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2日消息,随着时代的进步,军事科技业迎来了新的技术革命。近日,科学家研制的世界第一种“反激光器”,它能够完全消除激光束。
科学家最新研制世界第一种“反激光器”,它能够完全消除激光束
据国外媒体报道,反激光器能够俘获入射激光束,并迫使激光束在周围反弹直到激光能量被吸收。该装置并非用于军事领域,目前计算机专家计划利用该装置制造新一代运行速度更快的光学计算机。
不过,该装置能够消除激光束,却并不能吸收包含在激光束中的能量,相反,它能够将激光能量转变为热量,这意味着遭受激光武器攻击的士兵使用该装置后仍会出现严重的身体烧伤。
反激光器能将激光能量转变为热量
反激光器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工程学院斯通(Douglas Stone)教授研制的,他于去年首次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反激光器概念。但当时他的同行都对反激光器概念当作儿戏,称这项技术促使激光技术“向后发展”。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激光器能够产生相干光,也就是一束具有相同频率、振幅和波形的光子流。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研制出了相干光全吸收器,它是一块可捕捉和驱散预定 波长相干光的硅晶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激光器生成了相干光,那么相干光全吸收器便可完全吸收这些相干光,因而也消除了可能产生热量的光能。
另外,耶鲁大学研究小组认为,这种反激光器以特殊频率运行,当波长发生变化时使该装置“启动和关闭”。理论上,该激光器可99.999%消除激光,但由于该反激光器和硅晶圆的局限性,实际上消除99.4%的激光。
目前。该装置唯一的问题是并不能阻止激光武器带来的损害,斯通教授说:“激光能量将以热量形式驱散。因此,如果某人被激光武器灼伤,该反激光器并不能阻止被灼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林-索尔贾西(Marin Soljacic)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称,这是一项非常新颖、令人惊奇的装置。
随着新一代计算机着眼于使用光学元件代替电子元件,反激光器能提供至关重要的光学转换,使计算机运行得更快。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黑猩猩较大的睾丸能产生更多的精子
近日,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黑猩猩睾丸能产生的精子数量比大猩猩多200倍,比猩猩多14倍。猩猩中倾向滥交的种类一般具有较大的睾丸,而此次的研究最终证实它们也确实能产生更多的精子。这一份研究已经发表在《美国灵长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上。
研究人员原先认为黑猩猩之所以拥有较大的睾丸,可能是因为数只雄性黑猩猩之间需要互相竞争,以便赢得雌性黑猩猩的芳心。因此它们必须产生更多的精子,以便赢得竞争。
此次,研究人员对生活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进行了研究。他们设法获取了不同种类猩猩的睾丸组织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种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他们注意到产生精子的睾丸组织,大猩猩的要比猩猩的和黑猩猩的薄很多。黑猩猩睾丸产生的精子数量超过猩猩的14倍,而比大猩猩,这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则要多出更多。 “我们的数据显示,黑猩猩一般可以产生比大猩猩多200倍的精子,”研究人员花本秀子解释说。对于这三种猩猩种类,研究人员目前已经确认,其睾丸的大小和其产生精子的数量成正比。
研究人员同时还宣称此次的发现支持这样一种理论,即认为产精能力直接关系到求偶竞争以及交配竞争中的地位和成败。
之前的研究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实行一夫多妻制的猩猩种类,如大猩猩,睾丸较小,因为它们一只雄性猩猩统治整个族群,首领独享与所有母猩猩的交配权。而在相对滥交的种类,如黑猩猩中,雄性个体之间将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数只雄性黑猩猩将为博取一只雌性的交配权而相互竞争。这种争竞机制被认为 正是驱动产精能力加强和睾丸变得更大的动因,也因此能产生更多的精子。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猩猩的产精能力是很难进行精确测量的。 “通常,你要想获取合适的样本非常困难,即使它们生活在动物园中也是一样。” 花本秀子女士说。“因此,只能用睾丸重量或者身体重量比来作为产精能力的指标。”
在此之前,目视观察已经证实,相对自身体积,黑猩猩拥有比其他种类猩猩更大的睾丸,但不清楚这是否意味着它们能因此产生更多的精子。而这次的研究为这一说法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晨风)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2日消息,狗是人类的朋友,一直以来都与人相处得十分融洽。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狗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比想象中更为亲密,彼此之间可相互影响情感。
科学家研究发现狗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比想象中更为亲密
据国外媒体报道,狗已经具备了某些与人相似的社交技巧。其中一些甚至连人类近亲的黑猩猩都无法学会。葡萄牙波尔图大学(University of Porto)的席尔瓦(Karine Silva)博士表示,当主人悲伤的时候,身旁的小狗也会显得很沮丧,这种行为被称为情绪感染。很少有动物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狗却有这样的技能。研究显示,狗的沮丧表现类似人类小孩,它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的沮丧。其实,这并非真的难受,而是一种同情性的关心。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狗是从狼中演化出来的新种群,人类与驯服的狼相处了几代后,它们便沾染上了同情心等与人类类似的情感。与此同时,人类也开始训练狗的能力,譬如放牧,帮助残疾人等,这让狗拥有了更复杂的情感。
其实人与狗的特殊关系是双向的。人类在宠物死后,也会像失去亲人或朋友一样难受。据宠物保险机构(The Co-operative Pet Insuranc)调查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宠物狗的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像是失去了一个家人。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宠物狗的离去类似一个亲密好友的死亡。
虽然科学家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人与狗的这种特殊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所蕴含的心理特征还有待研究考证。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2日消息,大部分人都认为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在几千年之久的时间里慢慢进行一些改变。但在一种大西洋小鳕(Atlantic tomcod)鱼类的身上,这个过程却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些生活在纽约和新泽西州间的哈德逊河中的大西洋小鳕,由于数十年来受到河道中排放的毒性污染物影响,在短短几十年年内就进化出了抗药性,可以将毒素保存在脂肪中而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科学家认为,虽然一般来讲长期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这也是一个污染驱动进化的典型例子。
污染驱动进化:大西洋小鳕迅速进化出抵抗毒化物的能力
进行该项研究的纽约大学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艾萨克-沃金(Isaac Wirgin)博士表示,这些非常迅速的变化显然不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这种情况或许同一些昆虫对某些杀虫剂产生一定抵抗力,或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类似。
沃金博士说:“这是一个脊椎动物对外界影响产生抵抗机制的实例。”对于产生抵抗力的鱼类,研究人员发现其主要的变化发生在芳香烃受体基因(AHR2)上,这种基因能够制造释放体内受污染毒素的蛋白质来保护自体不受损害。通常来讲天然的AHR2很容易与污染物联结,转变为对宿主动物有害的有毒基因。而在发生变异后的变体,却很不易与污染物发生作用,据研究人员介绍,变异后的变体基因抵抗污染物的联结能力达到未变异前的5倍之多。
据了解,哈德逊河的污染可以追溯至1947年,直至30年前才被禁止,河边的通用电气公司向河中排放了大量的多氯联苯(PCBs),其影响至今仍没有消除。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大西洋小鳕约能生长到10英寸(约25.4厘米),主要生活在河流当中,尽管不是一种会受商业捕捞成为食品的鱼类,但其是一些大鱼的掠食目标。所以沃金博士担心,那些吃掉含有毒化物质大西洋小鳕的大鱼,最终可能会被人类所食用从而造成危害。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辽东湾出现全球罕见“冰圈”奇观
英国曾经出现的“冰圈”
近日,辽宁葫芦岛市摄影家陈景朝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绥中滨海经济区附近的碣石景点拍摄海上日出,发现海冰面上居然呈现出了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冰圈”,有的冰圈还圈圈相连颇为壮观。
20日记者慕名来到碣石景区,远远望去,海冰犹如光滑的镜子一般。在距离碣石百余米左右,记 者果真看到了摄影家陈景朝拍摄到的“冰圈”景观(如图)。有2个、3个冰圈相连接的,甚至还有无数个大小分布的冰圈圈圈相连,显得宏伟壮观。海冰面上最大 的冰圈直径约有10米,最小的直径也有2-3米。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2010年美国《连线》杂志将2009年4月世界最深湖——贝加尔湖面形成冰圈列为2009年最受欢迎的十大奇闻。
记者随后搜索“我国是否出现过世界奇观冰圈”几个字,结果搜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搜索到,而搜索到的大都是英国首次出现罕见“冰圈”奇观的链接新闻。
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一个工作人员看到“冰圈”的照片后说,“据我了解在我国海域还没有发现过冰圈奇观,这次在葫芦岛海域首现的冰圈景观真的很特殊”。
据了解,这次在葫芦岛海域发现的“冰圈”奇观目前不仅在辽东湾海域是首次,即使在全国也可以堪称首次发现。 (来源:东北新闻网,驻葫芦岛记者 冯玉兴)
名词解释
冰圈
“冰圈”现象在全球非常罕见,通常只发生在北极、斯堪的纳维亚、加拿大等地区。在河面的拐角处,加速流动的水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旋转剪切”的力量,将冰块切断,然后冰块缓慢旋转。被切断的冰块和周围的冰块相互摩擦,最终形成一个正圆形。
当水中的漩涡以一定直径尺寸大小做圆周旋转运动,使得水中的冰块和漂浮杂质在漩涡中均匀地分布,便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神秘的完美圆圈冰层。
120头巨头鲸在位于新西兰南端的斯图尔特岛一处海滩集体搁浅并死亡(点击查看更多组图)
新西兰自然资源保护部门官员21日证实,120头巨头鲸20日在位于新西兰南端的斯图尔特岛一处海滩集体搁浅并死亡。
两名外国游客在曼森湾发现了这些搁浅的巨头鲸,并通知了新西兰自然资源保护部门。当工作人员赶到时,半数以上巨头鲸已死亡,其他巨头鲸在炎热、干燥的天气里也已奄奄一息。
由于海水已退潮,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帮助这些搁浅的巨头鲸返回大海,这些巨头鲸已无存活希望,为了减少巨头鲸的痛苦,工作人员最后不得不对48头奄奄一息的巨头鲸实施了安乐死。
发送于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近日提出,在寻找外星人之前,人类应该首先测试自己的语言让地球人都能理解。科学家们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于书写让外星人可以理解的文字,同时应该建立一个网站,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网站发布他们对候选消息的解码结果以确保这些消息能够被理解。
美国堪萨斯大学物理学家迪米特拉-安特里等三位外星智能搜寻专家近日在《太空政策》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这一建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行星科学家迈克尔-布斯奇表示,“如果你准备与外星人进行对话,那么最基本的要求是,你最好能够拥有让人可理解的东西。”布斯奇此前曾经尝试设计过一种理想中的外星人明信片,但他并没有参与安特里等人最新研究。
在过去50年中,人类的“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一直在尝试发现外星文明,但该计划仍然主要是依赖于现有天文学观测数据。安特里等科学家们认为,此前发出的一些消息,都太过复杂,而且往往以人类为中心,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甚至都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消息。安特里表示,“先不要考虑发送消息到遥远的星球上,仅仅在地球上,如果我在Mac机上生成一个演示稿,可能在另一台Windows机器上都无法打开。”
人类发送出去的第一批消息就是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阿雷西博消息包括了一幅低分辨率的人类图片,数字1到10,以及用于传输这个消息的射电望远镜的图片。论文的联合作者之一、法国国际空间大学天体生物学家朱莉娅-德玛琳斯表示,“本质上讲,这种消息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它很酷,但不是一种真正定向的消息。”
此后的四组消息分别是1999年和2003年的“宇宙呼唤”、2001年的“青少年消息”和2008年的“来自地球的消息”。这些广播消息传向更近的星球,距离地球大约20到69光年之间,人类有希望能够回收任何听到这些消息的外星人的反馈。这些消息主要包含了由公众提交的经典音乐、照片和绘画,体现了凡人情感价值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甚至可能连眼睛和耳朵都没有的外星人来说,这些消息可能毫无价值。
为了提高外星人听到我们人类消息的机会,安特里、德玛琳斯以及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雅各布-哈克-米斯拉等人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来书写“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中发送的消息。米斯拉表示,“我们的论文实际上是在呼吁一种团结合作,共同思考如何向外星人发送消息。目前,所有的消息都很乱。如果能够有一个更统一的标准,那将可能增加我们成功的机会。”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协议应该包括如下主要要素,消息长度(最初应该保持较短)、信号编码方法(二进制可能是最佳选择)、传送方式(无线电或其他方式)、信息内容(数学、科学或人类文化等)。最基本的思想是,消息要简单明了。米斯拉表示,“我们希望消息不要以人类为中心,确保答复能够最容易理解。”
这篇论文仅仅是第一步。三位科学家正在努力邀请各领域科学家、哲学家,准备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共同思考和设计这种协议。一旦规则制定出来,研究团队将建立一个网站,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均可提交适合这种协议的消息,并相互为对方解码,看是否能够理解每个人提交的消息内容。科学家们希望今年夏天这个网站能够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
目前我市420万亩小麦已全面受旱,其中严重干旱的超过三分之一;全市有30个镇的11.32万人饮水受影响;我市干旱级别已达到气象特旱级。昨天,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气象局发布了我市最新旱情及抗旱工作进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库蓄水量仍高于去年,但由于存在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如果近期再无降雨,将有两成左右的小麦无法浇上“返青水”,收成会受到影响。
11.32万人饮水受影响
“自2010年10月9日至今,全市平均降水仅为1.5毫米,是1961年以来同时段降水最少的一年,较常年同期偏少77毫米,偏少98.1%。”据市水利局介绍,我市已连续133天无有效降水,其中即墨、胶州、胶南三市已连续161天无有效降水。按照气象干旱国家标准,我市目前旱情已经达到气象特旱等级,部分村庄人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个别山区村庄出现了临时性饮水困难,农田大面积受旱。
记者了解到,全市8个区市的30个镇(办)184个村庄11.32万人饮水受影响,其中,崂山、城阳、即墨3个区市的6692人需通过送水解决饮水问题。据市农委介绍,全市420万亩小麦全面受旱,到目前严重干旱156万亩,占37%;中度干旱162万亩,轻度干旱102万亩。在全市106.6万亩果树中,有八成左右的果树有水浇条件,目前大田果树已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据经验判断,受低温和干旱影响,葡萄等浅根性果树可能会出现死树死枝现象,果树花芽的正常发育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返青水”浇不上丰收不保
据市水利局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抗旱劳力30万人,投入抗旱设施包括机电井5万眼、泵站287处、抗旱设备21万台套,抗旱用电1237万度,抗旱用油4076吨,投入抗旱资金6933万元。根据旱情发展趋势,我市细化修订了《青岛市2011年抗旱工作预案》,组织各区市分时段制订了城市供水、镇村供水、农田灌溉三个抗旱预案。
“进入3月份后,小麦返青水和春播用水等将明显增加,如持续无有效降雨,田农作物受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人畜饮水形势也将更加严峻。”市水利局表示,目前,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10.54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0.58亿立方米。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为6.9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06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3.88米,与去年同期高了0.12米。但我市水资源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大型水库及大沽河水源地。
“按照小麦生长规律,春季小麦必须浇返青起身水、拔节水、灌浆水三遍水,才能保证丰收。”市农委表示,根据目前水源情况,有93万亩小麦浇不上返青起身水,占22%。如果4月上旬小麦拔节时仍无降雨,只有260万亩小麦能浇两遍水,占62%;如果到5月中旬仍无降雨,只有210万亩小麦能浇三遍水,占50%。“一旦地表温度达到零上3度左右,在2月底到3月上中旬这段时间,我市将组织对返青小麦和果园等普遍进行一次春灌,并做好春播造墒用水准备工作”。市水利局介绍,灌溉水源问题预计将通过利用大中型水库水资源、利用小型水库、塘坝和拦河闸现有水源和积极开 采地下水 等方式解决。(记者 李晓丽)
抗旱动态
■胶南
16支小分队为灌溉保电
面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胶南市推出了补贴政策,各地麦农纷纷用喷灌机给小麦浇水,有些地方水源还算充足,但喷灌用电成了问题,怎么办?针对这个难题,胶南市供电部门成立16支保电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确保麦农灌溉用电。
昨天上午,在泊里镇尹家村一处塘坝的抗旱现场,记者看到,该市电力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铺设临时供电线路。据悉,目前,该市共有16支这样的队伍活跃在广大农村的麦田里。
“不少地块因为离水源地太远,柴油机子动力不足,根本抽不上水去,只能干瞪眼,市里给铺设的临时供电线路解决了大难题,我们抗旱的信心更足了!”望着清水淌进麦田,尹家村村民丁相福高兴地说。
据介绍,为确保全市抗旱灌溉用电,胶南市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开辟抗旱灌溉用电 “绿色通道”,实现报装、架线、验收、通电“一条龙服务”,及时为抗旱灌溉提供临时用电,并发放安全用电宣传材料,指导村民正确安装、使用各类灌溉用电设备,切实帮助村民解决抗旱用电问题。(赵玉勋 丁健)
■即墨
引来沽河水发挥大作用
记者昨天从即墨水利局了解到,投资3670万元的引沽河水进即墨工程在大干旱之年发挥重要作用。从五沽河引入即墨宋化泉水库的河水不仅满足了城区市民供水需求,还将满足沿途5个重要农业乡镇共6万亩小麦的灌溉需要。
据介绍,即墨市现有宋化泉水库、王圈水库等4座中型水库。虽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干旱,但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目前,即墨市4座中型水库总蓄水3221万立方米,小型水库52座,总蓄水910万立方米,即墨全市可用于农田灌溉的水资源总量约为5000万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人畜用水及小麦 “返青水”的需求。
据即墨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虽然宋化泉水库主要是用于即墨城区居民生活供水,但有了大沽河、五沽河引水工程建设、水源调度,在这样干旱的非常时期,同样有能力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康晓欢)
■开发区
出动洒水车为花草“解渴”
从去年9月份以来,持续的干旱少雨天气,不但让农田遭受了大面积的干旱,那些绿化城市的花草树木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为了给花草树木 “解渴”,天气稍一转暖,市政养护人员增加了浇水频率,给干旱的绿地“解渴”。
昨天上午,记者在开发区黄河路看到,一辆洒水车正在给道路中间的绿化带浇水,在清水的浇灌下,绿化带里的灌木、乔木、法桐都显得精神焕发。据开发区市政养护二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往年冬天,这些法梧是不需要人工浇水的,自然降水就能满足它们的生长和春季返青需求。由于今年特别干旱,他们就采取了人工浇灌的措施。
“我们在天气稍微转暖后,先人工把封冻土打开,进行人工灌溉,深度达到60厘米以上,才能保证春季苗木顺利返青。”市政养护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只要十天左右没有有效降水,他们就要对城区绿地进行人工浇灌。由于前段时间气温偏低,一旦浇水会造成苗木冻伤,因此待气温有所回升,他们立即展开了抗旱浇水。(刘海龙 高义才)
小学生上街头推广节水妙招
自来水龙头上安装一个自制的节水阀,可以节水三分之一。昨天下午,青岛双山学校的小学生来到街头,向市民推广他们的节水妙招。
昨天下午,在人民路上,双山学校的几名学生向市民推广节水新发明,并号召市民签字倡导节约用水。记者看到,老师在一个矿泉水瓶子上扎了8个小孔,当瓶子倒立后,瓶中的水缓缓流了出来。“这个原理看似很简单,但是节水的功能却很大。”双山学校的马老师告诉记者,针对近日出现的旱情,他们号召师生以实际行动节水,并发明了这个简易节水阀,他们计划把这个阀门安装在学校的水龙头上,可以控制用水量。(记者 王磊江)
消防洒水增湿严防火灾隐患
连日来,青岛遭遇百年一遇干旱天气,全市消防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消防系统采取 “关口前移”的方式,采取多种办法防止干旱可能引起的火灾隐患。
“进入冬季以来,青岛市区已经几个月没有效降水了,并且仍在持续,天干物燥,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增加。”近日,市公安消防支队出动多部(次)消防车辆、出动警力百余人(次),对全市重点部位开展了洒水增湿行动,主要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洒水增湿,降低烟花燃放时发生火灾的几率。洒水增湿防止引起火灾的行动在青岛市还属首次,也是消防部门火灾预防工作“关口前移”的措施之一。(来源:青岛新闻网 于顺 赵承建 李豹松)
科学家们援用“复仇女神轨道”来解释地球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周期性特征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1日消息,近日,科学家计算出了40000颗低质量M型矮星的运行轨道,发现其中18颗在未来10亿年内可能接近太阳系。虽然与太阳系内星体发生碰撞概率非常低,但这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约翰-伯钱斯基(John Bochanski)是这项研究负责人,他说:“M型矮星进入太阳系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如果一颗M型矮星接近太阳,它将带来彗星雨。”他将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第217届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
另外,伯钱斯基和同事对40000颗M型矮星的轨道进行计算研究,它们是普通类型的红矮星,所有恒星中70%以上是M型矮星。恒星轨道分类计算提供了 径向速度、间距和天体的固有运动数值,研究人员基于以上数据对这些恒星运行轨道进行了未来10亿年预测,起初他们将此作为一项单独性研究,使用恒星作为银河系盘状结构的绘图工具。
研究人员还意识到这些4000颗M型矮星不可能跳跃式地接近太阳系,并足够破坏我们的系内邻居,或许它们以“抛掷”彗星的形式进入太阳系内部。伯钱斯基说:“这就像一把手枪配备着40000颗子弹,让我们拭目以待是否有子弹能够击中目标。”
依据计算结果,研究小组发现18颗M型矮星具有“复仇女神轨道”,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假定的矮恒星可能环绕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而这18颗却是随着时间接近太阳,再远离,再次接近。
目前,科学家们援用“复仇女神轨道”来解释地球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周期性特征,“复仇女神轨道”会已一定时间间隔来扰乱奥特星云中彗星的运行轨道,潜在酿成彗星碰撞地球的毁灭性事件。
该研究小组的这项研究推测不确定性较大,尤其是预测未来10亿年之后的事情。这18颗危险的恒星未来与太阳系发出碰撞的概率也非常渺茫。
伯钱斯基表示,目前我们已掌握太阳系50亿年的历史性评估。他认为未来10亿年前可能会有一颗恒星与太阳发生“亲密接触”。虽然这是一项概率较低的天文事件,但是我们通过该研究能预测出可能未来毁灭地球的天文事件。
不过,未来人类可能已可以移居新的星球,借此来躲避灭绝之日的来临。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巨大黑洞可能比之前科学家的预想更小,这项研究将帮助解决关于黑洞如何成长的问题。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巨大黑洞可能比之前科学家的预想更小
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被猜测具有超炽热物质的极端明亮区域环绕并渗透黑洞。然而,星系中心区域的特点是相对较小,过于密集难以清晰观测。尽管数十年以来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它们微小体积所形成的结构和特征却是一个难解谜团。
黑洞位于星系心脏区域
为了更多地理解神秘黑洞,德国哥廷根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沃尔弗拉姆-科拉特施尼(Wolfram Kollatschny)和马提亚-泽特尔(Matthias Zetzl)更近距离地观测从黑洞中释放的光线。
从不同波长范围释放的光线部分可见,而部分人类肉眼却无法观测到。喷射宇宙物质的波长光线常以簇状或者线状结构出现,从中可揭示所研究宇宙物质的成份和活跃性。
研究人员分析来自37个星系的光线,探测哪些范围的光线喷射线存在着相符的变化,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推断星系中心环绕黑洞区域的气体速度,以及气体产生的波动。
对黑洞进行“称重”
黑洞的直径取决于它的质量,如果它类似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将达到太阳的400万倍。科学家评估其直径大约是1.5亿公里(0.93亿英里),或者其直径大约为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基于这些宇宙物质环绕黑洞的速度,以及与黑洞之间的距离,研究人员使用科学家开普勒1个多世纪前的法则推算出这个巨大黑洞的质量。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发现这些黑洞的质量大约比之前所预计的小2-10倍。科拉特施尼称,星系中心区域的进化对于我们星系进化非常重要。(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