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3月2日正式宣布东部美洲狮灭绝,而这种动物可能实际已灭绝了大约80年。

  东部美洲狮为美洲狮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北部。由于近几十年极为罕见,人们把东部美洲狮称为“鬼猫”。1973年,东部美洲狮首次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在声明中说:“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经过对可用信息评估,得出结论,东部美洲狮已经灭绝,建议将这个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

  这个机构要求各方提供东部美洲狮信息,从573份回复中确认,所有所谓目击到的东部美洲狮其实为美洲狮其他亚种。东部美洲狮历史上曾在美国21个州出现,但现在“没有一个州能确认任何一头东部美洲狮存在”。

  声明还说,只有西部美洲狮存在足够数量可以维持繁衍种群,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野地。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研究东部美洲狮的首席科学家马克·麦科洛说,这种动物很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灭绝。


新加坡


丹麦奥尔胡斯市


美国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市


墨西哥蒙特里市

  据报道,最近,美国一项调查再次证明了物质跟幸福感并无多大关联。

  美国《读者文摘》专栏作者丹·比特纳,在完成了他的全球之旅之后,综合各种条件评选出4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

  这四个城市分别是:新加坡、丹麦的奥尔胡斯、美国加州的圣路易斯-奥比斯波以及墨西哥的蒙特里市。

  很令人诧异,这四个城市属于不同大洲,地理条件、经济状况都不尽相同,尤其象蒙特里,它居民家庭收入并不高,也不能享受良好的医疗照顾。它怎么也入选了呢?

  这就是这项调查的意义所在了。是什么使这些地方的居民开心地生活呢?答案和物质财富、智力、城市魅力都没关系,比特纳发现,这几座城市的居民都重视社交生活和健康。当然,他们最重视的是幸福感。

  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程度。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参照过去5.4亿年间的生物灭绝情况,对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所面临的潜在灭绝风险进行了评估。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将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如果你仅仅观察那些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哺乳动物——即在其繁衍三代以内,其灭绝的可能性高达50%的物种。如果我们将这部分物种视作即将灭绝,最快将在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我们将非常明显的发现目前的物种濒危程度时非常不正常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灭绝时期。”安东尼•巴诺斯基(Anthony Barnosky)教授说。

  他又补充说:“如果那些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那些被官方认定为处于濒危状态或非常脆弱的物种真的全部灭绝了,并且这种灭绝趋势持续,那么在3~22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然而,巴诺斯基教授同时表示仍然有机会去拯救这些濒临险境的物种,从而扭转这种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这其中包括生物的栖息地破坏、生物入侵、疾病,以及全球变暖等等。

  “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观察的所有这些物种之中仅有大约百分之一到二的物种实际灭绝了。因此看起来我们还没有在生物大灭绝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我们还有机会拯救很多生命。”

  生物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500年内,在全部5570种哺乳动物中,已经至少有80种已经灭绝。

  不过,根据该小组的研究结果,哺乳动物的平均灭绝速度应当小于每百万年两种,很显然目前的灭绝速度是远远超过这一速度的。

  对此,巴诺斯基教授表示:“看起来,目前的哺乳动物灭绝速度很像是大灭绝事件,即使是给所谓大灭绝事件给出较高的定义门槛之后依然如此。”(晨风)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4日消息,举世闻名的波多尔红酒(Claret)可能会加入北极熊的灭绝行列中,科学家近日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可能到2050年波多尔红酒将不复存在。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全球温度的持续上升使得葡萄庄园无法生产出高品质的波多尔红酒。据专家分析,到2050年拉图(Latour)、拉菲(Lafite)等世界顶级葡萄酒庄将难以生产波多尔红酒。那些高品质波多尔红酒或许将成为历史,从此不复存在。


举世闻名的波多尔红酒(Claret)可能会加入北极熊的灭绝行列中

  一些乐观者认为,只要酿酒师们改用采用耐热的葡萄作为生产源,这种糟糕的境地就可以避免。然而,法国巴黎农业研究学院(the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Paris)的红酒专家帕斯卡(Jean-Pascal Goutouly)说:"2050年波多尔的气候将无法生产红酒。或许像梅鹿辄(Merlot)这样的世界顶级红酒会成为过去。"

  另外,据波多尔农场主菲利普(Philippe Bardet)介绍,如果气温上升过快,那么对红酒来说将是致命打击。不过,气候升温要是缓慢一些,或许葡萄能适应这一变化。


由于全球变暖,可能到2050年波多尔红酒将不复存在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高温会令波多尔葡萄早熟,持续的干旱也导致水源供给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是很难酿造出高品质的波多尔红酒。其实,在科学家宣布气候消息之前,那些葡萄庄园的种植者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近30年来波多尔的气候异常。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内首部垃圾分类规章在广东亮相。

  “垃圾不分类个人每次要罚款50元?!单位每立方米要处500元罚款!”将于4月1日出台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下简称《规定》)中有关处罚的规定在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据记者调查,作为“国内第一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广州市民对其能否有效“落地”却存在质疑的同时,在“一纸罚款条例”的背后,还有垃圾分类试点进展搁置、垃圾分类之后再处理效果待检等方面的尴尬。

  “为了应对‘垃圾围城’危机,除了对现有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加快新设施建设外,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源头减排,将是解决垃圾危机的重要手段。”广州市法制办副主任林琦在《规定》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广州市每天进行填埋和焚烧等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将近14000 吨,由于种种原因,新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现有设施基本上是超负荷运作,造成处理能力和垃圾量严重不匹配,生活垃圾处理形势严峻。

  “广州市法制办和市城管委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广泛征求了系统内部和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意见。”林琦对记者表示,《规定》公布施行一段时间后,广州市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定》进行修订,在条件成熟之后可考虑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而为打造低碳广州的目标,2011年,广州市力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50%,资源回收率达16%,资源化处理率达90%,末端处理率低于75%,无害化处理率达85%。在 2012年广州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规定》也明确了垃圾分类的目标、标准、操作方式和处罚方式等。《规定》还提出先以“干湿分类”方法实施家庭垃圾分类——“这一方式不仅成本低,易于居民实践,也便于垃圾清运后的后端处理。”

  “早在2010年1月,广州就以越秀区东湖街、荔湾区芳村花园、番禺海龙湾和华景新城等社区作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的试点。但试点效果不佳。”2月26日,一直有关注垃圾分类的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规定》的出台被视为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阶段,但政府应该更要加快推进垃圾分类之后收集、运输、再处置等方面的建设。

  广东垃圾分类新规 仅“干”“湿”分开

  “根据《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引》,饮料及牛奶等纸包装属于可回收物,螃蟹壳、贝壳、骨头属于厨余垃圾,布料(含碎布)、衣服、鞋类属于其他垃圾……”记者了解到,作为《规定》的配套文件,广州市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已经编制完毕准备付印。

  “我们马上会下发到每个市民家庭里。同时《指引》中的归属类别不是一成不变的,会视居民生活废弃物的归属类别,视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处理的可操作性,城市管理部门将适时进行调整。”广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处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广州市城管委了解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包括分类标准、分类标识、分类方法以及《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摘录,此外还公布了各类垃圾业务指导电话。

  垃圾分类并不是个新鲜事,上海早在1995年试点分类收集垃圾,原建设部也在2000年确立了包括广州和上海在内的八个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但十多年过去,效果却并不显著。

  以上海为例,上海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1995年开始按照“有机”和“无机”的分类方式开展试点。2008年起,又分步实行绿、红、蓝、黑四色垃圾桶,将垃圾分为玻璃、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然而,去年8月上旬,上海市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市民并未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仅两成多的受访市民在扔垃圾时是“先分类,再扔进对应的垃圾桶”的。

  参与试点的居民们发现,“我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工人装车时却把它们又混在一起,这跟不分类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广州似乎想从简单做起。据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林琦介绍,广州将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垃圾分类工作原则,先将餐厨垃圾分类出来,然后逐步对其他垃圾进行进一步细分。

  “垃圾干湿分类是不准确的分类方法。虽然广州《规定》本质上是要把餐厨垃圾分离出来,但是配套设施和定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都将成为障碍。”金牙大状律师网首席律师王思鲁表示,国内目前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整体水平还跟不上。

  垃圾分类艰难前行 之前广东试点基本“夭折”

  经过10年时间,尽管各城市一直在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垃圾分类问题基本处于“原地踏步”阶段。

  以广州市为例。根据广州市城管委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市民赞成垃圾分类,但也有90%的市民不愿意参与

  生活垃圾分类。2010年上半年,广州市民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垃圾分类的参与率仅为2.24%。

  在2010年1月,广州以越秀区东湖街、荔湾区芳村花园、番禺海龙湾和华景新城等社区作为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的试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诸多原因,广州垃圾分类的这些试点区域和项目纷纷搁置,普遍缺乏可以推广的运行模式。

  番禺区海龙湾小区位于洛浦街南浦岛新浦南路,为小高层洋房普通住宅小区,共有住户1683户,48个公共楼梯。该小区作为广州市最先开始垃圾分类试点的两个小区之一,也是首个厨余垃圾分类的试点区。

  2010年5月中旬,海龙湾作为番禺区试点,启动厨余垃圾的分类和收集,然后仅仅过了两个月,到去年7月初,这个试点就宣告“夭折”。记者采访时发现,目前,厨余垃圾的分类和收集在该小区已经销声匿迹,该类垃圾早已和其他生活垃圾混为一体,直接投入垃圾桶。

  “刚看到点效果,就停了,有些可惜。”海龙湾的住户李阿姨在试点启动时,就报名成为“绿色家庭”,从该年5月中旬开始,在家中搞厨余垃圾分类,每天有近1公斤左右的厨余食品垃圾,装入绿色小桶,再倒入楼梯口专用的厨余垃圾收集桶,专人每天收一次。

  去年7月2日起,“绿色家庭”的分类设备被收回,业主被告知,海龙湾的厨余垃圾分类单独处理搞不下去了,项目宣告“夭折”。

有了《规定》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垃圾就能有效的进行分类处理吗?在实际运行中,后续垃圾处理并未与“分类”相配合,最终使“分类”流于形式。

  据记者了解,广州市中创沃德环保资源开发公司负责该区厨余垃圾的分类试点,预想中的投资回报点在于对厨余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去年7月,在成为垃圾分类示范点仅一个月后,这家垃圾分类试点公司就因缺乏资金、垃圾分类困难等问题黯然夭折。而其中一大原因在于中创沃德在番禺区钟二工业区建厂时,采用大头金蝇处理垃圾的方式,引起当地居民的厌恶和抵制。

  据广州中创沃德环保资源开发公司总经理段德连介绍,创办公司时,他筹集了200多万元的资金,但前期厂房机器等花费巨大,“又没有形成正常的商业利润模式。”部分股东因此放弃了继续投资,资金链断裂使中创沃德举步维艰。

  “垃圾分类不能只作为一项绿色环保事业,我们预想政府会大力支持的局面一直没有出现。”段德连在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其他三个试点区域效果类似。“垃圾分类试点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就是后续处理跟不上。”王则楚称。

  以罚款促分类引争议 重蹈控烟结局?

  《规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针对乱扔垃圾行为的罚则:“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每次50元罚款,对单位处以每立方米500元罚款,不足1立方米的按1立方米计算。”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市民拥护垃圾分类,但认为不应仓促实施,更不能以罚代管,首先应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和设施配套的工作。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直街,一位开餐馆的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电视上看到垃圾不分类要罚款的报道很吃惊。现在没有宣传单发到我们的手上,也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分类,怎么说罚款就罚款呢?”

  “处罚市民的做法无异于把垃圾围城的责任推给市民。”广州分类得公司总经理杨静山认为,就像控烟条例的实行流于形式一样,罚款并不能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目前政府亟需做的并不是针对群众的立法,反而是制定可执行的分类操作标准和鼓励补贴政策。


  对存在的争议,林琦向记者表示,处罚只是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可以向城管部门举报,而处罚也有一套指引标准,绝不会自由裁量。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对此补充,设置处罚只是为了执法时有法可依,最紧要是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政府要把垃圾处理渠道建设好,其次垃圾分类的教育要跟上。同时市政部门还会给予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一定的奖励,当然也有一定的惩罚措施。”金牙大状律师网首席律师王思鲁向记者表示《规定》的配套措施要跟进,如果分类标准不明确、政策宣传不到位、行政处罚难落实等问题的存在,有可能使得这样一部“首开先河” 的垃圾处理方案也会中途抛锚。

  记者2月24日从广东省信宜市多个部门了解到,广东信宜受灾村民起诉紫金矿业及其相关责任单位,索赔金额已超2亿元,信宜市人民法院已就此立案873件,预计立案数量和索赔数额还将继续增加。

  记者从信宜市多个部门获悉,广东信宜灾民起诉紫金矿业,涉案金额未来可能超过3亿元。信宜司法局分别从各律师事务所、机关及基层司法所组织了50多人的工作组进驻灾区为灾民提供法律服务,截至1月27日,已经为钱排镇灾区的双合、达垌、白马、钱新、钱排、响水、竹垌等7个村委会2400多户17000多名灾民办理了向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以及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责任部门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2400多宗起诉案,涉案金额约为2.76亿元。

  另外,司法部门还办理灾民死亡索赔诉讼起诉案20宗,死亡索赔涉案金额为0.11亿元。以上合计共办理灾民个人财产损失诉讼及灾民死亡索赔诉讼起诉案约2500件,总涉案金额约为2.87亿元。

  此前,信宜市政府就公共财产损失向紫金矿业索赔1950万元,公私财产之和索赔涉案金额可能将超过3亿元。

  信宜市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溃坝事件起诉紫金矿业及其相关责任单位的起诉案中,有873宗已经立案,诉讼标的达2.01亿元。有些起诉案材料不足,正在补充,预计立案数量和诉讼标的还将继续增加。

  信宜市政府方面称,环境污染索赔工作方面,广东省环保厅已经于春节前派出环境监测工作组对钱排镇银岩锡矿溃坝下游流域进行布点,提取水土等样品进行检测。其他公共设施受损单位也在继续收集梳理证据,准备工作完成后将提起索赔诉讼。

  2010年9月21日,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罕见特大暴雨影响,茂名市信宜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库发生溃坝事件,共造成22人死亡,房屋全倒户500多户。受溃坝影响,下游流域范围内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农田、农作物等严重损毁。据广东省纪委通报,信宜紫金公司在建设、生产过程中,违法违规建设尾矿库、擅自违规进行尾矿库重大设计变更、违法违规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各项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对事件发生负有主要责任。记者 黄玫 欧甸丘 广州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能源研究会昨天公布,去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在会议间隙告诉记者,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能耗强度是日本5倍

  早在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已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周大地称,我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的同时,能源供应紧跟需求出现高速增长。

  据公布,去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6%;不过能耗强度进一步降低, 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下降4%。即便在如此形势下,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仍偏高,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周大地介绍,去年,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但 日本去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6.6亿吨标准煤;我国出口在去年超过德国,而德国去年消费4.4亿吨标准煤。

  今年需求增速将回落

  对于2011年,中国能源研究会预测,我国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但鉴于GDP增速预期放缓等,能源需求增速回落;供需总体平衡,中部地区可能偏紧,而且在今年,能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将推动能源价格普遍上涨。

  之所以判断中部地区仍然偏紧,是因为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提高、经济结构加快,2011年乃至“十二 五”期间,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而我国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已有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服务于东部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因此建议 密切关注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走势。

  购油日多花5000万美元

  此外,周大地表示,中东局势紧张导致国际油价大涨,我国现在每天购买原油要比最近一次调价前多花费 5000万-6000万美元。他介绍,目前,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占到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60%左右。去年,我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同比增长率 17.5%左右,对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

  周大地介绍,去年我国原油全年平均进口油价为每桶61美元,相当于每天支付4亿美元进口原油。最近, 国际油价一路上涨,伦敦市场上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达到113美元/桶以上,比调价时的102美元/桶,涨了10%左右;纽约市场上原油期货价格也比调价时 上涨了超过10%。如果国际油价上涨10%,就相当于今年每天进口石油需花费5亿-6亿美元,相比调价前每天多花5000多万美元。

  就在本周四,纽约市场上原油期货价格盘中突破100美元/桶,触摸103.41美元/桶。伦敦市场上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飙升至119.79美元/桶。两大合约均创出自2008年9月以来盘中新高。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6日消息,动物群死现象屡次发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近日,美国密西西比海岸出现了宽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群死现象,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与英国BP公司石油泄漏事件有关。

  据国外媒体报道,宽吻海豚的群死现象并非首次发生,今年年初已发现29只小宽吻海豚在海边死亡,去年也有89只小宽吻海豚离奇死亡。近日,美国密西西比州长达130英里(约209公里)的海岸线上,散布着20只宽吻海豚的尸体,令这一问题重新被关注。


美国密西西比海岸出现了宽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群死现象


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与英国BP公司石油泄漏事件有关

  据专家介绍,死亡的海豚中虽然有10只是成年海豚,但是他们却未发现雌性海豚母亲的尸体,科学家推测此次死亡事件或许是由寒冷冬天中遭受疾病侵袭引发的。不过,他们也认为这可能与英国BP公司的石油泄漏有关。

  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的莫比(Moby Solangi)博士呼吁科学家们采取尸检方式来揭开这一谜团。他认为近几年的宽吻海豚群死的地点和时间很一致,似乎都发生在宽吻海豚集体繁殖的地区和季节里。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这些分散在海滩上的海豚尸体是由BP石油公司清理泄漏石油的船员和海滩附近公园的护林员、执法人员以及路人发现的。死亡的小宽吻海豚分为两种,一种是刚出生便夭折的,还有一种是处于成长期的。一些未知因素导致了部分小海豚在出生不久便夭折,它们的平均年龄仅为1到2个月。

  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死亡海豚尸体上存在石油痕迹,莫比博士认为要通过尸检才能最终确认,一旦检测出有毒化学物,那么石油泄漏或许就是此次群死的主因。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国考古学家日前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东北部生活过的恐龙曾经遭遇严寒天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身上都长有羽毛。

  这项研究汇集了法国、中国、日本和泰国多家机构的考古专家。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恐龙大多生活在中生代,这一时期全球气候比较炎热,人们由此推测,恐龙的生存环境温度较高。不过该研究小组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们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所在地展开工作,这里曾先后发现中华龙鸟、尾羽龙和小盗龙等多种“带毛恐龙”,其生存的年代大约在1.25亿到1.1亿年前。由于它们并不会飞,因此部分科学家猜测,羽毛的作用可能是御寒。

  为了证实上述假设,考古学家开始设法确定当时的温度。最终,他们通过测定雨水中的氧同位素含量,发现这一时期与当前中国北方地区的气温十分相近,到了冬天,各种生物都要经历严寒的考验,乌龟、蜥蜴等冷血动物选择冬眠,而哺乳动物、鸟类和恐龙只能依靠自身的羽翼和皮毛维持生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一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伴有羽毛。

  科学家们表示,上述成果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这一地区恐龙的生活环境,从而对它们的习性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9日消息,大千世界真的无奇不有。近日,一名摄影师在南极抓拍到了一只很另类的帝企鹅幼崽,它胸前的羽毛竟呈现出罕见的心形图案。  


帝企鹅幼崽胸前的羽毛竟呈现出罕见的心形图案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只奇特的企鹅幼崽处在羽毛蜕变期,在蜕变"燕尾服"过程中发生了异变,原本不该出现形状的胸前羽毛,竟然演化成了心状。 拍摄这张图片的摄影师佛拉德(Sue Flood)表示,在南极能抓拍到如此奇特的企鹅,实在太幸运了。

  佛拉德(Sue Flood)说:"在她二十年的极地拍摄历史中,还从未见过这种现象,企鹅换羽而自然形成的图案令人难以置信。"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帝企鹅(Emperor Penguin)是现存企鹅品种中体型最为庞大的。它们的食物主要有鱼类,甲壳类。像磷虾和鱿鱼这样的生物,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帝企鹅在捕食的时候,可以在水下停留18分钟,下潜深度可达到535米。动物学家认为它们是通过降低新陈代谢和减少器官活动来实现水下捕食。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第 372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