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2006年,曾在二战期间担任护士的石井丰披露,日本投降后,她曾参与在这里掩埋上百具尸体。

  日本政府21日下午开始挖掘东京一所医学校的遗址,因为该学校被怀疑曾是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总部所在地。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对这一遗址进行官方调查。

  日本厚生劳动省官员表示,挖掘的目的是看看在这一地方是否有秘密被隐藏。“我们不确定会找到什么,如果挖出来一些东西,也不一定与731部队有关。”为了此次挖掘,日本政府去年对遗址上的一栋居民楼进行了拆迁。

  此番挖掘工作与一名已经88岁高龄的二战期间日本女护士有关。这名护士叫石井丰,她于2006年向媒体披露,日本投降后,她曾参与在这里掩埋上百具尸体。之后日本政府便下令对此事展开调查。

  据石井丰回忆,她1944年被派到这所医学校的口腔科担任护士。她记得当时医院共有三个停尸房,里面用福尔马林浸泡着许多尸体、人骨和人体器官。日本宣布投降后,她和许多同事一起奉命把这些尸体和人骨装上手推车,运到一个大院掩埋。当局指示他们,全部工作必须在美军抵达东京之前完成,如果有谁走漏了风声,就会遇到麻烦。

  神奈川大学历史教授常石景一说:“如果那里确实曾掩埋过人骨,很可能与731部队有关。”

  事实上,早在1989年7月,在位于东京新宿区户山的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建筑工地上曾挖出大量可疑人骨,外界猜测那是当年活体实验死亡者遗骨,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而21日开始挖掘的疑似731部队总部就在新宿区遗址的旁边。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支细菌战部队。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它用活人做实验,残害了许多中国、前苏联和蒙古的老百姓,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不可泯灭的历史鉴证。(张品秋)

当电子设备小到分子水平,分子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就成为关键因素。充分开发分子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根据特殊需要可开发出新型电子设备。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利用分子机械性能,开发出一种用单分子控制导电性能的方法,可用来设计微小电子设备,提高设备在生化传感、远程通讯、计算存储等多方面的能力。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在微观世界中,奇异的量子效应主导着电子设备的性能。领导该研究的陶农建(音译)一直在研制微型电子设备,他说:“某些分子有着不寻常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这与硅基材料不同。通过特殊的相互作用,一个分子能认出其它分子。”这些特性在设计纳米设备时,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研究小组将一个名为pentaphenylene的分子置于两个电极之间,连成回路。加上一伏特电压时,能检测到电流。改变分子相对于电极表面的朝向,能改变电导率。当不断改变分子的倾斜角度,发现电导率会随着分子和电极之间距离的缩短而增大,分子以90度角置于电极中间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陶农建解释说,电导率变化和构成分子的电子π轨道、电子轨道与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π轨道可以看作是电子云,它从分子平面的两端垂直伸出,两个电极之间分子的倾斜角度改变时,这些π轨道就会和黄金电极原子的电子轨道接触并发生混合,这一过程称为侧向耦合,这对电导率产生了影响。在pentaphenylene分子中,侧向耦合效应非常明显,随着轨道耦合作用越强,导电率能提高10倍。反过来,四苯基(tetraphenyl)分子的倾斜角对电动机械性没有影响,可以在实验中抑制侧向耦合,使电导率保持不变。
陶农建还表示,当前可以从增强或弱化轨道侧向耦合效应两方面来设计分子设备,满足特殊设备电导率微调的需要。(来源:科技日报 常丽君) 更多阅读 《自然—纳米技术》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法新社消息称,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表示,当地时间22日中午发生在该国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的强烈地震已造成至少65人死亡。

  报道指出,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度较浅,因此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当地警方称,地震已经造成了“多人死亡”,市民则反映有多人被困在倒塌的建筑下。整个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煤气的味道,克莱斯特彻奇大教堂也部分被毁。

  目前,相关部门正加紧搜救幸存者,邻国澳大利亚也已派出搜救队支援新西兰抗震救灾。

  预计灾害死亡人数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近日,纽约男子鲍利斯发明出一种具有神奇功能的“理发头盔”,任何人只需戴上这种头盔,短短20秒钟之后,就可以瞬间落发、拥有一颗光可鉴人的光头。


Boris 演示理发头盔

理发完成
理发完成

  由于鲍利斯演示“理发头盔”的视频被上传至网络之后,他一夜暴红,被膜拜为“理发帝”。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分析指出,“理发头盔”纯属子虚乌有的发明,还有网友甚至人肉搜索出视频中那名试戴前和试戴后的黑人男子压根不是同一人,而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所谓的“理发头盔”不过是一场“魔术”。 把戏戳穿了其实很简单,让留着头发的兄弟A出现在理发前的视频中,让剃着光头的兄弟B出现在理发后的视频中,不明就里的观众被忽悠了一把。

据教育部科技司网站消息,依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教育部科技司于2010年相继组织专家组对2009年度批复立项的2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论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分别组织专家组对2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论证。根据论证专家组意见,经研究,教育部同意视觉损伤与修复等4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名单见附件),正式进入实验室建设期。 
  
附件1: 通过建设计划论证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论证时间
1
视觉损伤与修复
北京大学
2010年3月
2
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
四川大学
2010年3月
3
环境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
2010年4月
4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
山东大学
2010年4月
5
城市地下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2010年4月
6
水工岩石力学
武汉大学
2010年4月
7
高效微纳化学电源
南开大学
2010年4月
8
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
中国矿业大学
2010年4月
9
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
东华大学
2010年4月
10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
天津大学
2010年4月
11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
重庆大学
2010年4月
12
南方山地园艺学
西南大学
2010年4月

13

糖尿病免疫学

中南大学

2010年4月

14
原子分子簇科学
北京理工大学
2010年4月
15
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4月
16
轻工过程先进控制
江南大学
2010年5月
17
计量经济学
厦门大学
2010年5月
18
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
东北林业大学
2010年5月
19
媒介音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
2010年5月
20
运动与体质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
2010年7月
21
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年7月
     
附件2:通过建设计划论证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共建
地方
论证时间
1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2010年3月
2
检验医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
2010年3月
3
中枢神经创伤修复与再生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2010年4月
4
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与应用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2010年4月
5
筋骨理论与治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0年4月
6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2010年4月
7
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2010年4月
8
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2010年4月
9
最优化与控制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2010年4月
10
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
2010年4月
11
生育力保持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
2010年4月
12
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2010年5月
13
水稻育性发育与抗逆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2010年5月
14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贵州大学
贵州
2010年5月
15
铁道车辆热工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
2010年5月
16
肝脾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2010年6月
17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
武汉工业学院
湖北
2010年6月
18
流体及动力机械
西华大学
四川
2010年6月
19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2010年11月
20
禽类预防医学
扬州大学
江苏
2010年12月
21
热带药用植物化学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2010年12月
   

北京昨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 今明还将持续

  本报讯 (记者王硕)昨天,雾气继续“骚扰”京城,且呈现变本加厉之势,比前天能见度更低,大兴等南部地区的局部能见度仅500米左右,达到大雾级别。受雾气影响,北京昨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333,属重度污染。这是北京今年以来第一个五级重度污染天。

  大兴局部大雾

  前天开始,北京的天气开始变得雾气蒙蒙,整体能见度不高。昨天早上,雾气继续盘踞在京城。据市气象台监测显示,全市普遍出现轻雾,能见度在1~2公里,其中,大兴、通州等地区雾气最浓,局地最小能见度低于500米,达到大雾级别。

  空气污染严重

  受雾气影响,北京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市环保局的监测显示,昨天,北京的空气污染为五级重度污染。市环保局表示,这是今年以来北京首个重度污染天,除了受北京的雾气影响外,整个华北地区无风且气层稳定也是重要原因。

  雾气仍将持续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魏建民表示,此次雾气的形成,主要是受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加上近地面的风比较小,不利于空气流动。

  据市气象台最新资料分析,今明两天雾气仍将持续,并且在晚间时还会有所加重。

  专家预计,明天夜间,受一股冷空气影响,雾气将逐渐散去,北京的空气质量有望好转。

  >>提醒

  雾天出行需谨慎

  昨天,京津晋湘赣等地均出现雾天,中央气象台于早6点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北京市气象台特别提醒市民,大雾天气中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应当在太阳升高、雾气散开时锻炼。

  同时,近3天能见度持续偏低,行车要格外注意谨慎慢行,走高速前最好收听路况,以免部分高速临时封路阻碍出行。
 


Jorge Galán(图片来源:耶鲁大学)

Robert Koch (图片来源:wikipedia)

据罗伯特·科赫基金会(Robert Koch Foundation)官方网站消息,2011年度罗伯特·科赫奖(Robert Koch Awards)于2月17日揭晓。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乔治·格兰(Jorge Galán)教授因为其“在微生物领域特别是在感染过程中的分子分析方面的基础研究中,对细胞微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创建所作出的贡献”而荣获该奖,他将得到10万欧元的奖金;同时,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组织(HFSPO)的秘书长厄恩斯特—路德维格·温纳克(Ernst-Ludwig Winnacker)则由于“其所做研究促进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而被授予2011年度罗伯特·科赫金质奖章(Robert Koch Gold Medal)。
颁奖仪式已定于2011年11月1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关于罗伯特·科赫奖
1907年,罗伯特·科赫基金会创立,1960年基金会开始颁发科赫奖,1970年后颁奖时间改为每年一次,旨在奖励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微生物和免疫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科赫奖的部分获奖者之后也获得诺贝尔奖,而罗伯特·科赫本人作为微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因为发现结核病而荣获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网 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
周二, 22 2月 2011 22:53

DNA断裂修复增基因突变风险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IUPUI)和瑞典优密欧大学(Umea University)最近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有一种细胞用于修复自身DNA断裂的方法(称为断裂诱导复制),比正常合成DNA产生的基因变异要高出2800倍。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
要准确无误地传递基因信息必须精确复制DNA。然而DNA复制错误很普遍,细胞已经发展出了几种机制来修复这些错误,变异就是其中一种。从进化适应性来讲,这是有利的,但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变异被认为是有害的,可能发展出癌细胞。
研究人员用酵母菌来研究与断裂诱导复制有关的基因突变水平,发现在此过程中基因变异的可能性与DNA的修复位点无关。领导该研究的IUPUI理学院生物学副教授安娜·莫克娃说:“在进行断裂诱导复制时,并不是用一块‘绷带’来修复染色体的断裂,这样碎片就会入侵到其他染色体中并开始复制,很可能导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加入了错误的蛋白质。”
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断裂诱导复制比正常复制的错误率要高得多,莫克娃表示,在复制体系中至少有4个变化可能导致一次协同作用风暴,致使在修复过程中产生很高的诱导变异,比如构建DNA的核苷酸会大量集中。“我们认为,尚未找到真正的元凶。”
研究人员还指出,断裂诱导复制所导致的基因突变不会缓慢发生,而是突然暴发,这可能导致癌症。莫克娃说,联合小组将进一步研究断裂诱导复制为什么会给细胞修复带来如此高的变异,并最终找到阻止这些变异产生癌症的方法。(来源:科技日报 常丽君)
更多阅读

2月18日20时02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立亮,因肺癌医治无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逝世,年仅42岁。
20日晚,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论坛上深情发文——《悼立亮》,以此纪念英年早逝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陈立亮教授,该帖引发百余位学生跟帖。
21日上午9时,陈立亮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介绍陈老师的生平时,华科校长“根叔”泣不成声。
告别仪式上“根叔”数度落泪
陈立亮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武钢集团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材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铸造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汽车工业学会常务理事、美国铸造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铸造》、《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等杂志编委。
他生前还在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控0901班的班主任。该班已经返校的15名学生集体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
李培根介绍陈立亮的生平时说,他生前给学校带来太多惊喜,“他的去世是学校的一大损失。”说到动情处,“根叔”数度落泪,哽咽得说不话来。
“愿陈院长一路走好!”
作为大学老师,陈立亮的去世让其学生不敢相信。
“我至今还记得,陈老师在新生宿舍值班一夜,面对担心专业前景的新生,他为大家拨开疑云建立信心。”2003级学生newwaveman在开往武汉的列车上追忆道。
“陈老师对学生有母亲般的慈爱和父亲般的严厉。他的传热学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同学们忘了欧拉方程,他便熟练地在黑板上手写推演……陈老师走了,他用一生阐述着他生命的哲学——为科学献身,为理想奋斗。他还留给我们终身受益的财富——严谨、勤奋与自信……”
噩耗传来,众多学子、教师、社会友人,通过校内论坛、微博、短信传递对陈立亮的悼念与哀思。网友Alexcooper说:“怀念陈院长!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他的CAE课。他上课从不用PPT,而是用板书,通过严密的推理带我们一步一步理解。他上课从不点名,但他的课出勤率总是最高。”
网友hustmo说:“真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啊!愿陈院长一路走好!”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科学家发现了银河系中最亮的巨星星团。(图片提供:Mubdi Rahman等/Spitzer Space Telescope GLIMPSE Survey)
 
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这张红外图像或许展示了整个银河系中最亮的巨星星团。
由于由具有O光谱型和B光谱型的炙热蓝恒星构成,这样的星团被称为OB星协,它们通过自身的辐射和超新星的爆发而塑造了广阔的空间区域。
图中所示的新发现的龙鱼星协距离地球约32000光年,并隐藏在南十字星座浓密的尘埃背后——这些尘埃是如此厚重,以至于如果有发自黄光的250万个光子向着我们飞来,那么最终只有一个光子能够到达地球。
幸运的是,红外光子能够很容易地刺透这些尘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天文学家Mubdi Rahman和同事在最新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pJ)上报告说,龙鱼星协中隐藏着约400颗炙热而明亮的蓝恒星。
这些恒星极端的紫外线辐射将光子的电子剥离,从而使星际间的氢气离子化,并最终让它们发出红光。
然而当这些恒星开始爆发时——或许就在几百万年之内,真正的行动才宣告开始。
这一过程将触发新恒星的诞生,并更进一步丰富银河系中的氧气、镁,以及类地行星和它们的居民所需的其他元素。(来源:科学时报 群芳)
 
第 401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