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
研究人员日前表示,海藻能够避免与农作物争夺耕地和淡水资源,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生物燃料。到目前为止,海藻生物燃料尚不具备经济性,但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海藻可以提取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的杰西卡-亚当斯表示,海洋中生长着大量海藻,而人们却没有真正加以利用。法国海藻技术研究中心的扬尼克-勒瑞特也表示,海藻生长非常迅速,而且无需消耗淡水。
与陆地植物一样,海藻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用多种方式转化成燃料。海藻可以通过热解来制造油料,通过细菌发酵来生产乙醇,通过厌氧消化来转化为甲烷。
海藻漂浮在水中,因而无需像陆地植物一样制造木质来对抗地球引力。粗糙且难以降解的木质是将陆地生物燃料推向市场所面临的关键障碍之一。
人工养殖
研究人员表示,相比陆地植物,海藻则易于转化为燃料。苏格兰海洋科学协会的米歇尔·斯坦利(Michele Stanley)称,野外采集海藻存在可持续的问题,因此人们必须支持人工养殖。在挪威,野生海带每五年收获一次。斯坦利说,目前野外采集的海藻难以达到制造生物燃料所需要的数量。
挪威一家企业致力于开发更好的人工养殖方法。该公司的负责人帕欧-贝肯(P·l Bakken)表示,与传统复杂的海带养殖系统相比,其养殖和收获方法更为简单和廉价,也许能让深海养殖成为可能。
与陆地植物一样,海带生长也需要充足的养分,人工养殖海带有助于防止海域中养分的流失。贝肯说,挪威的鲑鱼养殖场释放的养分足以养殖900万吨海带。
商业可行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目前尚不清楚海藻的经济性如何。斯坦利正在为此进行着调查,并期望能在未来几年得出答案。贝肯说,海藻生物燃料的市场竞争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最开始的激励措施非常重要。勒瑞特认为,要让海藻具备经济性,石油价格需达到每桶300美元,但从海藻中提取的高价值化学物质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
事实上,类似石油精炼的“生物炼制”是未来陆地和海洋生物燃料的发展趋势。由此制成的生物塑料、营养品、用于鱼类食物的蛋白质等都可能产生利润,而剩下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生物质则可以制造乙醇或甲烷。
贝肯还指出,海藻的可种植面积几乎是无限的,能够为液体燃料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目前全球海带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中国和日本。而贝肯的公司每生产一桶乙醇约需3.7吨海带,利用欧洲0.05%的沿海地区来养殖海带,可提供的乙醇数量相当于2008年全球产量的4.7%。
蓝色思维
海藻的养殖具有季节性。亚当斯表示,海带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夏季和冬季有着较大的差异。而随着时间推移,研究人员可能培养出具备理想特性的海藻。但引入海藻物种时需要特别谨慎,要避免造成物种入侵。贝肯认为,海洋生物的潜力巨大,并不仅限于海藻。人们过去的思考都基于陆地,现在应该转向“蓝色思维”,各种各样涉海产业将由此兴起。
“好奇者号”火星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新一代火星车已准备好
火星探索之路总是充满了各种崎岖,坊间也流传着一个笑话:“在时间、金钱、火星中,你只能选择两样。”然而,尽管这一行动仍面临诸多挑战,诸如技术、财政和时间等问题,探索仍未停止。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消息,新一代的火星车将于今年11月或12月抵达火星。
“好奇者号”已准备就位
新一代火星车被命名为“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也叫“好奇者号”。它的发射已经被推迟过数次,最近终于计划于今年11月25日到12月18日之间发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检察长保罗-马丁说,“‘好奇者号’是目前最具技术挑战的一个星际探测器”。它大小与普通小汽车相当,比“勇气号”和“机遇号”重5倍之多,过900千克,长度约为“勇气号”的两倍。
以核动力驱动的“好奇者号”携带的探测设备更多、更先进,在火星表面的连续行驶能力更强。它能够在火星崎岖的表面行进得更远,其设计原件也超出了两位“前辈”两倍之多。“好奇者号”火星探测器应用了新的核动力系统,并且“天鹤(Sky-crane)”助降系统也十分先进。它还拥有一套进入火星大气层的新系统,该系统对于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以及将火星样品带回地球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直到今年2月份为止,“好奇者号”仍存在1200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到今年3月,“好奇者号”已开始准备11月的发射行动。6月22日它还被运往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盖尔陨石坑已确定为着陆点
选好着陆地点是关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言人日前宣布,“好奇者号”探测器将降落在火星的盖尔陨石坑中的一个5000米高地附近的层状沉积物上。这是经过5年的着陆点遴选过程后,团队的顶级科学家、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还有行星科学共同体首选的着陆点。
这个陨石坑位于火星赤道以南,形成于大约3.5亿至3.8亿年前,面积相当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和罗得岛州之和。盖尔陨石坑内中心山丘的层状物含有黏土和硫酸,着陆点周围存在沉积物形成的冲积扇区域,这些物质和地貌的形成都与水有关。
“好奇者号”项目科学家、帕萨迪纳市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John Grotzinger认为,盖尔陨石坑是唯一同时具有两大优点的着陆点。首先,作为行星上的最低点之一,几乎可以肯定,盖尔陨石坑在火星的早期历史中曾孕育过一个湖泊。此外,由沉积层堆成的高地具有完美的层次,因此可以让“好奇者号”探测器漫游其上,对由一系列水蚀变矿物标记的几种不同的远古环境进行采样分析。
多数人认为,选定着陆点将成为这一火星探测项目成败关键之一。因为一旦“好奇者号”发现由早期生命留下的有机物质,这一着陆地点在未来30年里将可能一直成为被登陆者使用的着陆点。
再延迟得等到2013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称,“好奇者号”目前仍有三个遗留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搭载在探测器上的化学实验室留存有一些杂质样本。这个实验室是用来收集和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样本的。项目负责人说,他们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来自地球的杂质滤出,但仍有人认为想要在发射前完全清理干净几乎不可能。
此外还有两个软件系统仍不完善。一个是涉及飞行的软件系统,一个是涉及在火星表面安全行驶的软件系统。但是它们并不会带来灾难性的问题,完善过程正在进行中。
检察长保罗·马丁在相关报告中还提出,仍需要再注入一个4.4千万美元的资金才能完成“好奇者号”升空计划,当然这4.4千万美元的需求已经包含在25亿美元的总投入中了。
保罗称,这一探测器在2009年时延迟发射,已直接导致探测器的花费上升了86%,从9.69亿美元上升为18亿美元。整体费用也上升了56%,从16亿美元变为25亿美元。由于地球和火星每两年才会出现一次最佳位置,如果这次仍再延误,下次的发射时间将为2013年,额外费用又将增加5.7亿美元。
所以由于探测器的复杂性,仍有很多人认为,直到11月25日,也未必能将一个完美的探测器送上火星。
新快报讯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8日报道,每年7月底,美国弗吉尼亚东北部有名的阿萨提格岛都异常热闹,因为数以百计的小野马会从水中横渡阿萨提格海峡,这一壮观的场景吸引了上千的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
报道称,29日,观众们纷纷用摄像或拍照的方式记录了第86届“海滨牛仔”的横渡大赛。这项比赛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其参观费用于保护弗吉尼亚州的野生动物。今年的“海滨牛仔”横渡虽然只有130匹左右的小野马,却吸引了4万多人前来参观。据悉,这群小野马仅用了4分40秒就完成了横渡任务,尤其幸运的是由于退潮,这群马匹仅仅需横渡本来距离的一半。
据悉,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将近100年,这些野马的祖先是由当地居民捐献出来的。
据新华社电 新西兰惠灵顿动物园说,动物园打算在今后几周内放生帝企鹅“快乐的大脚”。
这只帝企鹅从南极“北漂”大约3200公里,今年6月来到新西兰北岛佩卡佩卡海滩,成为44年来首次自行造访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野生帝企鹅。
帝企鹅通常一辈子生活在南极洲。初到佩卡佩卡海滩时,“快乐的大脚”看起来还算健康,但一周过去后越发无精打采,出现脱水、中暑症状,还错误地将沙子当成雪来吞食。它随后被送至惠灵顿动物园,接受了内窥镜手术。
美联社29日报道,在动物园的一个月中,这只企鹅的体重增加了4公斤。动物园本周给它展开X光和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帝企鹅身体健康。
动物园发言人凯特·贝克说,打算今后几周内从新西兰南岛的最南端放生“快乐的大脚”。
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体格最大的成员,外形优雅,举止从容,喙部橙色,颈下一片黄色羽毛,一般身高80厘米至120厘米,体重可达50公斤,主要栖息在南极大陆及其周边岛屿,以鱼虾为食。 (来源: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电 记者29日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坦”于29日在海南岛东部登陆。同时,今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也已经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
据介绍,“洛坦”自27日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后随即进入我国南海,目前已经抵达南海北部。“洛坦”将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于29日傍晚在海南岛东部登陆,之后将影响北部湾海域。
受“洛坦”影响,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橙色警报,同时将风暴潮警报级别由蓝色升级为黄色。
船舶“海鹰6号”沉没 8名船员已被救
本报讯(记者李妍 通讯员沈安信)7月28日,一艘江西九江籍货船“海鹰6号”在珠海海域因遭遇风浪沉没,粤港两地搜救部门紧急组织联合海空搜救,将遇险8人全部救起。
铁路 广铁部分动车列车调整
本报讯 (记者杨进 实习生杨致珩 通讯员广铁)记者从广铁集团相关部门获悉,为应对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坦”的影响,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决定途经沿海区域线路的海南东环铁路,29日18时以后开行的5对动车组停运,30日上午开行的4对动车组停运,29日18时前已经在运行的动车组运行时速降至100公里左右。广珠城际动车组于29日18时开始,动车组视实时风力状况,运行时速由250公里降至100至200公里。
铁路部门表示,海南东环、广珠城际动车组30日的运行状况将根据台风影响程度进行调整,台风影响解除后动车组将恢复正常运行。
受“洛坦”影响,琼州海峡自29日零时起全线停航。为此,铁路部门紧急调整旅客列车运行计划,7月28日~30日进出海南的旅客列车停运或改变终到、始发车站。
列车运行具体调整为:
7月28日~30日,三亚-广州K407/408次停运;7月27日成都东-海口K488/5次由终到海口站改为终到湛江西站;28日、29日成都东-海口K488/5次由终到海口站改为终到徐闻站;29日海口-成都东K486/7次改为湛江西站始发,30日海口-成都东K486/7次改为徐闻站始发;7月28日、29日,上海南-三亚K511次、北京-三亚T201次均由终到三亚站改为广州站;7月29日、30日,三亚-上海南K512次、三亚-北京T202次改为7月30日、31日由广州站始发。
航空 海口三亚机场不留飞机过夜
本报讯 (记者李妍 通讯员徐勤涛)热带风暴“洛坦”昨天傍晚登陆海南,记者从航空公司获悉,昨天下午2时以后海口机场航班只出不进,三亚机场在17时后也实行只出不进,两个机场晚上均不留飞机过夜。
截至昨天傍晚5时,受“洛坦”影响,海口机场进港航班15班,出港航班11班,将原地取消和就近备降,海口晚上不留飞机过夜,全部转场。三亚进出港取消20班,航班也实行只出不进、原地取消和就近备降、晚上不留飞机过夜、全部转场的方案。
又讯 昨天,北京出现今年入夏以来最强的雷暴天气,造成北京机场航班运行严重受阻,多个航班在地面等待。南航启动航班延误蓝色预警机制,应对北京雷雨天气。截至昨天下午4时,北京当天计划出港航班109班,取消10班,延误65班,返航备降11班,涉及旅客16000余人。
本报讯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粤水轩)省防总消息,强热带风暴“洛坦”于7月29日17时40分在海南文昌登陆,“洛坦”带来的强降雨将严重影响粤西地区。为进一步做好防御工作,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刘昆于昨日下午坐镇省防总,指挥部署防风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根据刘昆副省长的指示,省防总再次下发关于做好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珠江口以西地区要强化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的防御,加强危险区域的巡查值守,落实相关防御措施;加强对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度汛安全。
据悉,国家防总于今天派出工作组,与省防总派出的工作组共同督导防风工作。
作者:李妍 沈安信 (来源:广州日报)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消息,近日,英国圣阿格尼丝岛(St. Agnes)与休岛(Gugh)老鼠肆虐,对当地海鸟种群数量构成极大威胁。
英国皇家海鸟保护协会发言人称,1983年至2006年期间,由于棕鼠剧增,英国锡利群岛的海鸟数量下降了25%,尤其是海燕与海鸥,它们洞穴里的幼仔经常被棕鼠偷食。
英国圣阿格尼丝岛与休岛总人口仅70人,而棕鼠的超过3000只,大家正全力以赴消灭老鼠。
当地负责人称:“阿格尼丝岛与休岛的棕鼠还是会很容易被消除的,因为这两个岛距离其他岛屿较远,老鼠不容易逃窜出去。”
英国皇家海鸟保护协会将联合其他组织邀请环保专家一起控制两个岛屿上的老鼠,岛屿上的居民都表示支持,并表示会积极配合工作。(编译:Casey)
华尔街日报报道 3月11日的日本海啸导致为东京地区提供电力的一多半核电站陷于瘫痪,同时也意外启动了现代社会一个规模庞大的实验:一个拥有3,000万人口的大都市能否在失去约五分之一电力供应的条件下维持正常运转?
在经过了一个每天超过32摄氏度的火热7月之后,日本给出的初步回答是肯定的。东京电力(Tokyo Electric Power Co.)不仅让东京地区在整个夏季灯火通明,在大多数时间里它还有很多额外发电能力,说不定还可以供电给纽约。
很多人曾担心,日本经济会因电力短缺而深受打击,但这一幕并没有发生。日本股价已升至与地震前水平几乎相当的高度,日本经济开始再度增长,而一些公司受消费者对节电产品需求的提振而生机焕发。
省电已成为日本的一种国家信念。由于很多空调都设在28摄氏度左右,商务人士脱下了平常穿的西装,按照“超清凉商务装”计划换上了短袖衬衫。汽车制造商被迫在周末开工,以避免在工作日用电高峰期大量耗电。
今年夏天,东京地区高峰用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3%。
用电量的下降动摇了日本对核电数十年孜孜以求的信念。除今年外,在日本总供电量中,核电曾经占到近30%。如果日本可在今年夏季余下数周内成功应对电力供应减少的局面,那么福岛第一核电站(Fukushima Daiichi)事故或许会改变日本的能源政策。这将对全球产生多重影响,因为自苏联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事故引发最严重的核泄漏以来,全球很多国家都在重新考虑核电计划。
政界人士和很多公司高管说,人们愈发觉得日本对核电站的依赖将越来越小,核电站可能会被逐步淘汰,直至有一天彻底淡出日本人的视线。德国和瑞士已宣布了逐步废弃核电站的计划,而美国和法国领导人则说,计划维持本国核电站的运转。美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核电使用国。
日本经济同友会(Japan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Executives)在今年7月召开夏季会议后发表声明说,就中长期来看,缩减日本核电规模的理想方式是,逐步废弃老化反应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有人对核电的看法甚至更极端。日本网上购物公司乐天株式会社(Rakuten Inc.)社长、46岁的亿万富翁三木谷浩史(Hiroshi Mikitani)说,我认为最好是取缔核能源。他是日本正在崛起的一代企业高管中最知名的商务领袖之一。三木谷浩史提醒说,他并不赞成立即关闭所有核电站。但他说,这个夏天已经让日本人曾对核电站抱有的信任破灭了。
日本之所以能成功避免电力危机,是由于供电量增加和需求减少的缘故。危机发生后,东京电力赶紧重新启用较古老的天然气和燃煤发电厂,迅速解决了地震后那几天东京地区轮番停电的问题。
同时,省电计划还将东京地区很多天的最大用电需求减少了1000万千瓦或更多。
这些措施也有缺点。传统火电厂会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日本也必须进口更多的燃料。尽管强势日圆能减轻负担,但还是会增加能源成本。
另外,有些老人甚至冒着中暑的危险过分节电。据日本皇宫的一位发言人介绍,年近八旬的天皇和皇后曾经一度在晚上靠蜡烛和手电筒应付过去。
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Fire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Agency)介绍,入夏以来,截至7月24日,紧急救援人员将22,418位中暑患者送到医疗机构。其中近一半是老人,共有43人死亡。和去年相比,今年中暑的人数增加了50%,但因中暑死亡的人数下降了三分之一。
电力公司负责人和一些商界领袖说,节电措施扰乱了生产,增加了不确定性。东京地区的大企业实施的是强制性节电措施。
东京电力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核电业务最高主管相泽善五(Zengo Aizawa,音)说,那种认为我们有足够电力,所以我们不需要核电站的结论过于仓促。日本是一个依赖制造业生存的国家,节电令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
尽管日本的能源消耗大幅削减,但日本经济受到的损失却相对较小。节约的能源消耗量大致相当于Consolidated Edison Inc.给纽约市和威彻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供电的部门整个电力需求量。
日本央行副行长山口广秀(Hirohide Yamaguchi)7月20日说,电力问题不可能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限制经济活动。日本央行预计今年秋天日本经济会出现温和复苏,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达2.9%。东京基本上和往常一样繁忙,电子消费品商店顾客盈门,开往度假区的火车也挤得满满的。地震和海啸本身只是严重损毁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有六个核反应堆)。东京电力公司还关闭了有四个核反应堆的福岛第二核电站。
日本54个核反应堆的绝大多数在此次地震中没有受损。但令电力公司感到惊讶的是,许多社区不愿重启因例行检查而停止运转的反应堆。
随后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宣布了一系列压力测试,检查反应堆是否会受受意外事故影响,此举进一步推迟了反应堆的重新启动。
现在只有16座反应堆仍在运行,并且这16座反应堆到明年春天前将因例行检查而停止运转。如果无法重启暂停工作的反应堆,再过不到九个月,日本就将没有核电了。
2012年夏天电力需求再次上升时,这将造成又一次电力短缺的情况。眼下日本国内正在辩论完全弃用核电是否可能。
如果人们继续节电,且电力公司在明年夏天启用那些老旧的使用化石燃料的电厂,日本可能做到不停电。但支持核电的人说这种做法太过鲁莽,不应尝试。
核电供应量迅速萎缩也迫使其它地区节电。给日本第二大经济中心关西地区(Kansai,以大阪为中心)供电的11座反应堆中只有四座还在运转。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太空飞行器的家族中又少了一个重要成员,航天设计师们也在开始着手下一代太空船的构思。不过,科幻小说家和插图画家们很早以前就已经为他们设计了理想的未来太空船版本。科幻理论家认为,未来太空船的设计或许真的可能从这些科幻小说插图中获取灵感。
多少年来,一代代科幻小说爱好者一直热衷于描绘太空旅行的美好前景。从《星球大战》到《2001:太空漫游》,再到《大胆阿丹》,这些科幻作品都对未来太空船究竟是何模样有所描述,甚至这种外观的描绘显得比第一级火箭推进器的点火还要重要。尽管这些描述性插图仅仅来自科幻小说或影视,但是它们对于未来太空船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有人认为,科幻艺术家与实际的太空船设计师之间的界限事实上很模糊。美国著名的太空美术之父切斯利-邦尼斯泰尔不仅仅对科幻小说的创作,甚至对美国的太空计划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宇航局德裔火箭技术和太空探测设计师韦纳-冯-布劳恩也曾经从著名科幻小说家朱利斯-凡尔纳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那里获得灵感,委托邦尼斯泰尔为他的太空飞行概念介绍性文章创作插图,并将插图随同文章公开发表。布劳恩的技术与邦尼斯泰尔的艺术构想的完美结合让太空科学更容易被外行的读者们理解和接受。当然,在理解和接受这种概念后,作为纳税人的外行读者们就更容易接受政府的太空计划,在大选表决时更倾向地做出自己的决定。
科幻小说和幻想艺术家协会每年都会向在科幻和幻想艺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颁发“切斯利”奖。拉里-朗格是一名德裔画家,他曾经为军队飞行手册创作图解,并被指定负责美国宇航局下一代太空船的外观设计。他和他的创作团队通过将布劳恩的思想进行图解,从而创作了自己的太空站设计版本。拉里-朗格后来成为《2001:太空漫游》中的太空产品设计师和艺术指导。
英国艺术家克里斯-弗斯的科幻小说插图艺术作品更是将艺术创作带进了真实的太空旅行领域,他的作品汇总于一本名为《硬件:克里斯-弗斯最后的科幻小说作品》的新书中。在新书的封面上,弗斯引领了一种新型的太空艺术风格,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巨大、艳丽的太空飞船置身于旋涡状的太空背景中。弗斯曾经负责为多部科幻电影进行艺术创作。
航天飞机计划的结束意味着太空船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他们或许能够从这些艺术家这里获得灵感。由于政府资金紧缩,许多太空项目可能要转向私营投资者。一些公司,如波音公司等,将会引诱消费者开始为太空旅行付费。为了在未来太空旅行可能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不得不提早将目标转向太空飞行。科幻理论家加里-威斯特法尔博士认为,“一家有进取心的公司,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提供他们具有独特优势的太空船来吸引政府和私人乘客,这些太空船要像弗斯创作的版本那样别具一格。弗斯的太空船之所以如此华丽,不仅仅在于将其设计成流线型的结构,他还大胆使用了明亮的色调。”
一些人或许很奇怪地发现,像拉里-朗格这样的美国宇航局员工,竟然从高深的太空项目转向好莱坞发展,甚至还因为担任《帝国反击战》的艺术指导而获奥斯卡提名。(彬彬)
科学网(kexue.com)讯 狗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能干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一只叫英国名叫Blitzen的狗却有与众不同的技能,它跳跃起来竟然能达到1.828米,这简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据Blitzen的主人说,他们从未对它进行过弹跳方面的训练,它天生就是个跳高的高手。主人泰西-克拉克说到:“我们是从一个无力收养它的流浪汉手中接过Blitzen的,随后它时不时的展现它的天赋,非常喜欢蹦来蹦去。”
此前犬类跳高的记录是1.727米,而Blitzen的1.828米无疑更是很多狗难以企及的高度。最有意思的是,Blitzen还可以在空中滑翔,尤其是在水中的时候。克拉克说:“当它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它会非常高兴,当让它跳舞时,它就会摇着尾巴,突然起跳,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跌落在水中,它显得非常的兴奋。”
而Blitzen的1.828米要想得到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认可恐怕还得复制这一高度,因为需要有一个见证。与此同时,对于Blitzen的壮举,很多爱狗人士认为应该尽量少做,因为这容易令它受伤,甚至骨折。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体罚会降低儿童的情商,并且削弱儿童自制力,导致他们的行为表现更加糟糕。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是通过对西非两所学校中的63名5-6岁儿童进行测试得出这一结论的。其中一所学校对违规学生实行体罚,另外一所则采用非体罚措施管理学生,所有的孩子生活的地区和家庭背景都大致相同。研究人员通过让这些孩子完成一系列任务测试其行为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受到体罚的学生行为能力明显不如未受过体罚的学生。这表明严酷的体罚可能损害儿童的表达能力和行为能力,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儿童的情商会受到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称,体罚能使儿童迅速服从,但不能使他们明确理解规则和标准,所以可能导致儿童的自制力随年龄增长降低。体罚并不能教会儿童适当的行为,也无助于改善他们的学习。
科学家正进一步研究长期处于体罚环境是否会造成儿童形成说谎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