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据悉,这份路线图将在3月份由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
为了达到欧盟2050年减排80%-90%的目标,路线图规划:欧盟希望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减排40%,2040年减排60%。
根据路线图要求,以1990年排放值为基准,2020年之前,年减排目标应每年递增1%,2020年至2030年,年减排目标应每年递增1.5%,而从2030年至2050年,年减排目标应每年递增2%。
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90%
电力部门承担了最重的减排任务,到2050年需减排93%-99%
欧盟要想达到2050年减排80%-90%的目标是有先决条件的。首先,欧洲减排交易体系(ETS)能够保证实现充分利用。其次,欧盟必须实现新能源的使用占到欧洲总体能源使用量的20%。再者,欧盟需要保证2020年前,现有能耗强度提高20%。
为了满足如上条件,欧盟出台了“打包政策”。2011年1月31日,欧盟委员会于布鲁塞尔发布了其《面向2020年——新能源计划》,包括计划将新能源投资翻倍,总数额将达到700亿欧元。同时加大利用多样化金融工具,包括公共债券、风投、夹层融资、证券基金以及保险投资等。据相关欧盟官员表示,这项计划将从3月2日开始正式实施。
除了能源方面的政策,2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0-2020欧盟交通政策白皮书》,主要内容包括加大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未来欧盟的交通核心放在公共运输上。同时提出了2050年交通方面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60%的目标。白皮书预计,欧盟未来将每年至少减少5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虽然欧盟针对各个主要行业均出台了政策细则,但还是在路线图中将减排目标细分到了行业。
电力部门承担了最重的减排任务,到2030年电力行业需减排34%-40%,而到2050年则需实现减排93%-99%。住宅与服务业至2030年需减排 37%-53%,2050年减排88%-91%。工业到2030年减排34%-40%,2050年减排83%-87%。各个行业中,压力最轻的是农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其目标为2030年实现减排36%-37%,2050年达到42%-49%。
加大低碳经济投资力度
欧盟预计,低碳领域未来40年至少每年要投资2700亿欧元
欧盟气候决策的背后是不可或缺的经济驱动。德国环境部2月21日发布的工作报告称,如果将2020年的减排目标定于30%,欧盟GDP每年将会额外增加0.6%,同时增加六百万工作机会。
报告主要起草者Carlo C. Jaeger表示:在传统经济模型中,减排将会在短期增加额外的成本。“但在新的经济模型中,欧盟可以通过较高的减排目标和适当的政策,以在未来取得技术和整个经济的竞争优势”, Carlo C. Jaeger在报告中这样认为。同时,“低碳经济的投资将会在未来带来18%-22%的GDP增长,所有27个成员国都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经济成果,同时取得失业率的下降和更多的投资机会。”
欧盟委员会也认为:根据路线图的轨道发展,减排将会给碳市场带来大量密集的投资。稍后,碳价格必然会得到一定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这将会使得在低碳领域的总投资大于总成本,低碳经济将得以可持续发展。
此外,欧盟认为,低碳经济的投资将会在未来带来更大回报。
“研发资金和早期项目资金的投入,在某些领域将会在后期带来大规模的成本效益和渗透效益”,路线图这样表述:“尤其是在新能源、碳封存和碳捕捉(CCS),智能电网、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车等方面。”
欧盟看到了低碳经济背后的盈利预期,但其相应的成本也让一些成员国表示担忧。波兰、意大利等国均表示担心对低碳经济的投资成本过高。
根据路线图的预计,若全面实施此计划,欧盟委员会预计未来10年将需要至少增加500亿欧元的研发和示范资金。欧盟委员会提示,成员国应充分利用拍卖市场和欧盟的区域经济援助。
目前,欧洲在低碳经济上的投资占总GDP的19%,其中包括:智能电网、CCS、交通电力化、被动式建筑。欧盟委员会预计,至少需要未来40年达到每年2700亿欧元的总投资。
因为,欧盟委员会看到:“新兴经济体对低碳经济的投资一直都在增长,2009年印度在新能源等方面投资为GDP的35%,韩国为26%。”
不仅如此,一份由E3G组织发布的报告称,“欧盟能源和气候政策可能不再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可能包括在2015年安装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64%,至427GW,而欧洲希望增加的总容量为322GW。“中方计划将很可能还包括,在2020年前将在智能电网投资4600亿欧元,相比之下,欧盟的计划只有230亿-280亿欧元。”
减排目标争议诸多
欧钢协会认为,欧盟委员会运用的模型低估了高减排目标对工业和就业的负面影响
即使最重的行业——能源行业已经承担了2050年最高达99%的目标,欧盟似乎并不感到满足。曾有提案要求,欧盟2020年的减排目标应该订在30%。
E3G的报告也称,如果欧盟要保障其在气候问题上的领导力和绿色科技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欧盟应该试图将2020年的减排目标定位在30%。
在此前,各个成员国政府和领导人们已经为30%还是25%争执了数月。英国气候大臣Chris Huhne表示,他已经取得了德国和法国的支持,他们认为30%的目标更为合适。
同时,欧盟委员会环境委员长Connie Hedegaard认为:“30%的目标是可行的,因为在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之后,减排变得更‘便宜了’”。
虽然路线图已经确定了25%的目标,但是欧盟表示:“欧盟不排除提高目标的可能性”。
如果其他国家也做出类似的减排承诺,欧盟将愿意将2020年的减排目标提高到30%。但这一承诺遭到了多个成员国的反对。
欧盟力推高减排目标,其中经济原因或为主要因素,但背后也不缺乏政治动机。
据欧盟委员会网站记录,整个路线图是从2010年就开始规划的,当时由欧洲气候基金会开始起草。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José Manuel Barroso正在竞选第二个任期,他曾在竞选中承诺:在2010-2015任期内一定会解决欧洲电力和交通系统“去碳化”问题。
而3月即将出台的路线图,可谓是10年欧洲气候基金会所推出的“兄弟版”。但30%的减排目标降低到了25%。
不仅整个减排目标受到争议,各个行业对于欧盟这种分配指标的做法也“颇有言辞”。
“我们反对将行业减排目标和整体减排目标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不愿意将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欧盟的目标相挂钩。”匈牙利总统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欧盟成员国非常强烈的信号。”
在制定《新能源计划》之初,能源行业就拒绝提高能效20%的强制性目标。
国际运输组织公路运输联盟表示,这份路线图应该要求运输部门翻倍对于集体运输,其中包括巴士。但是目前的草案只要求“提高份额”。
欧洲钢铁工业协会的反应更是激烈,其总干事Gordon Moffat指出:这是欧盟的一个陷阱。
Gordon Moffat 认为,2050年的目标对欧盟各成员国应是一个“激励性”指标,其基础要建立在欧盟在低碳技术方面取得长足突破。但是,此番欧盟委员会却将其解释成一个硬性目标,这样的后果是快速导致欧洲的“去工业化”。
“欧盟委员会运用的预估模型低估了高减排目标对于工业和就业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该模型没有考虑对于钢材生产的基准指标,而且欧盟在技术上也无法严格规定钢材的生产基准指标。”
同时,Gordon Moffat指出,钢铁行业的排放量实际上很难被挤压,欧盟这样单方面将减排目标提高,只会在2020年之前就导致更多失业和工业转移。
Gordon Moffat直言: “要想得到工业方面的支持,欧盟就必须给出明确的承诺,补偿和奖励措施具体是什么?否则,工业无法只靠一个目标数字就实现减排。”
常文森说,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自动控制手段使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为1厘米的间隙。磁力集中在这1厘米的空间里,一旦离开这个空间,磁力就恢复到与地磁场差不多的水平,不会对乘客、更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损害。
北京中低速磁浮S1线论证过程中,相关科学机构和人大代表等对磁悬浮列车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六批、十几轮的第三方测试。中科院电工所的检测报告表明,直流磁场强度小于正常看电视时对人体的影响,交流磁场强度小于使用电剃须刀时对人体的影响。
常文森还透露说,S1线建成运行后,车厢里将安装可视化的电磁辐射测量设备,乘客可以直观地“看到”磁场强度。这项设计既能让人们对磁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放心,也有利于磁浮技术知识的科普推广。
美英两家承诺提供亚轨道空间例行飞行服务的商业太空公司近日又获新订单。英国维珍银河公司与美国西南研究院近日签 署合作协议,由维珍银河公司负责将西南研究院至少两名研究人员及实验装备送入太空飞行并进行相关研究,两名研究人员每人将花费大约20万美元。西南研究院同时还与美国XCOR宇航公司达成协议,为六名研究人员预订了亚轨道飞行的机票,每人将花费大约10万美元。
美国西南研究院行星科学家阿兰-斯特恩表示,“此前没有任何人愿意出价将科研人员送入亚轨道空间飞行。西南研究院预订的飞行将是破冰之旅,而且动作不小。现在我可以这么说,太空例行飞行服务将拥有巨大的市场。”
维珍银河公司目前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建造一个太空船发射场,该公司的亚轨道飞行器“太空船2号”每次将把两名飞行员和六名付费游客送到地面之上 68英里(约合108.8千米)高的太空中体验长达4分钟的零重力飞行。维珍银河公司计划建造六艘这样的太空船,每一艘都能够搭载超过2000磅(约合 900公斤)重的货物。如果再考虑到飞行员和乘客的重量,那么“太空船2号”一次可搭载数百磅重的科学实验设备。
维珍银河公司总裁乔治-怀特塞兹表示,“我们可以实现每周或每天飞行一次。这将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例行往返于地球与太空环境。无 论你如何精打细算,维珍银河的太空船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便宜得多。”斯特恩是西南研究院首批参与亚轨道飞行的科学家之一,他表示西南研究院还准备预订9张 机票,共有17名研究人员将参与亚轨道太空实验。
进入太空后,研究人员将进行三项不同的实验。一项实验是一个生物医学设备实验,该设备将监测亚轨道飞行中的人员生命迹象,与航天飞机中宇航员佩 戴的某些装备相似。一个紫外成像设备将监测上层大气层。此外,还有一项实验主要是用来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的小行星状尘埃。斯特恩表示,“这些并非是假想的实验。它们确实有存在的意义,此前我们已在高海拔环境下实施过。我们已经做好飞行准备,尽管飞行器暂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事实上,已经预订太空机票的顾客并非只有西南研究院的科学家。目前,预订人数已高达数百人。维珍银河公司希望,“太空船2号”在一年内实施完整 的试飞。XCOR宇航公司也正在全力建造4艘Lynx太空船,并计划在一年内开始试飞。Lynx太空船可以搭乘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乘客。
怀特塞兹表示,首批200名乘客中就包括西南研究院的科学家。他说,“对于时间表,我们一直非常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艘新飞船。试飞等手段也不可能保证什么都预测到。”(彬彬)
相关阅读:
为什么NASA 计划退出载人航天领域,反而可能让太空旅行变成家常便饭?航天飞机即将成为历史。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2011年退役全部航天飞机,此后,美国将失去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及物资的能力。私营公司会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