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水下考古学家近日宣称,他们在巴拿马查格里斯河入海口附近发现了17世纪英国著名海盗亨利-摩根船长的五艘沉船。
考古学家认为,这五艘沉船是1671年摩根船长的舰队在巴拿马海岸附近沉没后留下的残骸。此前,考古学家还曾经在发现地附近的另一处水下发现了六门加农炮。这些证据综合表明,流传长达3个多世纪的摩根船长舰队的故事即将有了完美的结局。
当时,摩根船长在英国国王的官方授权下带领舰队公开掠夺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成为了官方的海盗。1671年,为了削弱西班牙人对加勒比地区的控制,摩根船长决定突袭巴拿马城,突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占领位于查格里斯河入海口附近的卡斯蒂洛-德桑-劳伦佐要塞。摩根船长和他的加勒比海盗顺利控制了要塞并摧毁了巴拿马城的防御工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失去了心爱的旗舰和舰队的其余四艘海盗船。摩根船长不得不选择放弃舰队,并令其沉没。
从那时起,关于摩根船长舰队的传说和去向总是充满神秘色彩。当英国海盗入城后,他们发现西班牙人竟然将所有宝藏都转移到了海上。这令摩根船长勃然大怒,并指令部下对巴拿马城实施大洗劫。这一行为让摩根船长成为了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海盗之一。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一支考古团队一直致力于定位摩根船长的沉船。当他们发现沉船时,摩根船长遗留于船上的财宝与战利品早已不复存在。不过,考古学家们仍然负责地帮助巴拿马政府保护这些沉船。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和河流系统研究所考古学家弗里兹-汉塞尔曼表示,“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沉船就是宝藏,摩根船长的事故就是财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水下资源中心的志愿者们正在与汉塞尔曼以及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潜水员们一起完成考古工作。
去年当考古学家在附近发现六门17世纪加农炮时,他们就意识到找对了方向。专家们利用磁力计扩大搜索范围,这种设备可以搜索到埋没于河底泥沙下的物体信号。最终,潜水员发现了一艘木制船船体右舷的一部分,以及一些未开封的货箱和柜子。
汉塞尔曼回忆起发现过程时表示,“我们真的非常兴奋。”国家公园管理局水下项目勘测考古学家伯特-胡介绍说,“通过一系列的潜水探测,这些沿船背后的故事正逐渐清晰。它会告诉我们沉船的故事,沉船的来源以及沉船的名称。”
潜水团队挖掘出来的任何器物都归属于巴拿马政府,都将被保存并展示于巴拿马博物馆中。(彬彬)
相撞后可能出现的引力波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宇宙空间中,荡漾的着一种神秘的波,其产生的原因是重量级的天体相撞,例如中子星与黑洞相撞,还有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疯狂旋转等等,这一系列听起来越来越恐怖且超出想象范围的灾难性宇宙事件,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爱因斯坦预言中的时空结构震荡。在今年的夏天,来自欧洲多国的科学家联合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时空结构震荡的理论是正确的,同时也捕获了引力波存在的证据。
始于今年夏天,并于秋季结束的欧洲引力波探测计划中,欧洲的科学家使用了两处陆基大型引力波天线,分别是位于德国汉诺威的GEO600引力波观测站和位于意大利比萨附近的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前者是德国和英国联合研制的引力波监测站,具有一套干涉仪,臂长600米。GEO计划源于2002年英国和德国发起的引力波探测计划。而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则是意大利、法国、波兰和匈牙利的合作项目,臂长可达3000米。
而引力波观测站是如何探测引力波的呢?根据广义相对论,高速运动且高加速度的物体以及大质量天体运动、碰撞都会产生引力波,在这样连续的时间里形成波,也就是时空涟漪。而我们平时接触的物体质量太小,产生的引力波太弱,所以宇宙中大质量天体的运动、碰撞等行为都会产生极强的引力波。然而,这些引力波虽然极强,但是传到地球上,就变得非常地微弱了,所以在地球上对引力波进行探测需要极高的灵敏度。
我们目前使用的探测引力波的方法是激光干涉仪,即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演变过来的。 在真空的条件下,由两条长臂相互垂直结构组成,在长臂的两端悬挂在一面镜子,镜面必须具有高反射率,然后将激光打入长臂中,让激光束在长臂之间的两面镜子间来回反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检测由于光程差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变化,而之所以会出现光程差的微小变化,就是因为引力波的影响作用,这个微小的变化只有一个质子的直径大小。由于引力波是极其微弱的,所以需要进行多种隔离手段,真空仅仅是一个方面,比如还要隔离振动,这里的振动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振动,还有内部长臂内的设备产生的振动。因而,对引力波的监测是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条件。
除此之外,一个引力波监测站不可能只有一处监测点,就像一个盲人,用耳朵辨认方向的时候总会转一转头部,这就是用不同的方位角来判断声音的方向。同理,引力波的监测需要多个地面站同时工作,而且还需要一模一样的探测装置,这就是在减小仪器误差和测量误差。在引力波的监测过程中,也必须同时探测并且同时接收的同样的信号,这样才是一个比较接近正确结果的数据,从这个角度出发,由于地面模拟信号可能对引力波的探测进行干扰,所以如果有干扰的模拟信号,那两个以上距离不同的监测点自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信号,所以也就避免的地面信号源的干扰,而保证对真正引力波信号源的探测准确性。
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德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的哈特穆特格罗特(Hartmut)博士介绍:如果认真对比GEO600引力波观测站和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可以发现这两个监测点在600HZ以上的中/高频段具有相似的灵敏度。
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儿,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波段对寻找可能的超新星爆炸和伽马射线暴发所产生的引力波,当然我们并不会大海捞针那样去监测,这些可能的引力波监测方向,都是已经用传统的可见光或者X射线望远镜、红外望远镜已经观测到的,在这个基础进行的监测,不仅能节省时间,也能提高监测效率。
根据目前的研究,宇宙伽马射线的暴发是最强的引力波来源之一。而宇宙中其他壮观且恐怖的事件,比如超大质量恒星核心崩溃坍缩形成中子星或者黑洞,这些都是引力波极佳的探测源。截至目前,具有什么的频率取决于质量关系,可能将目前的探测波段扩展到千赫兹频率上。但是,千万不要激动,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很方便地探测到引力波的信号,前文中已经提到,即使是宇宙中最惨烈的黑洞级碰撞,传到地球上的引力波信号也是极为微弱的,而我们监测到的概率也是非常地低的。
当然,我们还要感谢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在低频信号上的贡献,由于处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具有极佳的低频灵敏度(小于100HZ),所以这个引力波探测器是对脉冲星引力波信号探测的“能手”,而脉冲星的引力波信号频率一般在22HZ左右。由此可见,对引力波的探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探测的灵敏度。(Everett)
相关阅读。
USB接口牙刷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飞利浦公司最新进军口腔护理行业,现研制出世界首款USB牙刷。
这款USB牙刷售价250英镑,具有USB端接口,被生产商称为“牙刷中的iPod”。飞利浦钻石清洁HX 9332牙刷结合了气体牙线技术,可达到每分钟刷牙31000次,能确保100%清除牙齿菌斑。
在5次刷动和2分钟定时模式下,人们使用这款牙刷可确保只用14天便有效提高牙龈健康。此外,在30秒间隔计时模式下,可确保使用者牙齿清洁美白。
同时,这款牙刷使用时更加便捷,可通过USB端口进行充电。虽然飞利浦公司在电子音乐播放器、笔记本电脑以及卫浴产品领域推出了大量产品,但这项最新产品是该公司首次尝试进军口腔护理行业。
美容牙科比尔-多夫曼(Bill Dorfman)博士评论称,飞利浦电动USB牙刷带来了技术革新,使气体牙线技术与该产品完美结合在一起。作为研发者和生产方,我从前沿科技和消费者需求角度获得灵感设计出这款新型牙刷,它将满足人们的需要,并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飞利浦公司介绍称,气体牙线技术可以45英里/小时的速度在牙齿之间出现气体和水的微爆气流,从而有效地移除牙齿菌斑。
飞利浦公司在美国进行统计调查显示,80%的人表示遭受齿菌斑疼痛,50%的人认为牙线并不能完全清除牙齿间的杂物。(叶孤城/编译)
相关阅读
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空客)公司9日发表新闻公报说,A350超宽体飞机核心结构部件——复合材料中央翼盒在法国南特工厂完成交付,这是空客迄今制造的最大“整体式”复合材料翼盒。
中央翼盒的功能是连接机翼与客舱。此次交付的中央翼盒长6.5米、宽5.5米,高3.9米,制造材料中有40%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为与波音公司竞争,空客于2006年12月正式启动A350项目。A350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质量较轻的复合材料,以降低飞机自重、减少油耗和维修成本。
空客A350项目负责人迪迪埃·埃夫拉尔说,中央翼盒交付后,空客首架A350超宽体客机将进入最后的总装阶段。
目前空客收到的A350超宽体飞机订单已经超过567架,预计首架飞机将在2013年交付客户。(舒适)
相关阅读。
“我一直都把信用卡看得挺严实,怎么还是被人盗刷了,而且刷的都是美元!”陈小姐近日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提示信用卡交易了39.94美元,折合200多元人民币。她一查才知道,这笔交易来自于自己的苹果账户扣款。“如果这笔交易不是您本人发起的,很可能是您的苹果账户被盗用了。”银行客服人员表示。
陈小姐随后在一苹果产品技术论坛上发帖求助,才发现和自己“同病相怜”的用户为数不少,其中损失最多的一位网友表示自己的苹果账户被盗刷了100多美元,损失达上千元人民币。
一把“钥匙”能开所有的锁
“自打注册这苹果账户,我就感觉不安全,可是为了安装软件又没办法。”陈小姐抱怨,上个月,她买了台iPad2,听说下载软件需要先注册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iTunes账户,她就在线申请了一个。
“账户必须关联一张国际信用卡,而填写‘关联信用卡’信息的时候,既不用输入信用卡密码,也无需短信验证,只要输入卡号和背后的三位安全码就算绑定了,以后买软件直接从卡里扣款。”陈小姐当时就心下嘀咕,怎么连信用卡密码都用不着呢?万一自己的卡号和安全码被别人看见了,人家岂不是也能注册一个账户刷我的卡?
当陈小姐购买软件时,更是为苹果“便捷”的交易方式吃了一惊。用户选定软件后,只要输入苹果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交易就完成了,根本不用输入信用卡的任何信息。“我的苹果账户密码比较简单,这次肯定是被盗号者破解了,等于这一把‘钥匙’就开了所有的锁。”陈小姐沮丧地表示,账户被盗后自己的关联信用卡信息也就泄露了,得赶紧销了卡重办。
交易“时差”方便网络大盗
令陈小姐不解的是,自己的信用卡办理了短信通知业务,平时一刷卡就会收到交易信息,而此次自己的苹果账户“被购买”软件,足足30多个小时后短信才姗姗来迟。
对此,银行方面表示,信用卡的每笔交易是按照商户向银行请款,也就是商家和银行结算的时点来确定的。由于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交易发生在美国,商家和银行的结算会比用户下单时间有所延迟。
然而,这延迟的几十个小时却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陈小姐检查自己的苹果账户发现,“网上大盗”用她的账户分别买了六个软件。而被盗刷上千元的那位网友则表示,自己的账户在一天内陆续购买了20多个软件,直到自己收到交易短信,冻结了信用卡才算“告一段落”。“要是从第一笔盗刷就能实时接到通知,赶紧冻结信用卡,我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多!”
苹果模式苦煞中国“果粉儿”
“购买苹果软件只能用国际信用卡、交易必须用美元、信用卡密码形同虚设、下载免费软件也得先开立信用卡账户……”苹果论坛上,一位用户一口气数出苹果“多宗罪”并表示:“苹果所谓的‘国际模式’给中国用户带来了太多麻烦!”
在美国工作过多年的IT业内人士戴先生也表示,苹果应用程序商店所使用的刷卡方式在国外比较可行,例如在美国,信用卡不设密码,都是通过卡号和安全码来完成交易,但国内用户通常还是以密码作为信用卡验证方式,对卡片背面三位安全码的信息保护意识不高,而账户和信用卡绑定的方式更是大大加剧了资金安全隐患。
戴先生认为,苹果账户每次交易时至少应设置询问信用卡密码及安全码的环节,不能仅凭一个简单的苹果账户密码便“畅通无阻”。
对此,苹果方面工作人员昨日回应表示,他们已将用户的意见向苹果总部进行反馈,未来可能会采取措施提升账户安全性。
科学家模拟的彗星图片
科学家模拟彗星撞击地球图片
科学网(kexue.com)讯 科学家目前证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死亡之星”。此前有消息报道,太阳系周围存在可能撞击到地球的彗星。
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复仇女神”这样可以毁灭地球的彗星只可能存在于神话故事里。
一些科学家认为,所谓的“复仇女神”只不过是在太空中没有规则运动的云彗星,它的运行速度比较快而已。
一些科学网站中,同样否认了死亡之星的说法。众多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生物大灭绝是存在周期性的。因为研究人员根本找不到地球曾经受到来自其他星球撞击的证据。科学家们根本不相信“复仇女神”的存在,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阴谋论者耍把戏而已。
科学家有效的击穿了“复仇女神”的理论。科学家证实,虽然在4.5亿年前有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过地球,但目前还找不到几千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也是因为撞击。
来自德国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研究院拜勒更是直接认为:“没有什么死亡之星,现在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喜欢说一些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虽然没有什么死亡之星,但在上世界80年代,当时科学家的研究则认为,在过去的两亿五千年中,没两千六百年就会出现一次灾难。
在过去,地球上的一些陨石坑似乎是那些死亡之星支持者的来源,但这也不能证明陨石撞击具有周期性。
拜勒还补充道:“目前我们从陨石坑没有得到什么死亡之星的证据,现在剩下我们研究的,就是从过去的两亿五千年开始,陨石撞击是不是越来越频繁。”(乔尔)
科学网(kexue.com)讯 针对韩国媒体日前报道来自中国的“人肉胶囊”流入韩国市场,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昨早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已责成吉林省卫生厅立即展开调查。
韩国杂志《新东亚》日前报道,韩国海关年初查获一批从中国吉林延边医院走私入口的“人肉胶囊”,疑以死胎或出生一两个月夭折的婴尸研制而成,声称有绝佳的滋补效果,特别适合手术后或身体虚弱的人食用,每一百颗要价约80万韩元(约895新元)。
报道指,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所化验后发现,胶囊成分与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99%一致,且具有男女两性的遗传基因。当局初步认定,胶囊以人肉研制而成,并非原以为的人类胎盘。
据新加波《联合早报》报道,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卫生部坚决打击贩卖人体组织和尸体的行为,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患者的遗体,以及胎盘的管理和处置。”
乙肝流行较严重 中国实施补种疫苗
另外,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王斌昨天透露,中国是世界上乙型肝炎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患者众多,疾病负担沉重。为遏制乙肝严重流行趋势,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于2009至2011年在全国范围对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截至2011年7月底,全国累计补种了6198.7万人。
不过,卫生部承认,全国仍有山西、内蒙古、湖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7个西部省区未落实接种任务。王斌解释,在确定目标人群(即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时,因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所需的时间因此相对更长。
王斌称, 中国乙肝防控步伐已有所加快,防治水平明显提升不少: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取得了大幅度提升,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从1999年的70.7%和29%,上升到2010年的94%和88%。
另一方面,2009年至2011年间,中央财政投资了44.48亿元(人民币,约8.41亿新元),在全国支持建设1105万户农村无害化厕所,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进而改善环境卫生,并从根本上防治综合疾病。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建设1008万户无公害化卫生厕所。(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美国宇航局宣称,国际空间站于2020年废弃坠入太平洋的计划过于提前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称,尽管近期有一些关于国际空间站的报道,但国际空间站很可能持续服役超过2020年。本月初,俄罗斯宇航局副局长维塔利-达维多夫(Vitaly Davydov)发表电视讲话,宣称2020年将于2020年坠入太平洋。但是美国宇航局官方表示,关于2020年国际空间站废弃坠毁的消息尚为时过早。
国际空间站是由15个国家共同建设的太空项目,总投资达1500亿美元。美国宇航局发言人乔休尔-布克称,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现已同意将国际空间站服役期持续至少2020年,但这仅是“故事的一半”。这些国际合作伙伴现已讨论延长国际空间站超过2028年。
某个时候国际空间站将最终坠向地球,它不仅仅是离开太空轨道,可能以雨点状残骸散落在地球上,并可能危及人们的安全。因此,很难精确地预测国际空间站废弃坠落后将发生什么。
控制国际空间站坠落
美国政府能够在低地球轨道(高于地球表面数百公里)成功跟踪8000个篮球大小或者更大的物体,其中多数是废弃火箭和人造卫星,但也跟踪了500多个航天器残骸。
为了使国际空间站维持在太空轨道,它必须在地球上空以恒定的速度运行。国际空间站距离地球表面322公里,运行时速大约28163公里。然而,低地球轨道并不是一个完美真空环境,低地球轨道大气中存在着稀薄的分子雾可减缓运行速度。
航空宇宙公司航空工程师、大气层进入专家威廉-艾罗尔称,我们并不能完全放弃国际空间站,当前仍需要它来提升太空勘测能力。
国际空间站重约417305公斤,伸展面积相当于足球场大小。为了抵消它的轨道阻力,任务控制员必须使用附加在航天器上的推进燃料周期性提高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如果没有推进燃料,空间站将最终从太空轨道坠落下来。
国际空间站并不会当燃料殆尽时“自生自灭”,它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不会完全被摧毁,没有人知道空间站残骸何时、何地抵达地球。
下一个“航天器墓地”
为了保证地面居民的安全,使用强推进燃料使空间站脱离轨道,并在正确的时间缓慢其运行速度。此前俄罗斯航天局就是这样操作米尔空间站的,米尔空间站是国际空间站之前最大的人造航天器。
2001年3月,145吨重的俄罗斯米尔空间站计划坠落在地球上,当时俄罗斯航天局减缓米尔空间站运行速度,最终残骸体坠入南太平洋,坠毁地点被称为“航天器墓地”,远离居民生活区。(卡麦拉)
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新片《猿族崛起》中那样超级智慧的黑猩猩可能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但在现实世界,大猿也无愧于动物王国智商最高居民的称号。上世纪60年代,有关猿类智商的研究在坦桑尼亚贡贝取得重大突破,当时珍妮-古道尔观察到黑猩猩用细枝“钓”蚂蚁。这是证明野生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的第一个证据。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制造工具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猿类智能研究一次次取得突破,以下盘点的是猿类智力研究的七大里程碑。
1.猿类懂得使用工具
一幅档案照片,黑猩猩正用细枝“钓”蚂蚁。加拿大约克大学猿类智能研究专家安娜-卢森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懂得使用工具需要很高的智商,因为这需要对大自然提供的东西进行处理,使其成为可以达到使用者目的的工具。”在发现猿类这个与我们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懂得使用工具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它们懂得使用手语,使用自己制造的矛打猎,在基本的记忆测试中挫败大学生以及拥有其他一系列能力。
2.猿类懂得使用语言
1976年5月21日,弗朗辛-帕特森(左)用美国手语问大猩猩“科科”是否饿了,“科科”给出肯定的答复。向大猩猩教授美国手语的大猩猩基金会表示,低地大猩猩“科科”出生于1971年,是目前语言能力最强的非人类动物。这只大猩猩掌握了1000多种手语词汇,了解大约2000个英语口语单词的含义,能够与人类交流。
“科科”的智商在70至95之间,100是人类的正常智商。刚果民主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猿类研究员托马斯-布鲁尔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大猿的语言能力与儿童相当。”约克大学的卢森指出:“大猿更擅长手语而不是口语,因为大猿对发音的控制与人类不同。”
3.猿类在记忆测试中打败人类
2007年进行的一项记忆测试,黑猩猩“阿尤穆”用手指触摸屏上的数字。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短期记忆测试,让年轻黑猩猩与成年人展开对抗,最后以黑猩猩的胜利宣告结束。
京都大学研究员松泽哲郎在2007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记忆测试结果颠覆了很多人一贯的想法,包括很多科学家在内。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在所有认知能力方面均超过黑猩猩。松泽哲郎是黑猩猩智能研究领域的先驱,他指出研究发现也让他感到吃惊。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布鲁尔说:“大猿在这些测试中的表现比人类出色,它们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记忆事物,速度超过人类。”
4.猿类能够像人类一样学习词汇
研究员苏-萨维奇-鲁姆巴赫将黑猩猩“堪兹”抱在怀里。在亚特兰大语言研究中心接受的语言理解和语法测验中,“堪兹”取得优异成绩,成为明星学员。爱荷华州研究猿类语言和智能的大猿基金会表示,“堪兹”出生于1980年,是世界上无可争辩的猿语超级明星。它是第一只像孩子一样通过学习掌握语言能力的黑猩猩。
大猿基金会网站称,“堪兹”也是第一只能够懂得英国口语含义的大猩猩,同时擅长使用新颖的句子,这种能力需要了解特定的反应。掌握语法的难度超过词汇,因为这需要掌握实体之间的联系。此外,“堪兹”也是一个石头工具制造高手。
5.猿类了解符号含义
1996年,华盛顿特区国家动物园的Think Tank研究设施,在研究人员展示一片苹果之后,猩猩“阿兹”选择了代表苹果的符号。《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称:“‘阿兹’不仅可以通过抽象的键盘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了解另一个体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心智理论’。此外,它还能做出符合逻辑和有意义的选择,拥有一些黑猩猩缺少的心智弹性。”
作为Think Tank猩猩语言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猩猩学习使用电脑屏幕上的符号语言,表现出色可获得食物奖励。这家动物园的“猩猩字典”包含大约70个抽象符号,所有这些符号均代表特定的事物。符号共分为7种,分别是食物、人名、动词、形容词、阿拉伯数字、非食物物体和猩猩名字。卢森指出:“虽然这并不是猿类第一次通过符号进行交流,但‘阿兹’取得的成绩说明非人类动物能够将无意义的符号与所代表的有意义的事物对应起来。
6.野生大猩猩懂得使用工具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诺娃贝尔-诺多基国家公园,一只成年雌性低地大猩猩利用拐杖测量水深。2005年《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描述了这种行为。这是野生大猩猩懂得使用工具的第一个证据。在此之前,研究人员曾观察到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使用工具的行为。但据科学家推测,因不具有“必须性”,大猩猩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它们毕竟是体型最大的大猿,可轻易用牙齿咬开坚果或者捣毁白蚁窝,无需使用任何工具。
研究指出,使用拐杖这种行为说明大猩猩在与人类和其他大猿分离前就已经进化出使用工具所需要的智能,进一步证明智能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卢森说:“大猩猩往往被喻为大猿中智商最低的,这一发现对它们来说显然是件好事。但我并不认为使用工具是大猩猩的一次巨大飞跃。动物园的大猩猩也有这种能力,甚至连猴子也懂得使用工具。”
7.猿类用工具猎杀其他哺乳动物
照片于2007年拍摄,猿类研究员吉尔-普鲁特兹手拿一只黑猩猩制造的矛。普鲁特兹是塞内加尔一个研究小组成员,他们的研究获得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的资金支持。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黑猩猩使用工具猎杀其他哺乳动物。在2007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将树枝制成长矛,猎杀小型灵长类动物倭丛猴。他们观察到的这种行为不少于22次。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布鲁尔说:“这种行为说明猿类能够用非常高级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打猎和采集。”他的研究同样获得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的资金支持。卢森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人类祖先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肉类食物,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提高脑力。”(孝文)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蒋肖斌)一个由世界各国地质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宣布,北美大陆在11亿年前曾经和南极大陆连在一起。
据美国合众社报道,研究小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南极洲两地收集岩石,发现它们含有相同的铅同位素、相同的地质年龄、相同的化学和地质特征。这表明北美和南极洲东部曾在11亿年连为一体。此项研究成果在线发布于《地质学》杂志(the Journal Geology)的九月刊。
“当我来到位于西德克萨斯的富兰克林山脉,却发现这附近的土地竟然曾经属于南极洲。这太令人震惊了!”研究小组负责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地球化学家Staci Loewy 说。
美国地质协会也对此发布了新闻通稿,文中称大约11亿年前,北美中部的裂谷从五大湖开始一直到德克萨斯州,贯穿了整个北美大陆。裂缝在地表从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等州附近,一直延伸到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富兰克林山脉。地质家们正是在富兰克林山脉找到了和南极洲东部特征相同的岩石。
据国际经济时报报道,这项发现也支持了超大陆——罗迪尼亚(Rodinia)大陆的存在。罗迪尼亚大陆被认为是远远早于盘古大陆(Pangaea)的一片古代大陆。而所谓盘古大陆,指的是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形成的一大片陆地,提出者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得•魏格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