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5日消息,不久前土拨鼠因具有"种族语言"而受到关注,近日,研究人员又发现,当有很多“观众”的时候,土拨鼠甚至会亲吻得更多。
据国外媒体报道,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奥特莱教授(Adam Eltorai)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成年土拨鼠在被围观的情境下亲吻得更多,“当更多的人在观看时,它们会更加爱意绵绵,亲吻和接触更多,更少打架”。
北美土拨鼠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喜欢通过亲吻和拥抱传达爱意
奥特莱教授表示,土拨鼠的问候方式也与人类差不多,它们用嘴唇碰触对方,有时还用舌头相互接触。土拨鼠能相互“交谈”,甚至能描述人的不同长相。
北亚利桑那州大学的斯洛伯德赤科夫博士(Con Slobodchikoff)研究土拨鼠已有30余年。据他介绍,北美土拨鼠在天敌入侵时,会大声喊叫以提醒同伴。它们发出吠声、尖叫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构成了一种复杂的交流形式,包含了至少100种词汇。
北美土拨鼠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它们喜欢通过亲吻和拥抱传达爱意,是一群性格开朗的可爱动物!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继去年伊河闹洪水,险些淹没千年佛像后,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又遭受了“打击”——流淌了千年的温泉连续3年陆续断流。
上周,独家深读记者远赴河南调查发现,景区内的5处泉眼均危在旦夕:两处泉眼几乎干涸,两处泉眼水流不足,一处著名景点泉水断流,不得不用人工循环水保持其景点完整……
关于温泉断流的原因,至今没有权威、令当地人信服的结论,不过,政府已经开始了“亡羊补牢”的工作。按照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说法,春节前夕,一系列措施已经有了“一滴”成效——个别断流的温泉已经有了水滴。
从景区北门进入,由北向南沿着石阶走进景区深处,很快就能看到第一个景点——禹王池泉。由高处喷出的泉水,犹如一道小瀑布一般,在空中轻轻地划出 “抛物线”后落在小池里,小池里的水没过排水口后,迅速沿着人工排水渠,汇入伊河流向远端。泉水下落之处形成了大片的青苔。
数十条鱼儿在池中“嬉戏”,令人奇怪的是,它们并非在水中到处游弋,而是一股脑地挤在一起,拥在最靠近禹王池墙体的一侧。鱼儿挤在一团的原因,连景区的工作人员都无法解释。可如果仔细观察,似乎就能找到端倪:在靠近墙体的基础岩石缝隙,一股水流不断渗出,沿着绿色的青苔流入小池,鱼儿几乎以几处渗流的水为中心,挤在一起。
如果你听了工作人员吐露的“内幕”,结合观察到的情况,那么,或许你就找到了答案。工作人员说,眼下的禹王池“泉水”,完全是一道人工泉,自上而下的泉水都是人工抽到上面,再流入池中的。在景区几处千年泉水断流之前,禹王池泉眼处喷出的泉水,形成的“抛物线”远远比现在喷得更远,水流也更大。但眼下已经断流多日,只有靠近水平面的几处岩石裂缝,时而还能渗出一些泉水,而鱼儿聚集在一起的位置,正是泉水渗出的位置。
此处曾经四季不断流的泉水,温度常年在24℃到26℃之间。用手摸去,人工禹王池内的水温冰冷刺手,或许,鱼儿们挤在一起,是为了靠近温泉“取暖”。
如果说人工的禹王池泉还能算个景点的话,那么,位于潜溪寺下,已经几乎干涸的潜溪寺下泉,就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特意介绍,真的不敢相信这里竟然是龙门石窟5处温泉的景点之一。而游客们从此经过时,几乎连头都不回一下,显然,他们当这里是个摆设。
池子内勉强能看到一个“水坑”,池壁浅色的水位线或许在告诉人们,池中的泉水曾经达到这样的高度。靠近泉池北侧的墙壁一处泉眼,时而有泉水滴出,沉寂的泉水,最终汇入那可怜的“水坑”里。
这里,曾经有两处泉眼,现在一处已经不流水,只能看到陈年温泉流淌后,温泉沉积物结成的“石垢”;另一处滴水的泉眼,水流的速度甚至不及“关不紧的水龙头”,恐怕只有精度很高的测量仪器,才能检测出它的流量。而就在3年前,这两处泉眼不仅出水充足,池塘内的水深更是达到1.3米左右。
继续南行,两处温泉景点相邻,分别是锣鼓洞泉和珍珠泉。前者因温泉从泉眼流出时,水量较大冲击在石壁上,能够发出“咚咚”的锣鼓声而得名;后者的泉眼位于高处,水流漫过沿途的几处小泉洞,最终汇入最低处的泉池。
眼下这里的“锣鼓声”听不到了,珍珠泉高处泉眼也早已干涸,只有低处几个岩石缝隙还有温泉渗出。不过相比前两处景点来说,这里已经能够看出“温泉”的样子了——因为两处泉池内的水,都在接近0℃的室外空气中,散发着白乎乎的热气。伸手入池,水温已不觉得刺骨。
5处温泉景点中,状况最好的要数最后一处——老龙窝泉了。与前几处相比,这处泉池规模最大,池中的泉水最深,站在远处就能看到池面冒出热乎乎的气浪。宽阔的泉池、清澈的池水、热乎乎的温泉,让人不禁将它联想成休闲洗浴中心的温泉。
老龙窝泉的状况最好,并不是因为这里保护得最好,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杨刚亮介绍,与其他4处泉眼相比,这里的地势最低,它几乎位于不足海拔150米的位置。而珍珠泉、锣鼓洞泉、潜溪寺下泉的海拔位置依次提高,而最高的要数禹王池泉了,其海拔高度在151米左右,因为前几处温泉的泉眼几乎没水,这里干涸也就不足为奇了。
点睛之笔黯然失色
世界遗产风景打折
2000年11月30日,有着千余年历史的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申报成功的原因,不仅因为伊河两岸精美的石佛雕像,香山寺、白园等知名景点,还因为石佛雕像周围流淌着清澈的千年温泉。用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的话说,虽然温泉不是龙门石窟申报成功的主要原因,但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没有这几处温泉,景区景点显然会大打折扣。
从2007年9月开始,5处泉眼的水流量开始“打折”,从最初的断断续续、时有时无,到2008年11月,主要景点温泉全部断流。至此,龙门石窟风景区的点睛之笔彻底“落败”。
断流的温泉,犹如一记重拳砸在景区,砸在景区管委会头上。工作人员承认,在2007年之前,他们从未想过,流淌了千年的温泉原来也会断流。
政府出面亡羊补牢
节后泉眼涌现水滴
纵观龙门石窟风景区周边,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丰富的“旅游产业链”。游客除了在景区欣赏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作品之外,劳累之余,还能够在周边的温泉休闲中心“解乏”,当然,还能够到附近特色小吃门店,品尝由地下纯净温泉水烹饪的菜肴。
可见温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全身心”的体验。可眼下视觉享受没了,那么,来自地下的温泉是否会在有一天彻底断流?
虽然眼下还没有查明温泉断流的原因,虽然温泉算不上最重要的景点,可这毕竟影响了景区的完整性,也给政府敲响了警钟。为了能够让温泉“复涌”,2011年1月21日,洛阳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并拟定了一系列措施。市 水务 局负责封停现有无采水许可证而非法取用地下水的开采者;严格限制生产经营用水单位的开采量。市国土资源局、煤炭局等职能部门,也将在各自管辖范围内,“收紧”开采单位的温泉采水量,协调周边龙门煤矿、常村煤矿最大限度减少排水量。此外,当地还请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测院调查温泉断流原因。
洛阳市 水务 局水政水资源科岳运朝科长接受独家深读记者采访时提到,他们调查发现,景区附近有8个取水的热水井,其中7家用于生产经营,还有一家开采销售,8家单位日取水量约为1800立方米。其中销售高峰期,仅用于销售的温泉就高达1200立方米左右。
在2007年断流发生后, 水务 局便对于办理开采许可证的单位进行严格监管,并将新颁发的许可证使用期限调整为1年。他们的想法是,日后省级勘探设计院如果得出“开采温泉导致景区温泉断流”的结论, 水务 监管部门能够及时限制这些单位取水。同时,他们已经要求销售温泉的开采单位,将销售量控制在原销量的30%左右。
连日来记者在洛阳市区的温泉洗浴中心走访时得知,市场使用的温水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经营者承认直接从他人手中购买的温泉,还有就是附近从电厂买来的热水,另外一些就是在外购热水的基础上自行勾兑温水,这与 水务 局岳运朝科长介绍的调查结论几乎一致。未来的一两个月, 水务 监管部门将对于这些“用水大户”进行长时间的测量调查,待查清各单位耗水量,再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监管,对这些单位提出限制用水措施。
在公众看来,或许政府此时的政策属于“亡羊补牢”,可一系列“勒紧裤腰带”的手段实施后,龙门石窟景区温泉或多或少地复涌了。地势较低的岩石裂缝,已经断断续续有温泉渗出,干涸多日的泉眼,时而已经有泉水滴出……(来源:每日新报)
其中一件失窃物品,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木质雕像。
近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表示,自国内骚乱以来,位于首都开罗市中心的埃及国家博物馆18件文物失窃,大约70件受损。
哈瓦斯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根据博物馆方面统计,18件文物失窃,包括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两座木质镀金雕像、一座法老阿肯那顿的石灰岩质雕像。另有大约70件文物受损。哈瓦斯13日说,当局正着手调查盗窃者身份,“警察和部队打算追查现遭关押的那些犯罪分子。”
按美联社的说法,一些窃贼上月28日趁骚乱时机经由博物馆屋顶潜入博物馆盗窃文物。
埃及国家博物馆1858年由法国埃及学学者奥古斯特·马里耶特创建,如今馆藏文物超过10万件,包括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其中图坦卡蒙金质面具最负盛名。
军方承诺半年后选举
据新华社电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发言人13日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宣布解散协商会议和人民议会,即上议院和下议院,6个月后举行新一届议会和总统选举。
声明说,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将暂时掌管国家事务,为期6个月,直至议会和总统选举”,以确保权力和平过渡。
议会上院和下院去年6月、11月分别举行换届选举,时任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领导的执政党民族民主党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胜利。但反对派认为,选举存在舞弊。
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当天还宣布中止现行宪法,设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新宪法及制定公民投票规则。起草完毕后,将就新宪法举行公投。
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同时确认,过渡期间,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为国家元首。
科学家发现这个最令人费解的手稿是在15世纪初写成的,比以前认为的早100多年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15日消息,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在1912年由美国珍本书商威尔弗里德-伏尼契在罗马附近的蒙德拉格尼庄园(Villa Mondragone)中找到。上面的一系列奇怪的符号、图表和数字在过去100年间一直困扰着科学界。最近研究人员通过碳测年法,确定这个手稿是在15世纪初写成的,这比之前认为的时间早了100多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虽然研究人员并没弄明白伏尼契手稿的复杂原文是什么意思,但是确定它写成的时间是最终发现它真正含义的关键一步。有关伏尼契手稿的故事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影片情节,《达芬奇密码》与之相比也显得黯然失色。威尔弗里德·伏尼契在找到它后的18年时间里一直在努力研究这份手稿,试图破解它上面的奇怪植物、圆环和人们在青春之泉下祈祷的图片内容,但是在他至死仍未完成这项任务。
研究人员并没进一步弄明白伏尼契手稿的复杂文字是什么意思
之后这份手稿在同时代的几位科学家手中辗转,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是某种语言,不过并不清楚具体含义。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个科研组最近对该手稿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从负责保管伏尼契手稿的耶鲁大学百内基珍本书图书馆提供的4个样本页上切下4块宽1毫米,长6毫米的片段。其他专家也对这位神秘作者使用的颜料和墨水进行了研究。
亚利桑那大学物理学系的助理研究员和副教授格雷格·霍德金斯博士负责领导了这个项目,他表示经过研究发现手稿中使用的一些颜色与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的颜色相符。但是对这项研究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碳测年过程,科学家对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数量进行了测量。
1912年,美国珍本书商威尔弗里德·伏尼契找到这份珍贵手稿
霍德金斯通过碳测年法确定伏尼契手稿写成于15世纪初。他说:“我发现该手稿非常有魅力,它是进入一种有趣思维方式的窗口。把这些片段组合在一起将非常奇妙。这是一个无人破解的谜题。它是一种密码吗?人们正在对其文字和词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这些工具是用来破解密码的。不过科学家仍未揭开这个手稿的谜底。”
此外霍德金斯还表示,他发现手稿显示出“奇怪特征,例如重复使用一个词或者交换字母的顺序”。他说:“这种奇怪现象使我们更难弄懂这份手稿的含义。没人知道该手稿写的是什么内容,不过它显然与炼金术有关。手稿上有很多图画。这些图画与植物学有关吗?它们是水生生物吗?这些图片是否与占星术有关?没人知道答案。”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沐氏后人沐广飞站在别墅工地,远处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沐英墓(图中画圈处)已经陷入一片工地之中
700多年前,明王朝的开国将军沐英死后葬在南京之南,由三山环卫,背靠山脊,面向一片碧绿的湖水。他的历代子孙多封王公,都葬在这里,此地就被叫做“将军山”。
而700多年后,沐氏后人沐广飞站在将军山的一片别墅工地上,遥望前方的沐英墓,满眼苦涩。在黄色的工地土堆之中,灰色的沐英将军古墓是一个残存的异数,他的子孙的墓有的甚至已经被埋藏在豪华独栋别墅的绿地之下。
省级文保单位成别墅建设工地
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的“将军山——复地朗香别墅区”的建筑工地。事实上,沐英墓及其他沐氏王公墓群就在别墅的工地中央。
周围机器轰鸣,工地塔吊的长臂从坡上俯视着沐英墓,而墓口开着,任人进出游荡。
记者寻找半天,唯一宣示着开国将军墓仍在的,只有沐英墓前土坡下的两块石碑,半被仅剩的几株野草掩盖。一块石碑上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军山明功臣墓”,另一块刻着“沐英墓”。
距离沐英墓不到100米,别墅区项目建设单位悬挂的“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条幅十分醒目。
沐英墓背靠的已经不能称之为“山坡”了。被彻底砍伐光的土坡上,布满大卡车的车辙,大小石块随时可能滑落,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唯一“保护”着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墓入口前下陷通道两边的水泥墙,不足50米长。
这个地方,就是复地朗香别墅第四期的工地。开发商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集团之一。
别墅旁,一些古墓暴露在工人脚下,毫无防护措施
在多家房产网站上都有对该别墅项目的介绍,该别墅已被标出了“840万元/套”的起价。在售楼宣传词中,项目被形容为“依山而建,营造现代原生态居住场所……周边既有将军山、翠屏山与韩府山三山环绕,又有康厚湖、沐英湖、洗月湖三湖相伴左右……”宣传词甚至谈到复地朗香楼盘的风水:“坡地,乃麒麟地势,属上风上水,复地朗香半山别墅作为将军山唯一南向坡地别墅区,为尚佳的人居之地”。根据该公司网站上的信息,2010年5月16日,复地朗香推出四期二批房源——12栋独立别墅,当天即被认购一半。
2002年10月,将军山“明朝功臣墓葬区”被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沐广飞等众多沐氏后人就将军山开发现状,不停向相关部门呼吁,并上书国家文物局。但挖土机的身影并未停息。
“价值这么高的古墓,在天天挖掘的工地里,又那么多人随便进出,怎么能不遭破坏?”沐广飞说。
2006年,位于别墅工地中的沐英第八代孙、黔国公沐朝弼墓被发现遭盗,损失无法估量。除了零星的玛瑙、金银器外,陪葬品被席卷一空,令众多考古学者扼腕痛惜。此事虽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但于“明朝功臣墓葬区”的保护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
文物成了“私家花园”绿化带
据南京市博物馆一位要求匿名的考古专家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目前将军山已被发现的明朝沐氏王公墓葬有10座,而考古学者预计不止于此。
记者在工地内还看到,有的古墓顶上堆满了木头和金属建材,建筑工人把古墓形成的拱起当成普通的土包,就站在墓顶上作业、推着小车上下,对“文物”浑然不知。
在2006年媒体的报道中,落款为“2002年10月”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赫然竖立在沐瓒墓旁。但是当中国青年报记者2010年年底来到这里时,这块石碑已经挪到了“苟延残喘”的沐英墓旁,而沐瓒墓已经消失在了豪华别墅里,成了一块绿化带。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沐英墓只剩石碑,几乎没有防护措施
依照国家文物保护相关法规,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将军山“明朝功臣墓葬区”必须具备相应的保护区域和控制建设区域。根据媒体报道,在2006年的将军山工地,这一保护区域是由竹竿加草绳围起来的,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当时的解释是,“以沐英墓为基点,向东、向北、向西各延伸50米,向南延伸的距离要长一些,大概两三百米远。”
但是目前,甚至连竹竿和草绳都不见了踪影。
南京市政府曾在2005年7月明确表示,要对沐瓒墓进行保护,在当年给沐氏后人的批复中,明确写道:“南京市文物局正与开发公司协商,保护方案亦将于近期制定并付诸实施。”
但5年多之后,这个“保护”的结果,却是沐广飞难以接受的。如今,沐瓒、沐朝弼墓已静静地化作了复地朗香别墅里的路边绿化带,栽满小灌木,再也看不出曾经黔国公墓的痕迹。
在覆盖两座明朝墓的别墅区门口,写着“私家花园、谢绝参观”。想去看沐朝弼墓的沐家人已经多次被小区保安阻拦。
别墅小区物业负责人刘女士说:“我们是成熟小区,外来人士不能随便进入。小区是已经交付的,我们是物业,你说的这个事我不好处理,如果你要进去,要有正当程序,去找地产商、找政府。”
“我的天!进去竟然还要经过政府同意吗?”沐广飞说,“圈地都把我们祖坟圈进去了,难道我们扫墓都进不来吗?”
“不是登记了就能进去的,如果你家在里面就可以,或者得经过住户的同意。”
“我家不在里面,但我们的老祖宗在里面啊。”沐广飞无奈地笑着说,“只是喊我们老祖宗,他们不会答应。”
据沐广飞介绍,南京市文物局也曾答复上访的沐氏后人:“在江苏省文物局文件尚未下发前,我局已专门委托东南大学做了设计,根据专家会议的意见,现已完成了对沐瓒、沐昂、沐朝弼墓的结构加固和防水处理,并采取回填的方式进行原位保护,其上及周边的别墅已全部停建。”
“政府说保护,我们是来看看怎么保护的……”沐广飞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
古墓和别墅哪个更重要
沐广飞为了墓葬区的保护一直四处奔走,“一次次在给政府部门的材料后面写下‘沐氏后人’的落款,混杂着来自历史长河的骄傲和痛心。”
沐英作为明朝开国元勋,死后被追封为黔宁王,葬于南京将军山。围绕沐英墓地,还葬有自明洪武年至明末沐英家族后代其他重要成员多人,沐家在将军山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群。
据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将军山墓葬众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陆续出土了众多精美文物,“这表明了沐氏家族显赫的身份,是近年明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国宝”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众多沐氏后人每年也会从全国各地赶来,进行祭祖活动,而近几年他们只能在工地边烧一炷香。
“保护祖坟,保护文物,古墓比别墅更重要”,这是在2008年清明节,沐家的男女老少数十人来祭祖时拉起的条幅。
但现在沐广飞已越来越搞不清楚:“在有些人眼里,古墓文物和别墅到底哪个更重要?”
复地朗香别墅地块原名为盛唐艺术园,是复地集团的子公司江苏盛唐艺术投资公司2001年从当时的江宁县县政府(现更名为江宁区)购得。据媒体报道,当时江宁县有土地审批权,而当时将军山只有沐英墓一处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5月25日,在距沐英墓约500米的山坡上,建设“复地朗香别墅二期”的工人们发现了一座明代砖室墓。据随后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对该墓进行的发掘,确认该墓为沐英四世孙沐瓒及其夫人合葬墓。
当年6月15日,南京市文物局召开了关于沐瓒墓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沐瓒墓及沐英家族墓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表示要对其进行保护。5天后,南京市文物局对别墅开发商正式下达了停工通知书,要求对沐瓒墓周围停止施工。
2008年3月20日,江苏省文物局对南京市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军山明功臣墓地保护工作的意见函》:
“近来,不断有群众来信反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军山明功臣墓地遭到建设性破坏。此事已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我局也曾派员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我局认为,墓地保护确实存在着安全隐患,希望你局引起高度重视。为加强对功臣墓地的保护,我局意见如下:
“一、要求有关方面立即停止在将军山明功臣墓地的一切建设行为,保护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原生环境。
“二、尽快划定包括沐英墓、沐瓒墓、沐朝弼墓、沐昂墓在内的将军山明功臣墓地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三、为做好墓地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请你局尽快组织编制将军山明功臣墓地保护规划,并上报我局审批。”
在接下来的文物保护拉锯战中,关于省级文物单位到底包含哪几座墓葬,被争论不休。
南京市文物局认为:“沐瓒墓与沐英墓的直线距离约数百米,未划入沐英墓的保护范围之内。别墅建设项目是在沐英墓保护范围之外,且经过规划部门批准同意。”但沐广飞拿出2006年拍摄的照片,沐瓒墓距离省级文物保护的石碑不足10米。
2008年5月25日上午,南京市文物局在江宁区文化局组织召开了协调会,商定对新发现的沐氏家族墓葬准备在下一批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扩展项目,也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初步已上报省文物局审核,批准后才能对外公布”。
至今,这一“初步上报”仍未有结果。
南京市文物局曾书面答复沐氏后人称:“沐英墓的保护计划已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获得江苏省文物局批准,目前正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保护施工不见动土,别墅却依然在建。根据江宁区规划局2010年1月28日《关于复地朗香别墅四期规划及沐英家族墓葬区保护情况的答复意见》,该局已于2009年4月21日审批同意了复地朗香四期规划单体方案,“目前,该项目是按我局审批的方案进行建设”。
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江苏省文物局书记沐仁和,他答复2011年1月已协同南京市文物局去现场看过,“具体保护规划和保护范围尚未确定,正在进行之中”。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认为,土地开发建设是对将军山明功臣墓地破坏最严重的,“第二位的才是盗墓猖獗”。“事实上应该有专门的一块保护区域,同时回填保护,不应当有工地建设”。
沐广飞至今保留着南京市文物局的一份答复,上面写着:“对沐瓒墓的保护不仅是沐氏后人的事情,更是文物部门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会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切实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文化遗产。”
“但所有给我们的回复文件,都只字不提江苏省文物局要求编制保护规划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划。可是这是要害问题,不应该回避!省里文件要求了多年,这个规划为何迟迟不能出台?难道不是有意拖延,以便开发商顺利建完别墅?!”沐广飞说。
南京市文物局2009年1月5日宁文物字(2009)2号《关于对复地朗香四期规划调整方案的意见》文件要求,建设别墅时“地形地貌应尽量保持完整、不影响山势完整”。
“实际上山势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形地貌已被彻底改变,这都是无可挽回的损失了。”沐广飞指着远处孤零零的沐英墓说。
在人类都为情人节欢庆之时,加拿大北部的两只北极熊也温情地“熊抱”在了一起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4日消息,虽然北极熊是自然界凶狠的杀手,但是它们也有温情的一面。冬天就要走远,春天即将来临。在人类都为情人节欢庆之时,加拿大北部的两只北极熊也温情地“熊抱”在了一起,似乎感受着彼此美丽的爱情。
据国外媒体报道,野生动物摄影师阿列克谢·季先科在加拿大北部马尼托巴湖上拍到了这一精彩瞬间。照片中,雪花弥漫的世界里,两只北极熊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敦实一点的北极熊揽着自己的“爱人”,被揽着的北极熊乖乖地把头伏在它肩上,安静而甜蜜。
阿列克表示,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当看到这温暖的一幕时,即使四周雪花弥漫,但他却不再感觉寒冷。
此前,阿列克谢在加拿大北部拍到一对北极熊情侣在冰上跳交谊舞的情景,跳舞时,一只北极熊竟然还将前爪搭在自己爱人的肩膀上,和人类如出一辙。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食火鸡非常凶猛,能对人类产生致命威胁
近日,强飓风“雅斯”在澳大利亚东部昆士兰州海岸登陆,给昆士兰州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据外国媒体报道,由于食物链断裂,目前,当地一种被称作“食火鸡”的大鸟开始外出觅食,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
本月3日在昆士兰州北部的海岸发生了五级飓风之后,这里的居民已被告知远离这种大约六英尺(约1.83米)高的食火鸡。
据介绍,这种鸟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以拥有12厘米长、类似匕首一样锋利的爪而著称。利爪结合强有力的腿,它们能够将人类内脏钩出,而对付狗和马只需一击即可致命。这种鸟类感到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发起攻击,2007年,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进“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
由于人类活动,食火鸡的生存受到威胁,据统计仅剩1000只。现在,由于飓风摧毁了它们的栖息地——热带雨林中的树木,这些鸟不得不“外出”寻找食物。
自然资源保护人士鲍勃欧文以及鳄鱼猎手史蒂夫 欧文说,热带雨林可能需要18个月才能恢复,如果要等到那时候,许多食火鸡都会饿死。
当地政府正在筹备紧急空降食物,以试图让这些食火鸡远离住宅区,并且已经警告当地居民注意这些饥饿的鸟。昆士兰州可持续发展部长凯特琼斯 (Kate Jones)表示:“为了当地居民的安全以及食火鸡的可持续发展,请人们不要喂它们食物。前来向人类讨要食物的食火鸡会变得十分危险以及富有攻击性。
据媒体报道,1926年,一位名为菲利普.麦可林(Philip McClean)的16岁少年在与一只食火鸡的斗争中不幸身亡,这是目前唯一有记录的人类被食火鸡夺去生命的事件。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4日消息,绵羊一直以温驯著称,聪明、凶猛等词似乎都不适合用在绵羊身上。然而,近日,英国科学家发现绵羊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愚蠢。
据国外媒体报道,绵羊从来没有被视作很聪明的动物,但实际上它们非常机灵,能够作出“行政决策”,还有着很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两年前的朋友。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表示,它们能记住面孔,不管是其它羊的面孔还是人脸,在看照片的时候很轻松的就能回忆起认识的面孔。
这是劳拉博士和珍妮弗博士是在研究遗传性慢性舞蹈病等神经退化症时意外得到以上发现的。当时他们研究了一种新的转基因绵羊,这种绵羊携带了可导致人类慢性舞蹈病的基因。他们要将这种转基因绵羊与正常绵羊进行对比。他们对7只家养雌性绵羊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慢性舞蹈病患者的测试。结果令人吃惊。
首先,他们在绵羊面前依次放置成对的不同颜色的桶,每次有一个桶中盛有食物。然后他们将食物从一个桶中移入另一个桶中,同时还改变桶的颜色,最后改变桶的形状。绵羊学着认出了不同的颜色组合,并根据颜色组合的不同改变行为,它们还会根据桶的形状的变化改变行为。专家表示,只有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能作出这类反应,其他大型动物要做到是很困难的。然而,绵羊成功地完成了需要前额皮质来完成的任务。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绵羊和人类一样,在身处群体和独处时的表现会有所不同。绵羊一般是群居,群居时它们比较笨拙。当你让它们单独行动时,它们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
(科学网- kexue.com 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