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2001年4月,美国富商蒂托成为第一个自费游太空的人

        能够登上太空飞船俯瞰地球家园,饱览太空美景,应该是许多人的梦想。近日,53岁的英国飞行员大卫·马凯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维珍银河”太空飞船的首位船长。他将在2013年带着超过400位乘客进行首次太空旅行。不过,太空游对于普通人来说,毕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其高昂的花费让人咋舌。但对于富豪来说,这样的梦幻之旅的确值得投资。

  一举扬名世界

  引领这一新式旅游方式的是美国富商科学家丹尼斯·安东尼·蒂托。2001年4月,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的尤里·加加林发射台上,重达300吨的俄制“联盟-Y”型火箭拔地而起,载着当年61岁的蒂托及另外两名俄罗斯宇航员飞往距地球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蒂托为此支付了2000万美元实现了他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度假,也由此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的首名太空游客。

  “早在40多年前苏联发射首枚卫星成功升空时,我就萌生了飞向太空的愿望,但那时我还是个穷光蛋,根本无力实现心愿。”在升空前一天,面对云集在拜科努尔发射中心的各国记者,蒂托情绪激动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生,我的心愿就是在这一生完成所有健康、合法的心愿。我相信这是美梦成真的一刻。”

  蒂托的这次太空大假过得并不轻松。升空之初,蒂托得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和另外两名宇航员一样,被牢牢锁定在座位上动弹不得。从踏入运载火箭的那一刻起,蒂托就面临生命危险。因火箭上升速度极快,他的体能也将面临挑战:在升空过程中,他感受到身体犹如被撕得四分五裂的痛楚感觉,并伴随周期性的恶心、头痛等不适反应。在整个太空旅行过程中,蒂托的老骨头将持续释放钙质,其肌肉也可能会发生萎缩现象。虽然花费不少,但是国际空间站并没给蒂托准备香槟,想在太空大餐一顿简直是奢望。

  不过,付出如此高昂的费用和体能代价,也给他带来了回报。在距地球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他每天环绕地球16次。尽管蒂托并未获准步出空间站、进行真正意义的太空行走,但他还是可以通过太空窗俯瞰地球,并被冠以太空旅游第一人的称号。旅游之余还能扬名世界,这笔花费还算值。

  激发太空酒店梦想

  蒂托成功游历国际空间站后,南非亿万富翁、网络巨子马克·夏特沃斯也向俄航天部门提出赴国际空间站旅行的申请。2002年4月,夏特沃斯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位太空游客,同时也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位非洲“宇航员”。

  载有夏特沃斯的是俄罗斯“联盟TM-33”号飞船,和他同船飞行的是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和意大利宇航员罗伯托·维托里。对于这次太空之旅夏特沃斯表示,这是他一生中“最棒的一次经历”。虽然许多人关心他这次太空游会花多少钱,但太空总署和俄罗斯宇航局都对价钱问题三缄其口。据透露,夏特沃斯付的钱不会比蒂托少。

  和蒂托升空前一样,夏特沃斯提早半年就已经开始全面的太空训练。夏特沃斯希望自己被看作是一名宇航员,而非一名游客。他的训练内容包括适应失重环境、适应离心力环境、熟悉空间站设施和太空交流方式等。 

  而且许多南非人都为夏特沃斯的举动感到自豪。夏特沃斯也表示,此次太空之旅激发了他在太空建酒店的梦想,也希望借此激发南非政府和国民对太空事业的进一步认识和兴趣,推动祖国滞后的宇航事业。

  女富豪忙着写博客

  继美国富商蒂托、南非网络大亨夏特沃斯之后,又有两名美国“幸运儿”花了2000万美元,买到了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游的门票。但是,一直以来都只有男性富豪尝试太空游。直到2006年9月,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搭乘俄罗斯“联盟TMA-9”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当时,媒体关于这位富婆的报道铺天盖地,她的风光程度远远盖过了同乘的俄美两名宇航员。

  40岁的安萨里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电信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堪称美国电信界女强人,总资产达数亿美元。安萨里为10天的太空游同样支付约2000万美元。在长达半年的培训中,安萨里接受了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太空飞行训练,甚至还学习了俄语,以便与培训人员及飞船内的同伴交流。

  安萨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达了对遨游太空的无比期待。她曾说:“能够飞离这个星球,真是太美妙了,可以看看太空究竟是什么样子。”而她在太空也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她成为首位在太空中写博客的太空游客。她把太空生活描述地丰富多彩,她告诉大家在太空洗头、刷牙等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在另一篇博客中,她写道,在空间站俯瞰地球,最深的感触就是“人类要友爱”。安萨里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专访时说:“我知道,人们一定会非常关注这次太空之旅,从我博客上人们的留言就能强烈体会到这一点。”


 

两名工作人员驾车在高尔夫球场内行驶。

球场内沙地和草坪形成鲜明对比。

  生态脆弱的沙漠地区,竟然“冒”出耗水惊人的高尔夫球场,并且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被视作当地公益性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的陕西榆林沙地生态公园,为何成了高尔夫球场消费区?

  大漠惊现“高尔夫球场”

  这座名叫“大漠绿淘沙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场位于榆林城北的榆林沙地生态公园。一名球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球场是中国目前唯一位于沙漠之中的高尔夫球场,并专门聘请了国外的知名设计师进行设计。而俱乐部总经理黄琦说,这个项目于2009年启动,目前总投资超过2亿元。现在的球场为18洞高尔夫球场,目前已经处于试营业阶段。球场工作人员说,来此打一次球价格在1100元左右,节假日则上涨到1800多元。

  4000亩地审批手续竟全无

  记者调查发现,该俱乐部属于违规建设项目,其高尔夫球场在兴建中竟没有办理任何审批手续。 榆林沙地生态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纪生华说,这座公园也叫“榆林国家沙漠森林公园”,是榆林市一道重要的绿色屏障,同时还可为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外界所认为的高尔夫球场,是招商引资而来的项目,是体育公园。

  而俱乐部投资方陕西亨泰伟业投资公司提供的一份《榆林国家沙漠森林公园经营项目建设协议书》显示,由亨泰公司建设公园内的“草坪球场”项目,由榆林国家沙漠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无偿提供4000亩建设经营用地。

  每亩地每年交纳100元

  上述协议书显示:该项目经营期为40年,前五年球道用地每亩每年交纳100元管理费,以后每五年每亩增加20元,承包绿化地每亩每年10元,40年不变。如此低廉的费用,招商引资有什么意义?高尔夫是高耗水项目。工作人员称,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每天用水量在三五千吨。而榆林当地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将宝贵的水资源耗洒在高尔夫球场上,确实令人费解。据新华社

  新华时评>>>

  “最牛高尔夫”

  背后谁在撑腰?

  陕西榆林的“沙漠高尔夫”堪称“史上最牛”,暴露出的问题更是触目惊心。

  “牛”在何处?一是选址“牛”。高尔夫球场耗水惊人,而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水资源极度匮乏。在此地选建高尔夫,超乎常人想像;二是建设“牛”。这样一个占地数千亩的项目,竟然不用办审批手续就能上马。投资数亿元建设,每年每亩的用地管理费不过区区百十元。三是包装“牛”。“沙漠高尔夫”所在的位置,是国家沙漠森林公园,在协议中被称为“草坪球场”。早在2004年初,国务院便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此后,相关禁令更是三令五申。为何多道禁令都遏制不住高尔夫的疯狂?这背后到底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与正常人相反的脚踝

  科学网(kexue.com)讯 一般人都是脚趾在身体前方,脚跟在后方,但是美国俄亥俄州(Ohio)有一名13岁的少年Dugan Smith在3年前的截肢手术后,小腿到脚的方向就和一般人相反,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保留大部分的腿部活动能力。

  Dugan 3年前在膝盖附近发现大小有如垒球的恶性肿瘤,并确诊是骨肉瘤(osteosarcoma)后,为避免病情持续恶化,医师就将大腿到膝盖的部位截肢,再把小腿「前后调转」缝回原本大腿的位置。其目在于让Dugan的小腿可以替换大腿,脚踝部分则是变成膝盖的角色,在穿上义肢后,还可以保留大部分腿部的活动能力。

  Dugan的父母表示,当时医生提出这个建议时,实在很难做出决定,因为有利有弊,但事实证明是做出对的选择。

  现在13岁的Dugan就如同其他健康的少年一样,可以从事棒球和篮球等体育活动,他认为,这次考验是给自己上了很宝贵的一课,并学习到永不放弃的精神,因为有90%的决定权在于自己。(乔尔)


最黑暗行星被发现

  科学网(kexue.com)讯 不要以为行星都是闪闪发光的,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当前所知最黑暗行星,这颗名为TrES-2b的太阳系外行星,只有不到1%的光反射,比太阳系任何一颗行星、卫星都来得黑。科学家形容,TrES-2b比黑色喷漆还要黑,跟它摆在一起,连炭都显得格外耀眼。

  最黑暗行星TrES-2b是由美国宇宙总署(NASA)的喀卜勒宇宙船所发现,该艘宇宙船平时工作为测量远方恒星的精确亮度。TrES-2b是一颗大小与木星相仿的气体行星,距离地球约750光年;由于是在2006年的跨大西洋太阳系外行星调查(Trans-Atlantic Exoplanet Survey)中查找这颗行星,因此以该计划案缩写命名。

  木星拥有明亮的氨云(ammonia clouds),可将叁分之一以上的阳光弹回宇宙;可是TrES-2b却因为表面温度极高,气体无法凝结成云,也难以反射阳光。据了解,TrES-2b与它的太阳之间只有500万公里,远小于水星到太阳的距离(4500万公里),因此TrES-2b表面温度高达摄氏1000度以上。

  事实上,在TrES-2b大气层中,还有其他容易吸收光线的成份,如钠、钾、二氧化钛等蒸气;不过哈佛史密松恩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科学家则说:这不是造成它这么黑的主因,老实说,它也并非真那么黑,高温让它散发出另一种昏暗的红光,就像即将熄灭的钨丝灯泡。(瑞恩)

  相关阅读

  天文学家太阳系边缘新发现 三颗候选或为矮行星

  好莱坞特技或成为现实 欧科学家实验撞击小行星

    


       香蕉好吃且营养丰富,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看似“一无是处”的香蕉皮还蕴藏一些神奇的功能,比如保养皮具、擦亮银器等。此外,香蕉皮还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巴西圣保罗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切碎的香蕉皮可有效去除饮用水中有害的铜、铅等重金属。用香蕉皮制成的水净化设备,即使连续使用11次,其吸附重金属污染的特性依然显著。

  研究人员认为,香蕉皮能在水质净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同目前采用的净化方法相比,这一方法不但环保低廉,而且耐用性更好。

  受矿冶产业和工农业污染影响,不少地区饮用水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过去常用化学方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即在水中加入药剂与重金属反应,但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使用的药剂本身也可能有害。因此,开发廉价高效的水质净化方法是目前的一个科研难题。

  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的刊物《工业和工程化学研究》上报告说,除香蕉皮之外,此前还有研究表明,椰子壳纤维、花生壳等一些植物废料也可作为良好的水质净化材料。

  奥地利成功开发出能够配合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测功计,可用于早期心脏病诊断。

  这套设备由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与当地一家医疗设备公司共同研发。测功计被安装在传统的磁共振设备里,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患者的血液循环、心脏新陈代谢和其他有关生化数据。

  项目负责人托马斯-许格尔介绍说,最新发明的这套磁共振心脏测功计能够在15分钟内完成对患者身体各项数据的监测,并能大大提高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的舒适程度。患者不但无需长时间躺在磁共振机器内,而且还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自由地移动身体。

  目前磁共振心脏测功计已准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有200人参与这次试验。

  从电视发明以后,人们就在想一个问题,废弃的电器,会到哪儿去呢?”“回话”实验室主任卡罗·拉蒂教授这样问道。

  数码设备被遗弃后,它的生命终点在哪儿?它们是被好好地再次利用,还是终结在一个全球的电子垃圾倾倒过程中?不光是电子垃圾,其他的生活废弃物也有同样的疑问,在被人们抛弃之后,究竟去了哪儿?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麻省理工学院触感城市实验室一帮擅长于数码技术的科学家们在2009年发起了“垃圾追踪”计划,计划的主要部分是名为“回话”的项目,主要进行对电子废弃物循环使用、再生和分解的追踪。近日,这个项目中和电子垃圾相关的最初成果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进行了视频展出。

  方式

  电脑记者”发回“现场报道

  在对电子设备的跟踪中,最主要的是40台再利用的二手笔记本电脑样本。用参与项目的研究员阿萨夫·彼得曼的话说,这些废弃的笔记本电脑就好像记者一样,从“现场”发回第一手的“报道”,告知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其方位在哪儿。

  科学家们选择了40台带有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并给它们加上了一些新的成分:跟踪软件和芯片。这40台笔记本电脑,每20分钟就通过谷歌的定位系统向实验室发回所在位置,这些实时数据让实验室获得了计算机“第二个生命”的实况。

  它们来到了尼泊尔的教室,也来到了非洲肯尼亚的公共学校。计算机上自带的摄像头,还发回新的用户的照片和视频。

  在实验室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些皮肤黝黑的南亚人和非洲人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在昏暗的灯光下通过屏幕向美国的实验室打招呼。他们在得到电脑的同时,都收到了美国方面发来的小贴条,经过许可,实验室才能收集其信息。

  “我们第一次真正的看到,自己的旧笔记本到了哪儿,谁在受益。”彼得曼说。

  过程

  电子垃圾最爱“长途旅行”

  除了笔记本电脑,“垃圾追踪”项目中还包括追踪其他的垃圾。

实验室从美国西北部城市西雅图的90户家庭和6所学校共收集了2000件垃圾,有的是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如玻璃、金属、纸、塑料等,有的则是有害的垃圾,比如荧光管、可充电电池等,还有电子垃圾,比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手机等。此外,还有其他生活垃圾。

  科学家们给这些垃圾安上带微型电池的智能追踪器,最后汇成了一幅让人吃惊的“旅行图”。

  “回话”实验室主任卡罗·拉蒂教授说,研究者没想到这些废弃物会走得这么远。

  不同的垃圾,去的地方远近各不同,从“垃圾旅行地图”看,进行“短途旅行”的主要是塑料、橡胶等材料,主要进入了城市附近的材料加工厂。“中途旅行”的主要有餐厨垃圾、有机垃圾等,穿越100到300公里来到俄勒冈州哥伦比亚瑞吉垃圾填埋场。“长途旅行”的则主要有电子垃圾、有害垃圾和金属等,它们旅行1500公里,穿越整个美国,来到东海岸的专业回收和再生工厂,有的甚至在东部经过分解之后又运回了西海岸,运输最长距离的,是一个打印机墨盒,其穿越了6152公里。

  废弃的电子零部件是很能折腾的,它们最后的命运应该是走出美国。拉蒂表示,世界上只有13家工厂有资格冶炼回收旧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它们全都在亚洲。而这些电子零部件如何最终回收至关重要,电视机和显示屏上的玻璃含有最多高达20%的铅。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调查,2009年,美国产生了5300万吨的电子垃圾,很多美国资源再生公司最后会把有毒有害的产品出口到非洲和亚洲进行冶炼再加工。

“这些废弃物的旅行路线,漫长又复杂,这让我们很意外。”拉蒂说。

  结论

  长途运输抵消再利用碳排放

  目前,项目主要的追踪器还是在美国国内可用、基于GSM收集技术的追踪器,接下来的一步,研究人员会把垃圾上的卫星追踪器换成可以在全球使用的CDMA等网络,那样的话,今后就可以进一步追踪这些废弃物的“海外旅行”了。

  研究发现,95%以上的废弃物的去向是规范的。而科学家研究这些垃圾去向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评估,这些长途跋涉的运输,其所消耗的碳是否会抵消再生材料处理过程中所省下的碳排放?

  研究者发现,一些材料比如玻璃、金属和塑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相对很少,这是因为它们基本都在距离很近的城市被处理了。

  但是,一旦距离增大了的话,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就变得举足轻重了。一些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有害垃圾和电子垃圾,其运输中产生的碳排放大大超过了循环利用省下的碳排放。

  在近期纽约大都市博物馆的展览中,视频作品把不同的电子垃圾穿越的地图标示出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些电子垃圾反复地在美国东西穿越,有的零部件先一部分在中西部回收处理了,另一部分再跑回到西海岸,还有的从西雅图出发,到了东海岸,最后又回到了南加州,留下一条条遍布美国的长长的轨迹尾巴。 “这样效率太低了。”拉蒂说。

  上海市气象局14日在“五色彩虹”气象科普宣传展演活动中正式发布“鼻腔清洗指数”这一全国首创的健康气象指数。目前,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正逐年递增,病从“鼻”入的几率在增大,这一新创的指数可以提高人们对鼻腔清洗的重视。

  据上海市气象局人士介绍,鼻腔清洗指数根据当日空气质量、悬浮颗粒物等指标,提示市民应及时清洗鼻腔,以预防上呼吸道疾病。这种提示,尤其对鼻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大有好处。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分会理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佩华说,目前,城市生活中工业废气、沙尘、花粉、汽车尾气等不断侵袭着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也间接诱发了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上呼吸道疾病,每年正以10%的上升趋势增长,“鼻腔清洗指数的推出是很有必要的”。

  卫生部门的专项调查显示,在病毒性流感、鼻炎、咽喉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鼻腔缺乏应有的清洁保健引起的。因此,专家建议鼻炎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经常清洗鼻腔,及时清除过敏源及有害颗粒物,同时建议鼻腔清洗应成为日常生活保健护理的一部分,让鼻腔也能受到像口腔一样的重视。

  据悉,上海市气象部门正在深化研发健康气象指数,并且向市民推出相关的问卷调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和调研市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这辆交通工具曾是“蓝蓟花”号运输的货物,它周围到处都是被丢弃的惠灵顿靴子这辆交通工具曾是“蓝蓟花”号运输的货物,它周围到处都是被丢弃的惠灵顿靴子
“蓝蓟花”号静静地躺在埃及近海的海床上。世界各地的潜水人员为了一睹它的芳容,纷纷来到埃及“蓝蓟花”号静静地躺在埃及近海的海床上。世界各地的潜水人员为了一睹它的芳容,纷纷来到埃及
一辆锈迹斑斑的吉普车躺在该船的货舱里一辆锈迹斑斑的吉普车躺在该船的货舱里
“蓝蓟花”号货舱里的一辆装甲车和一些轮胎“蓝蓟花”号货舱里的一辆装甲车和一些轮胎
 1941年,约瑟夫-汤普森等人制造了“蓝蓟花”号。1941年10月6日,它被德国的两架轰炸机炸沉1941年,约瑟夫-汤普森等人制造了“蓝蓟花”号。1941年10月6日,它被德国的两架轰炸机炸沉
色彩鲜艳的鱼在一辆惨遭蹂躏的摩托车周围游来游去色彩鲜艳的鱼在一辆惨遭蹂躏的摩托车周围游来游去
原打算送往同盟国的机器零件,现在成了彩色小鱼的家园原打算送往同盟国的机器零件,现在成了彩色小鱼的家园
一辆火车头的残骸,爆炸把它从船上炸飞了一辆火车头的残骸,爆炸把它从船上炸飞了

  北京时间8月15日消息,“蓝蓟花(SS Thistlegorm)”号是二战期间被德国U型潜艇击沉的一艘英国军需运输船,现在这艘沉船所在位置已经成为一个失事船只探险者向往的地方,潜水员拍摄的令人惊叹的残骸照片,展示了它会成为一个潜水热区的原因。

  该船在执行给在埃及的盟军运送军需品的任务时,夜间被一枚鱼雷击中,船上装载的火车头、坦克、飞机零件和摩托车等货物都沉入海底。50年代初,法国探险家雅克-库斯托找到了它的残骸,但是为了防止被可能的窃贼发现,库斯托只得把它的桅杆砍断。90年代“蓝蓟花”号的残骸再次被人发现,此后它很快成为一个失事船只探险家和潜水人员向往的地方。现在世界各地的潜水员为了一睹它的芳容,纷纷来到埃及。它那趴满甲壳类动物的船体仍在提醒着人们二战造成的巨大伤亡。

  35岁的法国水下摄影师达米恩-穆里克表示,这艘沉船的历史是他喜欢潜入水下,给“蓝蓟花”号拍照的部分原因。他说:“这艘沉船残骸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与它充满了历史,潜到它附近会让人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船体上有一个破洞,你可以通过它钻进去,利用照明灯观察船内结构。你知道,它里面到处都是文物,只要你不断前进,就会不断获得新发现。”摩托车的残骸被海水蹂躏的锈迹斑斑,船里有很多房间和一些吉普车,车子周围散落着数百双无主的“惠灵顿”靴子。原打算送给埃及铁路局的火车头被70年前的爆炸从船上炸飞,现在正静静地躺在海床上。

  今年1月穆里克拍摄了这些令人惊叹的照片,当时该国爆发了反政府示威。他说:“尽管人们警告说,此时埃及很危险,但事实上这是探索‘蓝蓟花’号沉船和到埃及游览的最好时机。我第一次潜到该船周围时,那里有数百名潜水人员。然而,这次只有我一人。”经历了这么多年,现在“蓝蓟花”号的一部分已经被潜水人员、停泊的船只和海洋作用破坏。如果它的残骸继续瓦解,以后我们将再也没机会看到这个历史遗物了。

  穆里克称,尽管他对水下探险的经历很着迷,但是他想改变人们对待海洋的方式。他说:“潜水摄影是我的一大爱好,为了它我不惜游遍世界各地。但是我之所以会拍摄照片,是因为此刻我对我们对待海洋的方式非常担心。我想通过我的作品,向人们展示海洋的美丽,并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不保护它们,可能我们将成为有幸看到这些美景的最后一代人。如果我们不改变捕鱼和对待海洋的方式,我们的后代将再也没机会拍摄到这样的照片。”(孝文)


罕见岩画

  罗定的村民们最近发现一处罕见岩画,岩画中有一幅人像图案让人惊奇:头部似戴有“头盔”,“头盔”的一左一右插有两根“羽毛”,中间别着一根天线状物。

  有专家认为此人像图案颇似戴着头盔的“外星人”,也可能是古代百越土著首领图像,或是古代人确定时间和位置的定时、定位器。据悉,该岩画已列入罗定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广东省重要文物新发现”。

  村民:岩画图案自古就有?推测:岩画或是石器时代创作

  该岩画位于罗定市泗纶镇分会村火窑岗上的一块巨石上。岩画所在的巨石为不规则形状,长约14米~15米、宽约6米、高度约10米左右。

  发现,巨石上有不少图案。最多的一种图案是圆圈中间加一个点的星座图案,看得清晰的约有12个,构成一条线状。动物图案有一个,是马的造型。罗定市博物馆前馆长陈大远说,人形图案有三个,其中最清晰的一个看似头戴“头盔”,顶部有三根线条,两根分向左右,中间一根似天线,天线顶端有一小球。面部眼睛、鼻子依稀可辨,额部画一个圈。此外,还发现一些类似文字的图案。

  当地一名70多岁的村民沈广泉告诉,“上面的公仔早就有了,我太公也不知道画是谁作的。旧时曾有人偶尔会到那里烧烧香,拜一拜那块石头”。

  推测:岩画或是石器时代创作

  陈大远认为,这块岩画既没有文字记载,又没有参照物,而且雕刻手法原始古朴,加上内容反映原始祭祀场面,所以推测其为史前岩画。而岩画的线条雕凿痕迹并不深,有专家曾欲用纸将其拓印下来,但由于凿痕太浅无法拓印。“估计岩画是用石器等钝器工具凿刻的”,陈大远说,“因此,推测岩画是石器时代创作的。”

  岩画头像的三大猜想

  岩画上的奇怪头像令人关注。陈大远认为,这有可能是描绘“羽人”或描绘“外星来客”。

  而广州五羊天象馆常务副馆长韩东山则认为,“这有可能是当今发现远古最早的‘定南针’”。

  他认为,这块红砂岩巨石被当地人称作“公婆石”,从天象学角度来看,整块大石具有天文坐标意义,这里是颇佳的观测天象点。韩东山推测道:“这天象巨石是远古三苗百越人用于确定标准时间和南位的定时、定位、定历法的巨型石器,亦即汉书所说的‘交趾于南乃万世基址’。”对于岩画上面的人像图案,韩东山说,其头盔顶的“天线”直指正南方向,有可能是当今发现远古最早的“定南针”。

  相关阅读

  揭秘麦田怪圈:或非外星人礼物 邻居微波炉制造

  超级地球围太阳系徘徊 外星人或正注意人类活动

  天文学家预言人类将遭遇外星人 形象如同ET(图)
 

第 141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