足会冲上岸。”

  埃贝斯迈尔追踪海上漂流物的时间长达数十年。他表示,日本惨遭海啸蹂躏后,多达数千具罹难者的遗体冲到海中,大部分的肢体会在水中解体,穿着鞋子的脚会持续漂流。


“东方3KA-2”号在展览上资料图片


趴在一只黑色太空狗身上的就是白色的“兹韦兹多奇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10日的报道,1961年曾载着俄罗斯太空狗进入地球轨道的宇宙飞船即将被拍卖。这个7英尺(约合2.13米)宽的“东方3KA-2”号是在俄罗斯准备将首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前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所使用的飞行器。

  一只由加加林亲自取名为“兹韦兹多奇卡”的白色小狗和一个被称作“伊万·伊万诺维奇”、跟真人一般大小的假人乘坐这艘飞船进入太空,小狗在返航过程中被飞行器弹出后乘降落伞安全返回地面。这证明苏联当时的发射计划对生物来说是安全的,也最终促成了加加林不久之后那次创造人类历史的壮举。

  “东方3KA-2”号飞船的密封舱涂裹着一层特殊的金属,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飞行器在重返地球时会因为与大气层空气摩擦过热而烧毁,不过在它底部半个球体上还能清晰地看出烧焦的痕迹。密封舱内部原本装有1800磅(约816.5公斤)的仪器设备,但在1967年因为保密需要而被拆除。后来,它陈列于俄罗斯的古比雪夫训练研究所,直到1986年以前还一直被列为“保密”级别。

  这个烧焦了的密封舱如今属于一位美国收藏者,下周他将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将其拍卖,预计成交价格会达到1000万美元。索斯比拍卖行希望将其拍给一个能向公众展出的博物馆,但是个人也可参加竞价。

  索斯比的副董事长戴维·雷登说:“自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陆续开放了一些航天项目的零部件。这不仅是为了筹钱,还可以向世界展示前苏联的航空项目及其成就。”


SO16并非自始自终都跟在地球后面,展开一场追逐赛,而是绕一条马蹄铁形轨道运行


未来12万年至100万年时间里,这颗小行星将一直“追求”地球

  科学家表示一颗巨型小行星进入绕日轨道,成为地球的一个新伴侣。这颗小行星名为“2010SO16”,虽然名字一点也不浪漫,但在未来12万年至100万年时间里,它将一直“追求”地球。

  2010SO16的直径达到数百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积最大的近地太空岩石。2010年9月,北爱尔兰阿尔马天文台的阿普斯托洛斯•克里斯托和大卫•亚瑟发现了这块飘浮的巨型岩石。他们表示SO16是一颗较为奇特的小行星。它并非自始自终跟在地球后面,展开一场追逐赛,而是绕一条马蹄铁形轨道运行。

  天体运行轨道距离太阳越近,飞行速度也越快。进入太阳轨道时,SO16进一步远离地球同时速度减缓。当地球被这颗小行星追上时,SO16并不会超过地球,地球的地心引力导致它进一步靠近太阳,重回高速飞行状态。SO16当前的速度超过地球,目前正绕其更短的轨道运行,直至再次追上地球。这一次,它又将远离太阳,同时速度减缓。

  从地球的角度来看,这颗小行星拥有一条马蹄铁形轨道,一直追赶和远离地球,从“不敢”超越。从这颗小行星的角度来看,它沿着同一方向持续环绕太阳运行,在距离太阳较近的轨道运行时速度更快,在距离太阳较远的轨道运行时速度更慢。克里斯托和亚瑟称,这一过程将反复出现,直至这颗小行星死亡。目前,SO16小行星正朝着近日点前进,几十年内,人们便可在夜空中用肉眼看到地球的这个“新伴侣”。(孝文)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警察厅10日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说,到上午10时,因大地震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12985人。由亲属和友人报案登记在册的失踪者为14809人。两者合计为27794人。

  由于许多灾区的地方政府办公楼也遭海啸摧毁,所有的城市资料丢失,因此真实的失踪人数直到现在还无法掌握。

  目前,在全国18个地区共设置了2377个避难所,有15万3932人在避难所里生活。

  警察厅说,因地震和海啸遭到全部损坏的房屋为48608间。

  来关注西汉列侯张安世家族墓的发掘情况。今天,考古专家对家族墓中的第十三座,也就是编号M1的墓葬进行开启前的最后探测。考古队员将内窥摄像头派上用场,古墓做了一次特别的“胃镜体检”。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 丁岩

  记者:现在考古人员正在对砖寻找缝隙先把塑料管放进去 现在探头进入到管子里面就要进入墓室了 墓室里的情况就可以看到

  好现在进去了已经 我们通过探头已经看到有物品了 丁队这个是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丁队说的这个彩绘颜色还非常鲜艳

  现在看到的是 丁队判断的是个漆器

  丁:往这个前方看一下 非常漂亮的图案 应该是汉代非常流行的一个图案

  记者:像这样的图案有什么意义吗

  丁:应该是汉代非常流行的一个图案 非常美好的一个祝愿

  【正文】

  内窥摄像头伸入尘封2000多年的墓室,作为墓主人身后“储物间”的耳室内,隐隐约约看到有陪葬品,漆器的流线型的花纹清晰可辨。专家初步判断,耳室原封未盗。

  【同期】声音来源:本台记者 王新宇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 丁岩

丁:初步的认识 没有看到扰动

  记者:这个扰动的意思就是没有发现盗洞

  丁:目前探测的情况是没有被盗的情况 但不能断定

  【正文】

  之后,考古队员又将摄像头伸进M1墓藏的主室里面,发现了新的物品。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考古队现场发掘负责 丁岩

  字幕:内窥摄像头拍摄画面

  对对对 这这这 这个是铜环吧

  记者:看到铜环了 看到铜环了 能说是铜环吗

  丁:说是金属环吧 直观上这是一个金属环 银的或者铜的 可能是器物上的金属环

  直观上是个金属环 可能是器物上的 铜环 但是具体是什么器物的还不知道

  记者:一般老百姓家中有这样的金属环吗

  丁:一般 贵族家中比较多

  这个打住 像是一个圆形的 丝带的东西 纺织品的东西

  能判断出是纺织品吗

  根绝腐朽的程度和形态来说差不多吧 它能够保存下来也是很难得的

  【正文】

  考古队员介绍,摄像头只能深入墓室40厘米到1米,因此除了漆器和金属环外,墓室内可能还有更多的物品等待发现。明天,M1墓耳室的第一块封砖将被取下?墓室里究竟能有什么发现?神秘的墓主人究竟是谁?这些疑问都将在接下来的报道中为您揭晓。

  新华网东京4月9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专家推测,30年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整个太平洋,但浓度会变得非常低,其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上述结论是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中野政尚,经过对放射性铯在茨城县海域扩散的情形进行计算机模拟后得出的。

  从4日开始,东京电力公司已向海中排放了约9000吨低放射性污水。此外,2号机组周围尚有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存在泄漏入海的风险。

  中野政尚就此推测说,这些放射性物质随海流5年后可到达北美,10年后到达亚洲东部,30年后几乎扩散至整个太平洋,但即使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果真全部泄漏入海,其扩散区域的放射性活度在1年后也将被稀释到每升不足1贝克勒尔,10年后将不足0.1贝克勒尔,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

  日本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青山道夫则表示,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和海水传播,放射性物质浓度会变得非常低,但按照现在的技术条件,放射性物质一旦泄漏便很难回收,因此有必要加强监测,关注其是否会在生物体内积聚。

  青山道夫指出,放射性物质有可能经食物链在鱼类和贝类体内积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监测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就相关危险发出警告”。

  东京电力公司人为向海中排放低放射性污水,已在日本国内外引发普遍担忧。青山道夫指出:“东京电力公司应该将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控制在最小限度,尽快控制事态。”

第 344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