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kexue.com)讯 任何摄影爱好者都想拍摄到一张精美的照片,而炫彩的北极光尤其是他们的最爱。日前一位摄影师就拍摄到了一组精美的极光照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组照片宛若是在白天拍摄的。
神奇的北极光出现在白天? (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点击观看组图)
如上图所示,乍一看你肯定以为这些精美的极光照片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拍摄的,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在圆月当空的夜晚拍摄的。摄影师克里斯蒂-兰格贝格(Kerstin Langenberger)在冰岛花费了300小时的照片拍摄到了这组神奇的照片。克里斯蒂今年28岁,她是德国人现如今居住在冰岛。她说道:“北极光是不可能出现在白天的,因为它们的光度远远不如太阳,而夜晚的月亮却给了它们展示的空间,在夜晚观赏极光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据悉,这些照片是她在位于雷克雅未克东北50公里的辛格维尔国家公园拍摄的。克里斯蒂表示,在拍摄时她仿佛置身另外一个星球,多种颜色的北极光在她身边环绕,加上皎洁的月光使得这里变成了白昼,而不远处的雪山也是如此的晶莹剔透,让人流连忘返。
对于此次拍摄,克里斯蒂也是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她坦言她并不喜欢夸张的极光拍摄,她说道:“我们已经看了很多极光的照片,但是我认为那些都有些极端。所以我一直想拍摄能够看见蔚蓝天空的极光,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极光。”
实际上即便不在意拍摄条件,想要拍摄到极光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夜空中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是说不定它会突然的出现,使得天空呈现各种颜色。克里斯蒂说道:“这需要你有很多的耐心等待,等待它的出现,因为没有人知道它究竟什么时候出现。”
为了此次能够拍摄到蓝色天空下的极光,克里斯蒂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利用自己的知识选择好了最佳的拍摄地点,然后在这里寻找最佳的拍摄时机。尽管蓝色的夜空非常少见,但是她在花费了300多小时的时间后还是捕捉到了,“困难的事情,其实你真的去做的时候,你会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尤其是你拍摄到一两张让你感到兴奋的照片时。”克里斯蒂表示。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盟委员会15日发出通知,要求欧盟27个成员国对来自日本的食品及动物饲料进行核辐射检测。
欧盟委员会健康事务委员约翰·达里的发言人文森特说,欧盟委员会当天已经通过快速预警系统向各成员国发出上述通知,一旦某成员国发现食品及饲料核辐射超标,必须立即通过快速预警系统告知其它成员国,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欧盟从日本进口的食品数量较少。2010年,欧盟成员国只从日本进口了6500万欧元的食品,主要进口国是德国、荷兰、英国、比利时和法国。
同一天,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委员厄廷格在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健康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发表讲话时,对日本方面处理福岛核电站事故时用空中注水的办法提出批评。厄廷格说,欧盟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深表担忧。厄廷格还说,在处理核事故时,电力公司与政府似乎意见不一致,以致于“无所适从”。他说,欧洲人从此要改变对日本人实施精细工程的能力的看法。(金力)
日本的核辐射危机促使泰国重新考虑其核电计划,泰国主管安全事务的副总理素贴16日称,该国将暂时停止其兴建核电站的计划。
素贴说,他不希望泰国人民冒着生命危险来实施核电计划。15日,泰东北的加拉信府有超过2000民众前往该府市政厅示威,抗议泰国电业管理局在该府修建核电站。
在回应日本核辐射是否会影响泰国的问题时,这位副总理表示,总理阿披实已指示有关机构,密切监测和评估来自日本地震灾区核物质泄漏对泰国的影响。不过他认为,日本的核物质泄漏情况并不令泰国感到担忧,因为泰国毕竟远离日本。
泰国总理阿披实当天也证实,他在咨询有关技术专家后得悉,日本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损坏而发生的核辐射不会影响到泰国,因此他吁请泰国民众放心。
这位总理表示,凡疑似从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危险地区的进口物资在进入泰国前,均需接受严格的放射性物质检测,而从危险地区回来的泰国人是否接受检测则采自愿原则。
泰国外交部的信息显示,目前有5万泰国人在日本工作或学习,其中大约有300名泰国人生活在这次地震灾害最严重的仙台市,已知约有100名左右泰国人安全撤离该地区,但仍有200名左右的泰国人失去联络。
阿披实说,泰国外交部和泰国驻日本大使馆正密切关注滞留日本的泰国人之处境,并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
阿披实称,由于日本相关地区的通讯系统尚未恢复正常,因此至今还未接获是否有泰国人在这场灾难中罹难的报告。他说,那些想要离开日本返回泰国的国民,泰国国际航空公司已为此而准备了班机。
这位总理还表示,泰国的一架C-130运输机正在待命,随时准备起运饮用水、手电筒、毛毯、睡袋等救灾急需的物资前往日本。(余显伦)
狼蛛星云距离地球17万光年,它是邻居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中的“灯塔”
日前,哈勃天文望远镜近距离观测到狼蛛星云,呈现出中心明亮的电离气体灰尘区域,以及“恒星育儿所”。
狼蛛星云被称为“星空奇迹”,这是由于以氢气为燃料的年轻恒星被周围电离化红色强烈紫外线笼罩着,使得人们无需通过太空望远镜,便能在地面观测到。据悉,该星云距离地球17万光年,它是邻居星系大麦哲伦星云中的“灯塔”。
狼蛛星云纤细的臂状结构起初被认为类似于细长的蜘蛛腿,这个星云也因此而得名。该星云中可见部分是与几颗新近超新星与气体灰尘交错区域,位于图像左侧部分的是NGC2060,其中包含最明亮的脉冲星。
位于图像左侧部分的是NGC 2060,以及距离地球最近的超新星SN 1987a残骸和迄今观测最重的恒星RMC 136a1。
在狼蛛星云右侧边缘是超新星SN 1987a残骸,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超新星。自1987年该超新星爆炸以来,哈勃和其它天文望远镜监测发现它有规律地发生爆炸,每次爆炸形成的扩大冲击波照亮了环绕该恒星的气体,形成了一个发光珍珠项链结构。
图像左侧是紧凑的超常明亮恒星簇RMC 136,它释放大量的放射线,形成多彩发光。直到近期,天文学家还置疑该强烈光线来源是否是紧密恒星簇,或者是比太阳明亮数千倍的超级恒星。最终,哈勃望远镜和新型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证实它的确是一个恒星簇。
即使狼蛛星云不包含超级恒星,它仍具有一些超常现象,使其成为天文望远镜的著名观测目标。在明亮的恒星簇RMC136中有一颗恒星叫做RMC 136a1,它是迄今发现最重的恒星之一,它在诞生之初质量就是太阳的300倍,这个超重恒星挑战了天文学家的恒星形成理论,颠覆了此前天文学家所认为的恒星质量极限。(叶孤城)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患者的围脂滴蛋白基因变异会导致其脂肪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其身体脂肪含量均匀降低,“瘦身”效果明显。
人体许多细胞中都会存储少量脂肪,而绝大多数脂肪则存储于白色脂肪细胞中:该细胞90%的空间都被脂质滴所占据。剑桥大学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中一种围脂滴蛋白基因(PLIN1基因)的两个结构移位突变,会导致脂肪细胞脂质存储功能错乱,使患者体内脂肪含量降低。实验发现,有此基因变异的实验鼠有时甚至无法生产围脂滴蛋白。与通常的脂肪代谢障碍不同,该基因变异引起的脂肪减少不会单一导致身体某一部位或组织的脂肪含量出现非正常状况,而是使人体全身脂肪含量均匀降低,有明显的“塑身”效果。
人体脂肪含量太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而体内脂肪含量太低,也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就认为,这种仅在脂肪细胞中出现的蛋白缺陷是遗传性脂肪代谢障碍的最主要形式,虽具有明显“塑身”功能,但会使身体处于一种非正常瘦身状态,不利于身体健康。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刘海英)
福岛核电站拥有者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上午称,因辐射剂量太高,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处理危机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现场,实行暂时的避难。而就在此前一天,日本首相菅直人还表示,如果东京电力公司撤走工作人员,那其100%将破产,要有心理准备。
东京电力公司16日的表现,加剧了日本上下对它的不信任。几个小时后,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重返事故现场,但对东京电力来说,“被破产”的诅咒,已经如影随形。
就在3月1日,东京电力公司刚刚成立驻北京代表处,该代表处首席代表松冈丰人称,将继续加强与中国电力企业的合作交流。15天后,哪家电力企业还会选择这样一个被打上“篡改记录、隐瞒事故、处理不当、救援不力”标签的合作伙伴?
“破产”威胁
自日本遭遇强烈地震以来,东京电力公司始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地震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的消息。12日,福岛1号机组厂房爆炸后,东京电力公司也没有第一时间把消息向日本当局汇报。这两个节点,是以最小代价解决核电事故的关键,但都被延误了。
“发现问题1天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有效操作,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一位核电学者对本报记者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首相菅直人会措辞激烈地批评东京电力公司,并以“破产”相威胁。
一位在华日资能源企业人士表示,日本企业的作法通常是在平时制定好一个安全手册,出现事故后严格按照安全手册的指示来操作。但这次事故的严重性超过了安全手册的范围,东京电力公司在处理上肯定有不足的地方。
但是,“让东京电力公司破产有什么意义呢?”这位人士说,“只是换一批管理层而已。”
据其介绍,日本电力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按区域划分,各扫门前雪。东京电力公司在日本十大电力公司当中是装机容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电力企业。东京电力公司目前电力装机大约6500万千瓦,势力范围占日本国土超10%,而且涵盖日本经济的心脏地带——东京经济圈,其在日本国内的地位非同小可。
如果东京电力公司“被破产”,那东京经济圈必然要重新成立一家电力企业来运营现有的电厂。在这位人士看来,由于基层工作人员不会有大的调整,新成立的企业也就相当于更换了管理层的东京电力公司。
“肯定有一个谈责任的问题,但不是现在。”上述人士说,“现在是处理事故阶段,不纠缠责任。如果事态还是得不到控制,这么大的责任,必须要有东京电力公司的人出来承担。”
他还表示,在日本国内,企业在发布关乎公众安全的重大信息时,通常要经过政府同意。但在这次核电事故中,东京电力公司与日本政府的沟通并不顺利,而这显然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东京电力企业身上,日本政府也有责任。
历史隐患
东京电力公司在此次震灾中的表现,并非偶然。翻看东京电力公司的历史,其之前已有多宗“数据造假、隐瞒安全隐患”的“案底”。
成立于1951年的东京电力,已建设了190多座电厂。上个世纪70年代,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打造多元清洁的装机结构。目前,东京电力公司电力装机以天然气、核电为主,占总装机比例超过70%。
目前,东京电力公司拥有3座核电站、17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1731万千瓦。除了在福岛的两座核电站外,还有柏崎·刈羽核电站。三座核电站在全球都相当知名,福岛第一与第二核电站统称福岛核电站,共10台机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则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核电站。
虽然握有这么大的核电资源,但东京电力公司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
2002年,因为篡改和伪造核电厂安全记录,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总裁、两位顾问和副社长宣布辞职。当时的调查显示,1987年至1995年间,东京电力公司篡改伪造安全检查记录29份,隐瞒机器零部件开裂情况,约100名公司员工参与了篡改事件。
为了平息日本民众的愤怒,东京电力公司关闭了所有17台核电机组,彻底检查安全性能,运行时间最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最终因不符合要求,被强制关闭一年。
在东京电力公司后来向日本当局递交的报告中,该公司承认,从1977年至2007年间,该公司总计在199次核电站定期检查中,存在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行为。此外,东京电力公司还隐瞒了多次核电站事故,没有按规定上报。
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案底”为此次核电事故埋下了伏笔。中核工程公司一位人士表示,地震破坏性太大,超过设计基准导致设备失灵,这是天灾。但在地震前,福岛核电站也出现过故障,这说明,在设备延寿和维护上,企业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段心鑫)
英国研究人员认为,日本强震所触发海啸浪高至10米、侵入内陆数公里,就规模而言可能是“千年一遇”。
英国广播公司15日援引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地震灾害部门负责人罗杰·米松的话报道,日本东北部强震所触发海啸与公元869年仙台市附近一次海啸有不少相似处。
大约10年前,日本东北大学教授蓑浦厚治(音译)所率团队研究仙台和相马附近沿海平原沉积物,发现不少869年海啸的痕迹。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那次海啸由8.3级海底地震触发,侵入内陆超过4公里。他们还推断,这一地区过去3000年间共发生3次同等规模的海啸。
这次地震里氏9级,触发海啸浪高至10米,淹没陆地范围尚无准确统计。媒体报道显示,海水侵入内陆至少数公里,有媒体称达10公里。
米松认为,时隔千年的两次海啸规模类似,“难以想象这一地区遭遇更大规模的地震”。
谈及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地球物理学研究员莉萨·麦克尼尔说:“我们从20世纪开始用测震仪记录地震数据。要了解在那以前的(地震及海啸)事件,我们可以借助多种手法,一种是利用历史记载,另一种是经由地质记录。”
“我们可以寻找海啸证据,或寻找陆地板块上下剧烈移动的证据,”她说,“一些情况下,海底沉积物的流动可能由地震引发,可能为我们提供数据。”
麦克尼尔说,由于地质数据和历史记载有限,估算古代地震震级不是容易事。一般而言,地震震级与海啸规模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线性”,即震级高不一定会导致海啸严重,震级低未必致使海啸可以忽略。震源深浅、海岸线形状、海底地貌等因素会影响海啸规模。
研究人员提醒,尽管这次海啸就规模而言可能是“千年一遇”,但人们不应认为地震能量已经释放、今后一段时期会相对平静。(杨舒怡)
1.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INES 7)
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严重程度超过克什特姆核事故,如果将核辐射扩散程度作为测量标准,这场核灾难的严重程度达到克什特姆核灾难的4倍。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发和反应堆熔毁事故仍旧是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
这场核灾难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当时4号反应堆的技术人员正进行透平发电机试验,即在停机过程中靠透平机满足核电站的用电需求。由于人 为失误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突然功率波动,安全壳发生破裂并引发大火,放射性裂变产物和辐射尘释放到大气中。当时的辐射云覆盖欧洲东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 地区,有超过33.5万人被迫撤离疏散区。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今天,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反差”。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特这两座遭到遗弃的城市慢慢走向衰亡,周围林地和森林地区的野生动物 却因为人类的撤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报道称,当地甚至再次出现了已经消失几个世纪的猞猁和熊,它们的出现说明大自然拥有惊人的恢复能力,生命即 使在最为可怕的环境下也有能力适应并进行调整。
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核事故的一个代名词,反原子能抗议者经常用“另一个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字眼儿警告世人,就像反战人士经常喊出“另一场越战” 的口号一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区被称之为“疏散区”,乌克兰政府很难阻止自称“潜行者”的人进入这一地区冒险取乐。对于这些不知危险为何物的家伙, 我们要送他们一句话——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让你们“很受伤”。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是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发生另一场达到7级甚至更为严重的核灾难。自然灾 害、人为失误以及设备老化都是核工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全世界正在运营以及建造中的核电站共有近500座,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未来是否会发生另一场核 事故,而是“何时”发生。
2.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INES 4+)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东京东北部170英里(约合27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共建有6座核反应堆,负责为东京和日本电网供电。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仙台未能幸免遇难。地震引起的断电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泵停止工作。存放在地势较低地区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也在地震引发的海啸 中严重受损。
由于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内的发电机无法启动,反应堆芯温度不断升高,安全壳建筑内的氢气不断积聚,达到危险水平。发电机产生的火花可能导致氢气 爆炸,安全壳的屋顶被掀翻。第二天,3号反应堆所在建筑内的氢气发生强度更大的爆炸。14日,2号反应堆所在建筑也发生爆炸。由于贮水池内的水蒸发殆 尽,4号反应堆所在建筑内存储的燃料可能起火燃烧。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仍处在“进行时”,INES等级被定为4级,但法国核安全机构认为实际严重程度超过4级。核安全机构主席安得烈-克劳德·拉科斯特在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4级已经非常严重,但我们认为这场核事故的严重程度至少达到5级,甚至是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