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柬埔寨首相洪森3月18日前往日本驻柬埔寨大使馆,吊唁日本大地震中的遇难者。
陪同洪森前往日本使馆的还有超过40名政府内阁成员。在悼念词中,洪森对日本遇难者及其家属表达“深切同情和沉痛哀悼”。
据日本媒体报道,北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第六名英国选手马拉·山口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保拉·拉特克里夫等人17日开设了一个名为“RUN FOR JAPAN(为日本而跑)”的募捐网站,呼吁为日本大地震捐款。
山口的丈夫是日本人,她本人也主要以日本为活动基地。山口在网站上寄语说:“日本从业余选手到奥运会冠军,跑步人群众多。希望全世界的跑步爱好者都来支援日本重建。”
网站目标是人们上传的跑步距离记录在4周内合计达到约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一周。网站呼吁全球各国至少有1人为日本而跑,网站同时也接受捐款。捐款可通过网络进行,款项将移交红十字会相关组织。
环球网记者梁旭报道 俄罗斯萨哈林州政府3月18日表示,打算帮助日本政府安置250名日本地震灾区的儿童前往度假营生活。
俄新社报道,俄萨哈林政府发言人特鲁特涅娃表示已于17日与日本总领事馆进行沟通,将分两批安置250名日本灾区儿童。特鲁特涅娃称,日本儿童在度假营地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健康会得以改善,还可以了解俄罗斯文化。该发言人称,度假营条件良好,可以每天供应4-5次食品,还有其它娱乐设施。
报道称,特鲁特涅娃表示萨哈林人也愿意接受150名日本儿童前往自己的家居住。她表示,两国以前就曾互派儿童在当地家庭居住。日本总领事馆对此表示感谢并称,必要时候会采纳俄方建议。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斯蒂芬•史密斯表示,海军将购买英国皇家海军的剩余舰船“湾”级两栖船坞登陆舰,作为两艘从西班牙购买并将于2015年投入现役的2.7万吨级直升机母舰的补充。他还表示,在新西兰和日本最近发生地震后,考虑到灾难救援的需要,澳大利亚空军也将多购买一架C-17运输机。
1.6万吨级的“湾”级登陆舰可以运送350名士兵和重型军用直升机。英国政府最近根据其2010战略和防务评估裁撤了一艘该级登陆舰。
目前正在西班牙纳万蒂亚船厂建造的两艘澳海军直升机母舰可以运送1000名士兵,24架直升机以及相关车辆和坦克。
这些装备是澳大利亚价值数百亿美元军事升级计划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新型防空驱逐舰,超过100架隐形战斗机,直升机,坦克,远程巡航导弹以及12艘新潜艇。(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程之年)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18日下午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会谈,承诺会让核灾难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天野之弥先前对日本未能提供最快速详尽的讯息感到沮丧,但他认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虽然“非常严重”,却还不是断言“失控”的时候。
时事通讯社报道称,天野今天上午抵达日本成田机场,和菅直人会谈后,他计划在这一、两天参访严重损坏的福岛核电厂现场。
产经新闻引述菅直人发言报道,他承诺“会向国际社会确切传达(核电厂)情况”。
日本警察厅截至18日17时(北京时间18日16时)统计称,地震灾害共造成日本全国6548人死亡,10354人下落不明,2516人受伤。其中重灾区宫城县有3860人遇难,岩手2040人,福岛为592人。
新华网日本秋田3月18日电(记者马杰 刘华)连日的恶劣天气让日本东北部地震海啸灾区雪上加霜,持续多日的停电、断水、少油等问题让已经在避难所生活一个星期的人们面临更大挑战。
根据日本广播协会的统计,截至18日上午,仍有28万余人生活在避难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不少人已经开始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症状,急需治疗。在福岛县,已有21名灾民从医院转移到避难所后死亡;岩手县陆前高田市也有一名80多岁的老人在避难所死亡。
16日和17日连降两天大雪,仙台市内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4摄氏度,北边的岩手县气温更低。几天来,避难所里唯一的取暖装置是一种烧煤油的取暖器,由于气温下降导致“油荒”,许多避难所的取暖装置无法供暖。
“如果长时间住在避难所,人们的免疫力会下降。一旦遇到降温,容易患上疾病,加之每个场所居住人数众多,甚至可能有暴发大规模传染病的危险。”在避难所工作的医生西泽匡文对媒体说。
在受灾严重的陆前高田,有的避难所门口贴出了招募有医护经验志愿者的通知,以应对排着长队等待看病和开药的灾民。
18日的天气预报显示,东北地区周末将有短暂的升温和晴天,青森、岩手等地21日开始将迎来新一轮降水,22日以后东北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再次降到冰点以下,煤油的补给仍然刻不容缓。
汽油在灾区同样稀缺。宫城、岩手等县仍在营业的加油站无不排着近千米的长队,加一次20升的油往往需要等6、7个小时。由于没有油,不少人骑车或徒步到灾区寻找亲人,而更多人由于路途遥远,只好暂时放弃寻找。
日本政府17日要求各石油公司进一步向灾区投放300辆油罐车,向东北地区每天输送约2万千升的汽油和轻油。对于灾区因天气寒冷而尤其紧缺的煤油,将装入大桶后通过陆路大量运送至灾区。
由于宫城、岩手县的许多避难所依然处于断水断电状态,生活十分不便,受灾较轻的山形、秋田、茨城等地也开始接收从重灾区转移来的灾民。秋田县18日宣布将3.1亿日元(约合378万美元)的政府财政资金用于接收2.4万名灾民。
信使号探测器在水星轨道工作的示意图
格林尼治时间3月18日00:45(北京时间8:45),美国宇航局的“信使”号探测器开始实施一系列水星轨道制动动作,并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7日21:00(北京时间3月18日10:00)左右顺利进入水星轨道。这是人类航天史上首次成功将一颗探测器送入水星轨道。信使号(MESSENGER),是“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水星地表,空间环境,地质化学和全向遥测”。
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顿(Charles Bolden)说:“这项任务将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继续带给我们有关水星的最新数据。”他正在位于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信使号”飞船控制中心内。此时,工程师们正忙着接收探测器发回的测控数据,以便确认探测器确实已经正确入轨。他说:“美国宇航局的探测计划正在不断改写着我们的教科书。而信使号计划正是我们不断努力扩展人类知识边疆的最好例证。”
美国东部时间21:10(北京时间18日10:10),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在紧张等待后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测控信号,这个信号表明飞船已经按照既定程序关闭了反冲发动机,探测器已经顺利进入环绕水星的轨道,但工程师们仍然需要等待探测器发回更多的精确数据。10:45,信使号的高增益天线指向地球并开始传送数据。经过分析之后,地面控制工程师们正式宣布,信使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完成轨道制动,并顺利进入了水星轨道,没有发现异常。
在制动过程中,信使号的主发动机点火约15分钟,将飞船减速,从而被水星引力捕获,进入轨道。这一动作发生在距离地球约9600万英里(约合1.54亿公里)外的深空。
“自从差不多6年半之前信使号发射升空以来,这次是最大的一个里程碑,”彼得·巴德尼(Peter Bedini)说。他来自应用物理实验室,是信使号的项目经理。他说:“这一成就是各位项目组成员辛勤努力的结果,导航控制、飞行引导和其他各小组的成员都非常了不起,正是他们确保了探测器能长途跋涉49亿英里(78.86亿公里)并安全抵达水星。”
在接下来的数周内,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将努力确保飞船各系统在水星附近的严酷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3月23日,飞船上的各种仪器将开机接受检查,随后到4月4日,信使号探测器将正式展开科学探测工作。
“尽管距离地球并不是很远,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水星探测一直是一片空白,“西恩·所罗门(SeanSolomon)说,他来自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是信使号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将一座天文台设置在了太阳系最内侧一颗大行星的轨道上。我们将努力揭示水星的秘密,有关它的最新数据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类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机理。”
人类上一次探测水星,也是唯一的一次探测器考察行动是在1974年,当时美国的“水手10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越了水星上空,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进入轨道。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设计并制造了信使号飞船。受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董事会的委托,该实验室也负责飞船的运行和管理。(晨风)
16日,一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撤离的妇女接受辐射照射扫描。
日本应急作业人员正采取措施,防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熔毁事故,危险的核辐射已经迫使当地居民撤离核电站附近地区。由于核事故,这个岛国在3月11日刚刚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后再度陷入恐慌之中。
辐射水平变化莫测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辐射风险可能广泛而长期存在。随着核事故的发生,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疑问浮出水面。例如,核电站工作人员真如一些人所说正在执行一项自杀性任务吗?我们每天面临哪些辐射照射?这场核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会超过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福岛核电站危机之所以如此严峻的部分原因在于其变化莫测的辐射水平。健康物理学家凯瑟琳·希格利表示,福岛核电站4个面临威胁的反应堆中有一个在15日出现明显裂缝,可能喷出放射性蒸汽。“核电站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升高,但不久后又出现回落。”希格利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核工程学和辐射健康物理学部门负责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福岛核电站15日的辐射照射水平曾一度达到每小时400毫西弗,而后又迅速降至每小时0.6毫西弗。毫西弗是国际通用的基于人体生物学影响的辐射剂量测量标准。希格利表示。每小时400毫西弗是一个很高的辐射水平,“你绝对不希望自己在现场逗留,哪怕只有一小会”。普通人每年从环境中天然辐射源受到的辐射大约在1至2毫西弗左右,一次胸部X光检查可产生大约0.2毫西弗辐射。世界核协会指出,每年受到的累积辐射剂量最低达到50毫西弗,成年人才有可能患上与辐射有关的癌症。
什么是辐射病?
当在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内受到较高剂量的辐射时,人就会患上辐射病,也就是急性放射综合症。如果辐射剂量达到每小时400毫西弗,核电站工作人员便面临辐射病风险,具体程度取决于照射时间。一天之内受到的辐射剂量达到1000毫西弗可导致暂时性辐射病,出现恶心、呕吐、血球计数减少等症状,但不会导致死亡。
如果一个月内受到的辐射剂量达到5000毫西弗,在不采取侵袭性医疗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受到这一剂量辐射的人中可能将有一半人送命。希格利指出,一旦受到这种水平的辐射,细胞壁便会被刺穿。“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再也无法承受任何损伤,在受到较高剂量辐射情况下,你的器官机能会丧失。然而,即使受到高剂量辐射,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仍有存活的可能性。”
希格利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只听到有人出现辐射病症状的传闻,但政府还没有发布任何权威性声明。作为应对措施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已下令附近居民撤离到距离福岛核电站12英里(约合20公里)的区域。对于距离核电站大约19英里(约合30公里)的居民,政府则建议他们留在室内同时紧闭门窗。
应急人员在执行自杀任务?
截至16日,共有大约330名应急人员采取注入海水的方式冷却福岛核电站,以防止燃料棒温度过高,释放出更多放射性物质。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减少辐射照射,应急人员组成小组,大约15分钟进行一次轮换。但即便是这种几人一组定时轮换的方式也无法保证应急人员不受到辐射伤害。
东京大学放射线学教授中川庆一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就像是战争中执行自杀性任务的战士。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应急人员是否在执行一项自杀式任务,希格利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她说:“现在还很难说。基于反应堆的设计,一些区域可能存在较高剂量的辐射。同时,他们也为工作人员设置了安全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是否具有自杀性取决于他们需要完成怎样的任务。”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冷却反应堆。希格利说:“高温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注水海水进行冷却以消除额外热量。一旦反应堆的情况趋于稳定,他们便会采取措施进一步稳定核电站。”
核辐射可能造成更加广泛的威胁
健康专家瓦迪姆·楚马克(VadimChumak)认为,从长远角度来说,日本现在最担心的是放射性物质的沉降,毕竟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非常高。对日本来说,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福岛核电站的核事故将导致多种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其中包括钚。但这中间最让人担心的应当是铯-137,以及碘-131,。这两种物质都非常容易挥发,因此它们可以扩散到非常广泛的区域内。
一旦进入人体,铯137的性质将和钾的表现非常相似。而碘131则会很快被甲状腺吸收,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将造成严重的癌症风险。
在受影响的地区,政府已经开始分发碘片,在放射性沉降发生时服用这些药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碘-131的吸收。
到目前为止,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还没有被发现升到很高的位置。俄勒冈大学的希格利(Higley)教授说:“这些放射性物质正被大风、降水和喷洒的海水冲刷下去。”“但问题是,这些物质具有粘性,它们带有静电,因此会粘在建筑表面。我们应当很快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污染物都吸附在墙面和其他物体表面上,非常危险。”
乌克兰辐射医学研究中心的楚马克教授认为,大部分的放射性沉降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衰减。一旦核电站回复稳定状态,“最好的措施是撤出附近人员,让受污染的建筑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一段时间。比方说一年。这将让辐射水平逐渐降至可控制的水平。”
到了那一阶段,对民众最大的威胁就变成了放射性物质的摄入,如铯和锶。这些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富集,不管是陆地生物还是水产品,都有可能遭到污染。
这种情况将非常棘手。要想阻止这种状况的出现,就必须采取重大措施,改变农业和食物供应体系。不过由于在那一阶段时,辐射水平应当已经回到了某种可控的状态,当局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应对准备。
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
周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等级定为6级。根据国际分级标准,最高的事故级别是7级。相比之下,1979年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等级是5级,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等级是最高的7级。
但抛开事故等级,福岛核电站事故和过去的其他事故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如切尔诺贝利——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件中,反应堆堆芯没有隔离密闭装置,并且辐射泄漏发生时核电站正处于全功率运行过程中。而在福岛事件中,反应堆被成功关停,并且内部的隔离密闭装置大部分似乎还在发挥着作用。
相对而言,福岛事故更像是美国三里岛事件,那次事件中,核电站也是由于冷却系统失灵导致堆芯的部分融化。
不过,除非在事故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调查,在目前的阶段,专家还很难对这次事件做出定量的比较分析。要进行这样的分析,研究人员必须要进入反应堆内部进行查看。
希格利说:“看起来发生了一些损坏。达到了三里岛事件那样的程度?很难说。看起来似乎核泄漏的程度要比三里岛事件更高一些,但目前这些核泄漏似乎仍处于控制之中。只有时间能让我们最终回答这些问题。”(孝文 晨风)
日本核泄露危机发生到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个是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到底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另一个就是对环境会造成何种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的环境有哪些影响?3月17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节目专门请到了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和副总工程师陈晓秋,以及资深日本问题专家章弘先生,3位专家在演播室接受了主持人芮成钢的专访,详细深入解读了眼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专家1: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
专家2: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秋
专家2:资深日本问题专家章弘
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专家:放射性物质还没有到我国境内应急防护时服用的碘跟普通碘盐是两码事
芮成钢:我首先请问一下柴先生,目前来看,日本核泄漏下一步走向是什么样的?
柴国旱(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大家也都看到了,日本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控制局面。七点钟的时候,通过消防车注水,注入了将近30吨的水,但是它的效果会怎么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可能会有两种发展趋势,第一种是好的发展趋势,因为日本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拉一条供电线过来,这样能控制局面。另一条假如说所有措施都失效,后果可能会更严重一点。
芮成钢:更严重的后果,如果用辐射的程度来描述,会是什么样的程度?对周边的人,对东京的人,以及对周边国家来说。
柴国旱:可以这么比较,核电史上出现最严重的一次是切尔诺贝利事故,七级。从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来看,由于它压力已经降下来了,已经消除了我们最担心出现的高压容堆堆心解体和燃料散射这种现象,放射效果绝对会轻于切尔诺贝利事故,我们认为它有可能达到五级或者六级,但绝对不会达到七级。
芮成钢:日本核泄漏情况还在持续,如果如您所说,能够实现理想当中的供电持续,能够顺利继续降温,辐射理论上应该减弱,这种减弱即使真的实现也会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持续多长时间?辐射过程确实减弱,是不是应该持续一段时间?
柴国旱: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堆心导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肯定会有一些放射性物质泄漏。
芮成钢:这个过程会是多长时间?
柴国旱:这个不好估计。
芮成钢:章弘先生,我想跟您探讨一下,从昨天到现在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敦促他们在东京的公民尽快撤离东京,出于种种考虑。东京1200万人口,距离福岛240公里,我们目前看到马路上已经是人烟比较稀少了,东京的市民们,你认识的东京的朋友们、熟人们,包括在日本媒体上捕捉到的,常住东京的人口究竟有百分之多少的人口在考虑撤离?
章弘(资深日本问题专家):这个涉及到日本国民性的问题,现在日本官方媒体,还有日本科学家在他们的媒体上发布的消息,刚才跟柴先生讲的很接近,现在放射出来的这些核物质还不足以伤害到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从福岛飘到东京的时候是微乎其微。比如昨天晚上东京和崎玉都是0.015或者0.01的单量,这个单量不足以给人体造成伤害,我估计东京都民会相信这种说法,这是第一。第二,科学家担心这种事情长了以后,一个是辐射不断出来,还有人的身心都很疲惫,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有人做出别的考虑。据我对日本人的了解,他们虽然整个生存的环境和我们不太一样,但他们都比较老实,比较听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可能外国侨民撤离的人数、速度可能远比东京都民撤离东京的人数和速度要来得多和快。现在我周边的许多中国朋友已经从东京到名古屋或者大阪返回中国,而且我听说法国人和德国人撤得也很快,但我到现在为止很少听说东京都的人会离开东京到其他地方去。
芮成钢:换句话说,日本东京市民对政府的说法还是非常相信的,毕竟日本官方没有说要让东京的居民撤离,而是告诉他们具体的数据,现在还没有真正造成人体危害的可能,所以市民还是选择留下来,留还是不留,当然这确实很困难,如果你看到身边的外国朋友、外国同事都已经撤离了,你还留在这里积极工作,街道上的人也很少,甚至有一点点小范围的恐慌,这时候确实是左右摇摆的过程,是这样吗?
章弘:我想他们更加信任的是日本的科学家,现在日本每一个媒体,电视机前都像我们一样,主持人旁边会坐一个科学家,他们或者来自大学,或者来自国家的研究机构,他们会很真诚地很老实地讲出每一个数据,而且他们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东京都民会判断这个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
芮成钢:据你了解,昨天我们节目当中看到,东京也出现一些超市里头,可能秩序没有像地震刚刚发生那么好,有一些超市也出现货架被抢购一空的情况,当地民众现在最大的生活困难是什么?
章弘:这个超市上面货架空了的情况,除了大家去买了一点,这个我不否认,因为官方长官和消费者协会也呼吁大家不要囤积居奇,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物流完全断掉,使商品、食品、水都无法供应到百货商场的超市,所以才造成货架空空的情况。
芮成钢:货架空空不一定是恐慌导致的抢购,而可能更多的是因为物流中断,导致货物不能正常流动。
章弘:我认为后一者是更重要的原因。现在对他们来讲,最大的苦恼就是电的问题,今天下午官方长官在新闻发布会上号召人民一定要帮助政府来节电,把电送到灾区去,他们的电力大量不足以后,现在天气很冷,首先不能取暖,不能做饭,冰箱里的东西全都坏掉了,现在生活就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如果有电的话,我想生活会好一些。还有物流现在政府正在下决心,今天下午专门成立了救援的总部,专门负责物流的问题,如果物流到了,货物充足的话,他们生活还会有改观。
芮成钢:我想把问题再提给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总工程师柴国旱先生,刚才章弘先生也说日本民众现在最信任的就是科学家们,您也是科学家,在这个时候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存不存在中国受到日本核泄漏问题影响的可能性?
柴国旱:我想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在日本福岛核电站目前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应急撤离的范围是20公里到30公里范围的居民在屋里隐蔽,意味着30公里以上的居民可以不用采取措施,对30公里以上的居民不会有身体健康的伤害。今天的一些数据表明,像韩国都没有监测到任何放射性物质,我们国家边境监测数据也表明放射性物质还没有到我国境内,这种环境对于我国公民的健康应该没有任何的影响。
芮成钢:比如说海水有没有可能被污染,顺着海水,污染到中国境内的海水,比如海鲜能不能吃、日餐厅能不能去,这些跟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您有答案吗?
柴国旱: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可以这么说,即使有部分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到海水,但是被海水大量稀释之后,对身体的伤害几乎不会有的。
芮成钢:陈先生,今天我们注意到关于碘盐的话题,在网络上传播很多,有一小部分民众确实有一些担心或者恐慌,出现抢购的情况,但大多数民众还是很理智的,出现很轻松的段子,手机上发短信,在说这个事,有的还是很理智在看待这个事情。从专业角度来看,如果说碘盐假定真的有效果的话,每天得吃多少才能抵御核污染,给我们一个数据。
陈晓秋(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总工程师):准确的数据我记得不是太清,但是这完全是两回事,通常我们在应急防护行动当中要服用碘,这是一种药物,而不是我们普通说的碘盐。
芮成钢:不是碘盐,而是专业的药物碘。
陈晓秋:这种药物是为了阻塞放射性碘同位素进入人体甲状腺,而预先服用的药剂。服用这种药剂首先要考虑这个药服进去什么时候最有效,同时还有一种风险,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是药三分毒,它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必要的时候需要服用,就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多少、什么时候服,大家不要和普通的碘盐联系在一起,这完全是两回事。
芮成钢:专业碘片市面上是买不到的,需要在非常时刻由专业部门派发是吗?
陈晓秋:这个平时就有制剂好的药物,是在当地应急机构的地方,经常会有,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发放。这个碘片不是随便任何人都可以拿到。
芮成钢:现在没有必要把碘片拿出来发放,还没有出现这种可能。
陈晓秋:在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这种可能。
芮成钢:章弘先生给我们补充一下,在东京有没有出现老百姓抢购碘盐或者购买碘片的情况,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有没有?
章弘:我们从所有媒体中间收集的消息来看,没有这方面的报道,因为可能日本人有两个事情,让他们不会去抢购碘盐。第一,他们可能对防范核辐射的知识比我们多,因为他们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第二,政府没有在这方面有过任何的提示,所以他们也没有做这个事情。到目前为止,日本的市场上,大家购买的都是食品、水和毛毯,并没有出现抢购碘盐的情况。
芮成钢:在真正的重灾区并没有出现碘盐抢购的风潮,或者碘防辐射的过度的讨论。
章弘:是这样的。
芮成钢:但是反倒在中国部分地区部分居民由于我们知识不够普及,所以可能出现暂时的信息不充分的情况导致一些非理智的行动。我把问题再提给陈晓秋先生,如果核物质真的扩散到空气当中,比如东京,污染了环境,这个时候吃药还管用吗?什么样的药管用?
陈晓秋:针对甲状腺预防来讲,如果空气里边确实有放射性碘存在,才需要服用碘片,来阻止放射性碘进入人体的甲状腺,如果说检测空气里边没有放射性核素,那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吃。现在到底飘到东京里边是什么样的核素,现在水平下可能需要非常好一点的仪器才能够检测到。因为据我们了解,界于福岛和东京之间他们也有监测点,这个监测点的数据今天表现明显在下降,所以这方面既然日本政府对东京人员没有特殊的应急安排,说明没有达到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一个程度。
芮成钢:所以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今天部分中国老百姓抢购碘盐从专业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理智的,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陈晓秋:对。
芮成钢:真正这个时候中国老百姓最该做的是不是还是要关注权威部门、官方最新的消息,不要以讹传讹,目前来看对中国还是没有任何影响?
陈晓秋:对。
芮成钢:在我们节目进行当中,日本出现了两次余震,接下来有请日本问题专家章弘先生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两次余震。
章弘:一次是东京时间21点32分53秒,北京8点32分53秒,这个地震大概是四级,震中在茨城县的水沪,在40公里的海底发生了这次地震。NHK的演播室也有了剧烈的摇晃。第二次发生在9点55分38秒,也是四级,还是在茨城县的水沪,这次震中距离地面是30公里,大概是这么两次。
芮成钢:我们在日本的同行NHK无论是主播还是记者,还是科学家们,在一边直播日本大地震,一边感受着日本的余震。
章弘:是这样的,当时他们的灯和摄像机都在晃悠,他们几个人确认了一下,好像在晃,好像在晃,他们又继续开始讲他们自己的事情。
芮成钢:这样的余震真的像日本官方长官说得一样,这样的余震可能会持续一个月之久,目前有没有预报说,这些级别比较高的余震可能会对核泄漏事故、核污染扩散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章弘:应该不会,因为核污染主要是核燃料没有得到冷却以后冒出来的,和地震本身没有关系,并不是受到剧烈的冲击以后,放射物质就会跑出来,应该是今后的余震和放射物的泄漏没有太大关系。
芮成钢: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今天经济的情况,日经指数跟我们当时预测差不多,第一天大跌,第二天猛涨回来,今天又微跌一些。目前我们看到和我们预测一样,日本大公司的股票都是暴跌之后又出现回涨,比如丰田公司这几个大的日本企业的股票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日本媒体现在是怎么估计的?
章弘:他们对未来的问题看得还是比较严峻的,央行和政府最担心的就是日元高,因为今天到76了,这是他们最担心的。大家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是以出口为主要结构的,如果日元走高的话,对他们出口非常不利。另外就是我们节目里谈到山东这个地方,基本上农业基地是向日本的关东地区,也就是东京,关西地区也就是大阪,提供大量的食品。现在那边市场处于萎缩,甚至没有办法进口的情况,山东肯定要受到打击。反过来也一样,比如我们国家刚才谈到的汽车,谈到电子产品,这两个行业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为今天日本小车制造公司铃木和摩托车制造公司雅马哈宣布停产,现在日本13家汽车公司里面,除了大哈工业这一个公司还没有说停产以外,因为它在大阪,离得比较远,其他12家全部停产了。这个停产不仅对日本本身造成影响,其实我国现在的汽车工业,一个新的车型过来以后,我们虽然第一年完成46%国产化,第二年完成百分之二十几国产化,但我们发动机总有上百个关键部件是从日本进口的,现在这些停产以后,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
芮成钢:前两天我们节目当中探讨过,经历过这场地震之后,会不会导致日本更多的制造性的企业,包括丰田这样的企业,把更多的工厂,包括核心的生产部门迁到中国或者其他国家?
章弘:这个事情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其实日本现在有大量的高科技产业,而且有很多的航空材料,像波音或者空中客车,他们用的最尖端的航空材料基本都是在日本生产。现在日本正在追求一种理念,我不当第一,但是我要当唯一,大量的技术掌握在手里,估计这些技术它是不会外迁的,但是你谈到的比如制造厂的厂家,有可能会把工厂迁往更加安全、更加合适的地区,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会再次造成日本国内产业空洞化,会再次造成日本就业问题出现困难,这也是各个企业,甚至于政府需要考虑的。现在如果让我们准确看出今后的方向可能还为时尚早,我们可能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