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6日说,今后10年内,美国载人航天项目重点将放在国际空间站,作为迈向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第一步。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今后探索宇宙的支柱,也是我们现有载人航天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博尔登当天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际空间站与火星”会议上说,“至少在今后10年内,我们将继续与其他国家合作,以使人类能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同时开展研究和技术验证。”
博尔登认为,生命维持等技术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关键,国际空间站是测试这些技术的合适场所。
“前往火星的旅程需要自动控制系统,以确保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他说,“国际空间站将是旅程的起点。”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去年宣布,争取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实现载人航天器绕火星飞行项目,随后实施登陆火星计划。
博尔登说,一个美国代表团定于下周访问俄罗斯,与俄方商讨延长国际空间站服役时间以及研发核动力宇宙飞船等太空探索合作项目。美国现役航天飞机编队定于今年退役,届时俄罗斯“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将成为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唯一工具。
用蘑菇菌丝做成的塑料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4月8日消息,提到蘑菇人们通常会想到一些美食,而决不会想到它还有望能用于更多不可思议的用途。近日,位于美国纽约的Ecovative公司就利用蘑菇的菌丝研制出可分解的环保汽车部件。
据美国《大众科学》报道,Ecovative的主要创新在于通过菌丝体及农业废料(如谷物外壳和其它废弃有机农作物)生产出一种泡沫塑料,其可以代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类产品,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例如包装材料和家庭隔热材料。
研发者计划与福特汽车公司展开合作,利用蘑菇塑料生产汽车挡板,保险杠和车门中由石化产品生产的泡沫塑料及隔热体。这样可以使汽车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可降解,相对于传统塑料,蘑菇塑料不仅成本更低,而且防火防水,掩埋后一个月左右就能分解。
Ecovative公司表示,要推广这款环保材料还要进行一系列对生产工艺,质量和韧度的检测,但是相信这种蘑菇塑料未来有望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蒙斯)
美发现最古老飞行昆虫印记化石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飞行昆虫身体印记化石,距今3亿年。这只飞行昆虫的身体印记保存在沙岩中。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理查德·克内克特及其同事报告了他们的研究发现。
大约3.12亿年前,一只蜉蝣降落在热带涝原的泥淖上。这片泥淖恰好拥有完美的密度,保留下蜉蝣的完整身体印记,其中包括体节和爪印。由于暴发洪水,这片泥淖淹没在淤泥下,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硬化,成为岩石。此前最古老的飞行昆虫印记化石年代可追溯到2.8亿年前至2.85亿年前之间。
2008年,当时还是美国塔夫斯大学学生的克内克特在马萨诸塞州一个沿公路商业区后面树林的沼泽中发现了这块化石。当时,他正在寻找据信含有化石的岩层,一个露出地表的岩层引起了他的注意,最终发现了这块化石。克内克特说:“我拿起外缘上的一块岩石。由于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岩石已经出现裂缝。我打开岩石,就像翻书一样,最后吃惊地发现昆虫印记。”
昆虫是软体动物,死后会以奇怪的方式裂开或者卷曲,因此很难发现完整保存昆虫身体特征的化石。昆虫翅膀是古生物学家最常发现的部位。此次发现的飞行昆虫身体印记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的古昆虫学家康拉德·拉班德拉博士表示:“绝大多数昆虫化石都不拥有大量体表细节。这块完整保存身体印记的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这种化石,你能够了解昆虫附肢的移动,了解腿部的移动范围,获得一些通常无法从身体化石获得的信息。”拉班德拉并没有参与此项研究。
证据显示化石中的印记是一只古蜉蝣留下的,它是现代蜉蝣的祖先。化石的发现将蜉蝣出现的时间进一步提前。研究小组成员、塔夫斯大学的雅各布·班纳和堪萨斯州大学的迈克尔·安格尔博士指出,这只古蜉蝣与其他飞行昆虫、不会飞的昆虫、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动物以及包括一些与现代木贼属植物类似的古植物共同生活在热带地区。
拉班德拉表示,有关昆虫的最古老证据来自于年代可追溯到泥盆纪的昆虫身体部位化石,距今4.18亿年。克内克特指出,唯一一块比古蜉蝣化石更为久远的完整昆虫身体印记化石是一只不会飞的昆虫,由同一个研究小组在同一地区发现,也就是在发现古蜉蝣印记化石之后。研究小组至少在这一地区发现了1000块化石,其中包括足迹化石,足迹可能是一只原始爬行动物留下的。克内克特说:“我们发现了大量有趣的化石,古蜉蝣印记化石只是其中之一。” (孝文)
东京电力公司6日宣布,在注入俗称“水玻璃”的阻水材料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高放射性的污水已停止向海中泄漏。该公司当天还向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注入氮气,以防氢气爆炸。
东京电力公司2日发现高放射性的污水从2号机组水闸附近电缆竖井的裂缝中流入海中,灌注混凝土以及吸水膨胀的高分子材料等封堵方法都未能奏效。5日,东京电力公司在电缆竖井下方碎石层中开凿8个孔,注入6000升俗称“水玻璃”的硅酸钠等各种阻水材料,当晚确认泄漏的放射性污水量减少,6日早晨确认污水已停止外泄。
为防止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东京电力公司6日晚开始向反应堆安全壳内注入氮气。该公司说,由于反应堆燃料损坏,1号机组内的水蒸气与燃料棒套管中的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并很可能泄漏到反应堆安全壳内,一旦氢气积聚并接触一定量的氧气,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东京电力公司这次准备向安全壳内注入约6000立方米的氮气,并预计在数日内注入完毕。此外,该公司还考虑向2号和3号机组反应堆的安全壳内注入氮气。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还宣布,根据反应堆安全壳内的辐射量推算,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25%的燃料棒可能受损。此前,东京电力公司已估算1号机组反应堆70%的燃料棒、2号机组反应堆30%的燃料棒可能受损。
6日早晨,1号机组安全壳内辐射量最大时曾达到每小时31希沃特,2号机组达每小时31.3希沃特,3号机组达19.8希沃特。东京电力公司说:“这是相当高的辐射量,短期内无法在安全壳内作业。”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则表示,东京电力公司发布的数据真伪不明,“保安院不能发表看法”。
福岛第一核电站区域内采集的土壤样本再次检测到微量放射性钚。根据东京电力公司发布的消息,采集地点共有4处,时间分别是3月25日和28日,其中两处检测到放射性钚,分别位于1号机组西北500米处,以及正北500米处。所检测到的放射性钚活度为每千克土壤0.26贝克勒尔,是前一次检测到的放射性钚活度的一半,不会伤害人体健康。
对当地民众则有两个好消息,一是日本政府决定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处理赔偿问题;二是日本政府首次允许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疏散范围内居民短暂回家。
上述新设机构名称暂定为“经济受害对应本部”,本部长由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担任。该机构首次会议最早将于8日举行,职责包括研究东京电力公司无力支付赔偿金时的政府援助方法等。东京电力公司则表示准备向每个受核事故影响家庭赔偿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84日元)左右,目前已设立相关基金,规模约为500亿日元。
日本政府还决定,将允许原来居住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疏散区内的居民短暂回家,放行日期为4月11日。为保证安全,这些居民将由警察和地方政府职员陪同,但不允许在疏散区内长时间停留。在核事故结束遥遥无期的背景下,日本政府认为,现在应该尊重当地民众回家收拾财物的意愿。
日本政府6日还决定进一步严格避难指示标准,即一旦一年累计辐射量有超过20毫希的可能,就应向民众发出避难指示。此前的标准是数天时间内达50毫希。日本政府认为,放射性物质泄漏有可能持续数月,所以以前的短期评估方法并不合理。
在空客最新设计中,乘客可以在机上打麻将
中国买家将成为购买天价公务机的主力军成员。6日,空客中国表示,未来5年,空客每年将在中国销售5~6架公务机,来自中国的订单已经占到了空客全球公务机销售的四分之一。
目前,中国地区运营的空客公务机已达6架,其中3架在中国内地注册。另外有2架即将投入运营。“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是公务机市场增长的基础。”空客中国副总裁陈菊明表示,2005年,空客向中国地区售出了第一架公务机。随后5年,空客在中国的销售量超过20架,平均每年4架。
陈菊明表示,空客公务机商务的重心已经慢慢向亚洲和中国转移。空客预测,未来5年,中国买家将每年购买5~6架空客公务机,总量将达到30架次。与之相对应的是,空客公务机交付能力是每年12架到24架,换言之,每年有四分之一的订单将供给中国。
为了迎合中国买家口味,今年,空客还专门推出了一款名为“凤凰”的设计,其中包括了设有一张可容纳6个座位的圆形桌,体现了传统家庭文化理念。这一圆桌还可以折叠成正方形,以便在飞行中还能打麻将。“凤凰”客舱还设有卡拉OK区,这是另一项在亚洲国家盛行的休闲活动。
空客介绍,A318精英型公务机售价为6500万美元、ACJ公务型售价为8000万美元、A320贵宾型公务机售价达到了8500万美元。
图为仙台民众在街头蹲下躲避。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消防厅8日称,7日深夜宫城县发生的里氏7.4级强烈余震中,该县石卷市和邻近的山形县尾花泽市分别有1人死亡。
此前日本警察厅称,在这次强烈余震中,东北6县共有132人不同程度受伤。
日本宫城县7日晚发生7.4级地震,当局于日本东北地区海岸发出海啸警报,要求当地居民疏散,前往高处暂避,东北地区大面积停电,宫城县海岸初步有50厘米海啸,核电站工人也被下令疏散。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此次7.4级地震仍为3月11日大地震余震。
日本首相菅直人发出指示,要求全力确认受灾情况。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4月8日消息,英国海洋生物学家阿伦-马蒂赛提(Arun Madisetti)在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海域拍摄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照片,展现了世界上最大齿鲸——抹香鲸与人类共处的情形。
据国外媒体报道,与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Herman Melville)经典名著《白鲸记》(Moby Dick)中凶暴的鲸鱼主角不同,这些图片展示了这种生物更温和的一面。多米尼加海域是已经加勒比海地区优良的赏鲸区域之一,大约有200头抹香鲸生活在该区域,船只使用声纳装备或观察它们喷出的气泡来寻找抹香鲸的踪迹。现年47岁的阿伦先生表示,寻找这些海洋哺乳动物的踪迹有时候会有点无聊,但一旦发现它们总是非常令人兴奋。
抹香鲸与人类共处(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地理)
他说:“有时候鲸鱼会游到船只附近,通常它们只是游过去。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它们会在附近停下然后滚动身体,你可以想象一只满地打滚而重达30吨的宠物狗,就好像在引诱你去接近或跟着它们。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跟在它们附近,努力保持相机稳定并希望预设功能正确,这一切都取决于鲸鱼的决定。”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曾经有大约100万头抹香鲸生活在地球上,但由于近200年的捕猎,它们的数量已经剧减,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它们的数量约为30万左右。抹香鲸巨大头部骨腔内含有大量鲸脑油,经压榨结晶化成为白色无臭成结晶体称鲸蜡,是很好工业原料,可制蜡烛、肥皂,医药和化妆品,亦可提炼高级润滑油。
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地理)
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其在所有鲸类中潜得最深,最久,因此号称“潜水冠军”。可能只有喙鲸科的两种瓶鼻鲸在潜水方面能与之一教高下。除了过去被视为头号目标的捕鲸时期以外,抹香鲸可能是大型鲸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抹香鲸对巨乌贼的嗜好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龙涎香”的来源。抹香鲸把巨乌贼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乌贼的鹦嘴。抹香鲸的大肠末端或直肠始端受到刺激,引起病变产生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逐渐在小肠里形成粘稠深色物质,这种物质即为“龙涎香”。它储存在结肠和直肠内,刚取出时臭味难闻,存放一段时间逐渐发香。龙涎香内含25%的龙涎素,是珍贵香料原料,同时也是名贵的中药。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毛茸茸的北极熊似乎在问:你们在干什么
科学(kexue.com)网 北极熊看起来温顺的很,但当它真的出现在你面前是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日前来自美国的摄影师汤姆就遭遇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幸亏他紧闭着车窗,随后司机发动汽车吓走了北极熊,否则很有可能遭遇到生命危险。
摄影师汤姆-利森日前在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的巴特勒岛进行野外拍摄,当时他们正在追踪两只北极熊外出觅食。这两只北极熊正在查看一头鲸鱼的尸体。汤姆说道:“它们看起来不是特别的恶,只是围着鲸鱼转来转去。”
眨眼之间北极熊就展现出了它黑暗的一面
可能是由于距离过近的缘故,一只北极熊突然发现了汤姆的车子,并开始走到了车窗前,汤姆被这一幕惊呆了,然后拍下了第一张照片。毛茸茸的北极熊等着大眼睛往车内看似乎在说:“你们在这干什么”。但是紧接着他展现出了黑暗的一面,开始用大声的咆哮,紧接着它又用它的前爪开始拍打车窗的玻璃。
此时汤姆依然饶有兴趣的拍车窗的外的北极熊,但是他的司机却似乎被吓坏了,立马发动了车子,轰鸣的汽车声惊扰了这头北极熊,它和它的同伴开始奔跑离开了这一区域。汤姆在过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有些生气,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司机会如此的紧张,我甚至觉得他不应该惊扰北极熊。”
但实际上,汤姆也是知道如果当时北极熊拍碎了玻璃,那么他和司机都将会遭受到生命危险,野外的北极熊是残暴的,他们可不是动物园养大的孩子,凶残是它们在野外生存的利器,在它们眼中人类依旧是猎物。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款多点触控大型显示屏显微镜,该技术将显微镜和大型多点触控屏幕整合在一起,便于科研和教学等。
这一新型显微镜由多点触控显示屏生产商MultiTouch公司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赫尔辛基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项新技术将显微镜和一个46英寸多点触控显示屏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这个大型显示屏能把用显微镜扫描的样本放大1000倍,“细胞甚至亚细胞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公报说,该显微镜扫描一个样本后,会生成一个由多达5万张独立图像拼接而成的高清图片,并存储到图像服务器中,大型显示屏显示的图像就是通过网络从这个服务器中调取的。
据介绍,使用这种新型显微镜显示的样本高清图片能达到200GB,因此适用于科研和教育等领域。
捷克布拉格郊区发现的一具男性尸体却以女性标准埋葬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外媒综合报道,捷克日前在布拉格郊区发现了穴居人尸骸,这名男性当时的埋葬方式完全是按女性标准进行,专家因此推断这可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同性恋。
考古学家认为,这名男性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石器时代晚期,尸骸头朝东向左侧躺,身边的陪葬品是日常生活使用的罐子。
根据当时的风俗,男性去世后将会头朝西向右侧卧埋葬,并以武器、石锤、火石刀、食物和饮品等陪葬;女性去世后则恰恰相反,埋葬时头朝东向左侧卧,而她们的陪葬品一般包括用动物牙齿做的项链、铜制的耳环、日常使用的罐子等,脚边还会放一些蛋形壶罐。
考古学家卡米拉(Kamila Remisova Vesinova)说,“当时的民族对葬礼非常讲究,绝不可能出现摆错姿势并放错陪葬品的事情。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作为男性,却有着相反的性倾向。”
另外一名考古学家卡特里娜(Katerina Semradova)表示,“我们曾经也发现过女战士死后按男性的标准埋葬,有些萨满或者巫医也会出现此类情况,但是一名男性被以女性标准埋葬还属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