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位于东南沿海的省份浙江在日本海啸发生后的第二天上午,即接到上级指令,境内13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展开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目前居民环境中的辐射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浙江省环保厅工作人员黄渭对新华社记者说,“不过我们仍将密切关注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进展,监测结果每天都会向居民公布。”

  前景尚不明朗的日本核危机令全球神经为之绷紧,也包括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

  虽然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但中国政府已经全面升级核安全措施,不仅对空气环境加强监测,对现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排查,还透过媒体向民众公布核污染信息,同时邀请核问题专家以及医卫专家给民众普及防辐射知识,力求以最充分的准备应对“最坏情况”。

  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反应堆3月12日发生氢气爆炸当日,中国政府就启动了海陆空全方位的环境核辐射监测、核设施安全检查,实时公布核辐射监测结果。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从12日起每天向公众发布最新的核辐射监测数据,监测范围包括全国部分城市以及中国在运行核电站的周围环境。

  国家海洋局也启动了应急监测预案,调集海上执行放射性应急监测的海监船进行海水样品采集工作,通过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来判断、预测中国海域是否会受放射性污染物的影响。中国气象局网站每天都会在显著位置公布气象对核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的机场于近日开始对日本归来的飞行器、旅客和行李、货物进核辐射检测,以防止核污染物附着在民航客机甚至旅客的身上入境。

  位于浙江的一家医院17日接待了5名从日本归来的游客,由于回国较早,入境时机场没有对他们进行核检测。“他们有点恐慌,所以主动来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一位刚刚做完检测的医生对记者说。

  此外,中国国务院日前还专门召开会议,表示将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在建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建设。

  “切实排查安全隐患,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绝对安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要求。

  中国目前拥有4个核电站,11个运行机组,另有一批在建和规划中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江苏沿海地区。

  据专家介绍,中国核电站门槛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电站的选址均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抗震标准、防洪标准等都做到了“高一级”设防。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决定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核安全技术的日本此次遭遇的核危机,对中国的核安全规划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欧阳予表示,中国在今后的核电厂建设中,从土建项目启动开始就应按照核设施的要求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同时要用三代技术替代二代核电技术。

  截至目前,海陆空的全方位检测显示,中国尚未有发现任何核辐射异常。但是随着日本核泄漏危机的不断加码,中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出现恐慌情绪,浙江、广东、江西等省份部分地市的食盐一度被民众抢购一空。

  有鉴于此,中国各地卫生部门已经紧急澄清食碘盐可防辐射的误解,同时号召民众理性对待日本核危机。

  “核泄漏事故受到公众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恐慌没有必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益华说,当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其控制范围也主要在30公里左右,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从影响健康的意义上讲,这次核泄漏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大的突发事件后,中国应对危机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因此虽然现在核污染离中国还较远,但政府能够提前预警、主动出击,体现出对民众的高度负责。”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全球中心主任肖耿教授说。

  鉴于核泄漏事故影响的长期性,肖耿建议,下一步,中国政府仍需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保持有关核污染信息发布的透明、及时和权威。“只有让正确信息‘跑’在谣言前面,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恐慌。”他说。(章苒 李云路 冯源 商意盈)


直升机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注水全过程的拼图


日本政府表示,当地时间15日晨6时1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附近传来爆炸声

  日本辐射污染持续扩散,专家指出,福岛核电站事故已产生“放射性烟羽”(radioactive plume),很可能扩散至首都东京,甚至数天内将抵达北美,最终遍布整个北半球。但专家均强调,其中所含的辐射量非常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报道称,由福岛核事故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会像烟雾般随风扩散,称为“放射性烟羽”。瑞典国防研究机构研究主任海尔称,据国际监测站网络的数据显示,低浓度的辐射微粒正从核电站朝东飘散,日内抵达北美,之后将越过大西洋抵达欧洲,据信,最终整个北半球都将侦察到辐射尘,他表示“平常不会看见这种情况”,但他同时强调,辐射水平非常低,人们无须担心。

  此外,为确认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部的损毁情况,驻日美军昨日表示将出动“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飞往核电站进行近距离侦察。此外,美国正运送一批地面监测装置前往日本安装,以帮助监测当地地面的核辐射水平。美国环保署称,将在美国西部及太平洋领域部署更多辐射监控装置,测量空气、饮用水、牛奶和雨水的辐射值。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震后救援工作17日进入第七天。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遇难者人数增至5457人,确认失踪9508人。各国积极协调在日人员撤离,并向灾区捐款捐物。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6日在维也纳说,他计划尽快访问日本,与日本官员共同评估核电站受损情况。

  除执行运输与搜索任务外,美军还在16日向日方提供了多台高压水泵,用于福岛核电站防泄漏行动。

  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在前期援助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派遣救援队赴日抢险救援的基础上,近日将向日本政府提供1万吨汽油、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

  此外,新加坡、泰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也以不同形式向日本提供援助。

  2011年3月16日,广东省地震局在佛山举行研讨会,邀请中科院院士邓起东等专家研讨有关广从断裂带西淋岗滑坡构造的有关问题,并进行现场考察。邓起东等专家现场考察挖掘的探槽。

  “这么小的断层要说它与大地震相关应该说是不科学的。”中科院院士、国内地质“活动构造”泰斗邓起东在“广从断裂西淋岗滑动构造研讨会”上表示,位于顺德陈村西淋岗的地貌并无有力证据证明是“活断层”,也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灾害的可能。

  2011年3月16日,邓起东院士和来自广东省地震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地质局、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参加了“广从断裂西淋岗滑动构造现场研讨会”,会议目的旨在探讨西淋岗滑动构造的成因。

  学术探讨:

  重力构造或活动构造

  西淋岗,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距广从断裂3.8公里。2007年底,在一次山体滑坡调查中,西淋岗的地表位错现象被发现,随后中山大学、佛山地质局对此展开了研究,认为在西淋岗地区存在2万年以来的活动断层,是广从断裂新活动的表现,可能与大地震相关。

  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2010年10月,广东省地震局和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开始就西淋岗是否存在“活动断层”进行专项调查,系统地开展了地质地貌调查、系统开挖探槽、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和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研究等工作。

  “活动断层”是指晚第四世纪(10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统计资料表明,规模较大的活动断层具有引起6.5级以上强震的潜在可能。

  本次学术研讨会 ,主要是围绕该地切割地表土层的滑动面是否与广从断裂的新活动有关展开。

  邓起东院士从断层性质对比、构造特点、局部地形等八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西淋岗“断层”的规模小、切割浅、分布局限,是在局部地貌和构造条件下、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滑动构造。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西淋岗发现的地表滑动构造与广从断裂的新活动无关,更不具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而是重力失衡形成的裂隙或滑动面,与“滑坡”有关。


一只苍鹭叼起一条小鳄鱼,鳄鱼妈妈及时赶来驱赶入侵者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46岁的摄影师克劳迪-昆克尔(Claudia Kuenkel)近日在佛罗里达州波克县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抓拍到了非常罕见的一幕。一只苍鹭在从一个鳄鱼巢里叼起了一条小鳄鱼,而鳄鱼妈妈及时赶走苍鹭,使得小鳄鱼免于成为一顿午餐。


鳄鱼妈妈穷追不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只小鳄鱼还太小,面对苍鹭毫无抵抗能力。但小鳄鱼的妈妈及时发现了险情,迅速的冲了上去追赶苍鹭。由于鳄鱼妈妈的反应迅速,惊恐的苍鹭只得丢下这块到嘴的美餐,最终小鳄鱼安全的爬回了自己的巢穴。


小鳄鱼毫无招架之力


苍鹭不得不丢下自己的战利品

  克劳迪说:“我当时位于近30米外,起先看到的只是一只鸟站在那边,这并不稀奇,所以我准备离开。而接下来我发现大鳄鱼快速奔跑过去。你知道,这种大鳄鱼一般不怎么活动,只会懒洋洋的晒太阳,我之前从没见过这样的情景。”苍鹭显然措手不及,来不及起飞,于是只得拼命奔跑,最后不得不丢下自己的战利品。不过它似乎仍然不死心,后来还在附近徘徊寻找下手机会。


鳄鱼妈妈非常警惕,一旦发现入侵者,它们会表现的非常凶悍


苍鹭似乎仍不死心,还在附近徘徊寻找下手机会

  昆克尔女士来自佛罗里达州,她补充说:“其实我当时还没太明白状况,事后当我翻看照片时,才发现原来苍鹭叼着一条小鳄鱼,这才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从没见过一只苍鹭竟敢尝试吃掉一条小鳄鱼,幸好鳄鱼妈妈非常警惕,一旦发现入侵者,它们会表现的非常凶悍。这只小鳄鱼很幸运,它有一个好妈妈。”

  (蒙斯)


3月17日,江苏连云港赣榆县辐射环境监督站工作人员在城区监测站取样。司伟 摄


3月17日,山东烟台环境监测中心站技术人员在临海监测点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郭绪雷 摄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全国省会城市辐射水平正常

  针对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17日权威发布:

  截至17日17时,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显示辐射水平正常。

  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预报台

  我国海域短期内不受影响

  记者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3月17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附近海域海流总趋势仍然继续往东,根据大气和海流环流状态对我国海域环境放射性污染预测分析,短期内不会影响我国海域。

  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未来3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偏南方向漂移扩散,在海水中漂移扩散速度较为缓慢,受影响海域主要局限于福岛附近海域,未来放射性污染物有可能到达东京东北海域。此前已到达东京东北海域的放射性污染物受黑潮控制,向东漂移,进入大洋,短期内对我国海域环境无影响。

  同时,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3月16日在黄海中北部完成了9个海洋大气站的监测和5个水质站采样工作。监测结果显示:海洋大气中的γ辐射剂量率处于正常本底水平,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黄海中北部海洋大气造成影响。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3月16日预报分析显示:未来72小时内,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影响区域为日本东部及其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不具备对我国渤海和黄海中北部海域影响的动力条件。

  3月17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继续对黄海中北部海域开展海水和海洋大气放射性监测、采样工作。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域未受到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影响。

  联合国发表预测称,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云有可能在当地时间18日晚些时候抵达加利福尼亚州。不过美国专家反复强调,飘到美国的辐射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将很有限。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组织发表的。该组织的日常工作就是监测全球各地的核试验和核物质扩散情况。报告给出了福岛核电站产生的辐射云飘移路线,但是没有透露辐射云的具体辐射指数。

  根据目前的风向预测,这些核辐射云最快可能会在当地时间18日晚上抵达美国南加州。报告也指出,如果气象条件有变,那辐射云的飘移路线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报告强调,污染物在飘移过程中慢慢变得稀薄。美国专家还特别强调,放射性物质在美国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将极其有限。而且,随着风向的变化,污染物还可能被吹向别的地方。


这里显示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控制室

  几十年来,只要提到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这些字眼,人们立刻就会想起核电站出故障引发的大灾难。上周日本发生致命地震和海啸后,紧接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出现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这次核事故会造成多达损失,这里的6座反应堆,有4座接连出现故障,它们在4天时间里连续发生3次爆炸,导致2个安全壳被毁(可能是由乏燃料棒过热引起),产生的放射物对继续留在那里的50名工人构成威胁。然而,这也已经暴露出当前福岛核事故与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附近发生的三哩岛事故,以及7年后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之间存在的显著不同。

  反应堆类型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营,它由6座沸水反应堆(BWRs)组成。沸水反应堆是轻水反应堆中的一种,它用普通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这不同于重水反应堆,后者用氧化氘(或称D20)而非H20作为冷却剂。电力企业赞助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核能部副总裁尼尔·威姆舒斯特解释说,三哩岛利用另一种类型的轻水反应堆,即压水反应堆(PWR)。这两种反应堆都把水当作冷却剂和慢化剂,用来给核燃料降温和减慢裂变反应向外释放中子的速度。压水反应堆是反应堆冷却剂(水)保持在不发生整体沸腾的压力下运行的反应堆。这意味着反应堆里的水温可以超过沸点,但不会产生大量蒸汽。这样反应堆堆芯就能在更高的温度下运转,热量能更有效地转移走。沸水反应堆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下运行,这种反应堆一般更简单,组成部分更少。

  切尔诺贝利使用的是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RBMK),这种反应堆也把水当作冷却剂。但是跟轻水反应堆不同,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把石墨当作慢化剂。据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核协会说,尽管俄罗斯目前还有几座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仍在运行,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动力反应堆没有像切尔诺贝利一样,把石墨慢化剂和水冷却剂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现在美国的大部分核反应堆都采用沸水反应堆或压水反应堆技术,威姆舒斯特和美国电力研究所称,这两项技术“相当安全”。这两种反应堆都有自动调节能力,或称负反馈环:当反应堆变得太热时,裂变反应速度就会变慢,能量减少。而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具有正反馈”,温度越高,产生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能量越多,温度就会升的越高。

  事故原因

  威姆舒斯特表示,从事故原因来说,福岛核事故的直接罪魁祸首显然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因为这座核电站在遇到地震时会自动关闭。海啸袭击1小时后,福岛核电站的基础设施被毁。因此,虽然地震已经削减了反应堆的额外能量供应(这是确保冷却液泵正常工作所必须的),但是海啸摧毁了柴油机备用的发动机,而这是为冷却系统提供能量必不可少的。电池最多只能提供8小时能量。因此他们只能用移动式发电机代替。大卫·洛克博姆领导了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的核安全项目,并在美国3座规模类似日本通用电气工厂的核电站工作。他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事情的进展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据1979年有关三哩岛事故的凯莫尼委员会(KemenyCommission)报告说,“是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但是“操作者的失误”也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紧急制冷系统被错误关闭,引发一系列非常可怕的后果。该报告发现,如果在事故的早期阶段操作员(或者负责监管的人)能确保紧急制冷系统继续运行,可能三哩岛核事故就会是一次“相对比较轻的事故”。威姆舒斯特表示,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是由一次“考虑不周的安全检测”造成的。据联合国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突然输入大量能量导致蒸汽爆炸,炸毁了反应堆容器。这促使“燃料和蒸汽进一步发生反应,最终摧毁反应堆堆芯,使反应堆厂房结构严重受损。”

  深入了解

  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过去已有几十年,现在我们对它们的反应堆里发生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正如彼得·布拉德福这周说:“在三哩岛事故发生三天后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弄清楚的事情,结果证实都是错误的。”发生三哩岛灾难时,他正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工作。他表示,燃料的熔融程度,甚至是第一天防泄漏系统里发生的氢气爆炸的真相,虽然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人们仍没查出结果。他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的信息包括方方面面。”

  据1979年凯莫尼报告说,三哩岛事故发生的前几分钟,100多个警报突然响起,但是该电站没有哪种系统能把这些重要信号从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里查找出来。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成员写道:“在一种快速变化的复杂的事故环境下,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布拉德福表示,与之相反,当前的计算机化和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使得日本官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福岛核电站的4个出故障的反应堆内发生的情况,至少从理论上说是这样。

  防泄漏系统

  跟三哩岛核电站一样,福岛反应堆有3道屏障用来防止核泄漏,其中包括核燃料周围的金属覆层、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威姆舒斯特表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安全壳。一旦放射物泄漏到大气里,会对很大范围造成污染。洛克博姆说:“放射物的污染水平并非呈线性。离得远受到的污染并不一定就越低。”其他因素中,盛行风能决定放射物会污染哪些地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距离该核电站大约100英里(160.93公里)处的放射水平,比距离它仅有10或20英里(16.09公里到32.19公里)处的放射水平更高。

  埃德温·莱曼说:“切尔诺贝利污染模式非常反常。”放射物会被释放到“很高很高的地方,这是反应堆和石墨起火的自然特性”。当石墨起火燃烧10天时,在长时间的喷发期,天气会不断发生变化。风会把放射性气体和微粒带入大气,传播到很远后,才降落下来。三哩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物的量较少,没发现对公众健康有什么影响。按照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三哩岛事故被评定为5级,影响不只局限在局部地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被评定为最高级7级,它释放的放射物影响了数千人。福岛事故被评定为4级,只对局部地区产生影响。不过目前还不清楚以后它的级别会上升多少。距离福岛核电站180英里(289.68公里)的东京,15日的最高辐射剂量是正常水平的23倍。但是一天后该地的辐射剂量降至正常水平的10倍。

  辐射剂量

  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说,美国每年由自然和人造源(例如医学仪器和消费产品)产生的平均辐射剂量是620毫雷姆(mrem)。1毫西弗(mSv)相当于100毫雷姆。日本劳动和福利健康部(JapaneseMinistryofHealthLaborandWelfare)16日把工人允许接触的最大辐射量从原来的100毫西弗提高到250毫西弗。据美国核能研究所(NEI)说,15日晚上该核电站的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190毫雷姆,不过6个小时后下降到每小时60毫雷姆。

  据联合国报告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导致事发当天早上在现场的600名工人中有134人患上急性放射性疾病,他们接触的最高辐射剂量到达8万到160万毫雷姆。这些人中,有28人在3个月内死亡。另有两人死于烧伤和接触放射物。据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可能有4000人因接触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释放的放射物死亡。从公共卫生方面来看,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导致甲状腺癌在儿童和青少年间流行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6000人罹患该病,这与饮用被污染的牛奶有关。

  经验交流

  威姆舒斯特表示,现在世界核电行业已经都“聚集到一起”,分享他们掌握的核电知识,努力帮助福岛渡过难关。目前该产业内部的交流明显比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时更多。当然,在核危机时进行交流必须要跨行业,在这方面东京电力(Tepco)将会受到严厉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YukiyaAmano)15日要求日本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更积极有效的交流。据日本共同社说,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Kan)在一次会议上严厉批评了东京电力的行政人员,原因是他是通过电视了解到这次爆炸事故,而不是东京电力打电话告诉他的。据说他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三哩岛事故期间,官员试图安定民心,让他们相信“危险已经过去”,即使在冷却反应堆和加固核电站的努力均被证明毫无成效时,他们仍在继续自圆其说。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消息很难像Twitter的消息传播速度。总部设在伦敦的世界核协会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是“冷战孤立政策和缺少相关安全文化的直接结果”。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论文里写道:“最初切尔诺贝利事故是个秘密。”事实上,有较大规模的核事故发生的最早证据是在瑞典发现的,有人在该国核电站的工人衣服上发现放射性微粒,这促使人们开始寻找放射物来源。第二天,苏联新闻社证实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但是并未提供详情。“由于得不到任何消息,各种流言慢慢出现。”

  随着日本核事故不断升级,该国官员因为低估了逐渐升级的威胁而遭到猛烈攻击。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阿尔琼·梅基耶尼批评日本政府的“工作就像一部标准核工业剧本,标题是‘什么?这也用担心!’”梅基耶尼要求“对潜在的受损程度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弄虚作假。”这样公众才能更相信官方声明。他说,事实上“有关低辐射水平的口头声明正好与不断扩大的撤离范围形成鲜明对比。”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政府也在抱怨东京电力公布消息的速度太慢。忧思科学家联盟全球安全项目物理学家和核能控制研究所前所长莱曼15日在与记者的通话中说,东京电力的简报变得“透明度越来越低”。他说:“很显然日本公布消息的数量很不规律。”不过他们正在努力寻找事故原因的事实,或许是这最好的解释。忧思科学家联盟的核专家艾伦·范库说:“显然人们的猜疑心理越来越重。”莱曼说:“我们关心的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核工业不会努力掩饰这些。”福岛第一核电站是“核电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秋凌)


于安哥拉发现的部分化石骨骼,这种恐龙可能曾是这个星球上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许多人都对恐龙这种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而着迷,谁也不清楚还有多少种恐龙仍未被人类所认知。近日安哥拉的一些科学家就宣称,他们发掘出了新种恐龙的化石,而且这种恐龙可能是这个星球上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即便是著名的大型肉食性恐龙——暴龙与之相比,也只能算是个侏儒。

  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目前科学家只找到了化石的一小部分,但他们相信这些化石是属于一种拥有长颈的食草类恐龙。科学家将其称为“Angolatitan adamastor”,其中Angolatitan是安哥拉巨人的意思,而adamastor是葡萄牙航海神话里的一种巨兽。


根据推算,该种恐龙大约生活在9000万年前

  该国际研究小组声称这些独具特色的化石碎块是属于一种未知恐龙的前肢骨骼部分,这也是安哥拉近数十年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据科学家估计,该种恐龙大约生活在9000万年前,而在其发现地区域,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鱼类的化石,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大型恐龙死后被水冲到大海中。


恐龙化石的发掘现场

  西伊利诺大学(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英文缩写WIU)的蜥脚类动物专家马修-博纳(Matthew Bonnan)表示,他相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物种。他说:“我认为他们已经很认真的对其进行了研究,这项发现可能会使得之前的一些知识得以补充,并有助于研究蜥臀目恐龙适应不同环境的情况。”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前,美国知名杂志《男士健康》对市场上的能量饮料进行调查,该杂志指出,在超级市场中,一些看似很酷的能量饮料,实质上就是“一瓶诱发肥胖症的糖水”。

  在杂志列出的“徒有其表”的能量饮料中,国人最熟识的是星巴克的瓶装星冰乐(Starbucks Coffee Frappuccino)即饮咖啡了。

  文章分析指出,一瓶13.7盎司(约合0.388千克)装的星冰乐即饮咖啡,热量高达290卡路里,脂肪含量也达到了4.5克,糖分更是高达46克。

  星冰乐是星巴克的招牌饮料之一,于1995年开始售卖。瓶装星冰乐即饮咖啡饮料,进入北京市场已有多年,售价在18元左右。

  背景链接

  《男士健康》杂志指出,能量饮料有几大“幌子”:首先取个“响亮”的名字,例如,魔鬼(Monster)、摇滚明星(Rockstar)等等。

  其次,这些能量饮料总向消费者保证这些产品将使得身体“兴奋”,将使得饮用者的能量倍增,就像个“摇滚明星”。

  文章进一步指出,这些饮料还总能引发“大辩论”,而这也是其吸引外界眼球的一大方式。很多专家大声呼吁能量饮料能使人“上瘾”,并且是“不健康”的,而这也许正中了这些厂商的计。

第 355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