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英国环境保护局公布的一幅足以引起恐慌的图片,展现了袭击伦敦东部的洪水。爆发洪水时,包括O2体育馆、第一加拿大广场(金丝雀码头塔)和塔桥在内的地标性建筑将遭洪水侵袭。 
英国环境保护局公布的一幅足以引起恐慌的图片,展现了袭击伦敦东部的洪水。爆发洪水时,包括O2体育馆、第一加拿大广场(金丝雀码头塔)和塔桥在内的地标性建筑将遭洪水侵袭。
曼彻斯特市中心几乎完全淹没在洪水中。
曼彻斯特市中心几乎完全淹没在洪水中。
环境保护局公布的图片,如果不对可能发生的洪水采取防范措施,加的夫将在爆发洪水时变成一片汪洋。
环境保护局公布的图片,如果不对可能发生的洪水采取防范措施,加的夫将在爆发洪水时变成一片汪洋。
利物浦的河流是一个潜在的洪水风险。遭洪水袭击时,这座城市的受灾程度不会像伦敦或者加的夫那么严重。 
利物浦的河流是一个潜在的洪水风险。遭洪水袭击时,这座城市的受灾程度不会像伦敦或者加的夫那么严重。
河水暴涨冲破堤岸之后,诺丁汉部分地区淹没在洪水中。
河水暴涨冲破堤岸之后,诺丁汉部分地区淹没在洪水中。
在这幅此前公布的模拟图中,伦敦议会大厦以及其他地标性建筑泡在洪水中。
在这幅此前公布的模拟图中,伦敦议会大厦以及其他地标性建筑泡在洪水中。

  这些引人注目的图片揭示了可怕的洪水如何冲 毁英国的大城市,如果不适时采取防范措施,将有数千座房屋难逃洪水毒手。在遭受大洪水袭击时,伦敦、伯明翰、加的夫和利物浦的市中心将完全淹没在洪水中, 大量房屋被毁,店铺毁于一旦。
 

  英国政府将就可能发生的洪灾进行共有1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演习,检验参与者、紧急救援部门以及当地社区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演习耗资180万英镑(约合291万美元),共有10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公司参与。英国大臣指出这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防演习。
 

  下周,此次代号“水印”的演习将拉开大幕,检验英国多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对突发洪水、河水暴涨、存在破堤风险的水库甚至于北海海啸的能力。“水印”演习在迈克尔•皮特爵士的建议下举行,他曾对2007年袭击约克郡、内陆以及西部地区的洪水进行调查研究。
 

  英国大臣将参加代号“眼镜蛇”的模拟紧急会议以及有关当地应变能力的论坛,警察局、消防队、救援部门、当地政府以及公共部门也将参加论坛,检验他们应对潜在自然灾害的能力。5家供水公司以及几乎所有供电商也将参与演习,检验应对洪水的能力。
 

  演习中,林肯郡滨海萨顿的居民和一所小学的小学生将被疏散。在塔特舍尔郊野公园,救援人员将借助救援艇和直升机营救被困在屋顶和汽车中的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王子也会参与演习。作为演习的一部分,皇家空军将出动直升机,营救威尔士巴拉湖地区被困在巴士车顶上的居民。
 

  英国环境大臣理查德•本尼昂表示:“极端天气越发频繁以及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洪灾。水印演习将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情况演习,将为我们提供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检验我们的应变能力。”
 

  本尼昂坚称此次演习不会动用防洪资金,防洪资金在支出审查中被削减。演习经费来自于一笔用于应急计划的独立资金。这项防御洪灾的预算受到保护,受保护程度超过其他领域,是英国政府优先考虑的对象。
 

  据本尼昂透露,英国大臣决心在未来四五年时间内保护额外的14.5万座房屋免遭洪水侵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例如加高路 缘或者修建围墙,保护房屋免遭地表洪水破坏。2007年,地表洪水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地表水图用于估计突发洪水时洪水将在哪些地区聚集。目前,整个英国 都在绘制地表水图。
 

  这位环境大臣宣布,将向紧急救援部门、慈善机构和其他组织提供超过80万英镑(约合130万美元)资金,用于购买洪水救援设备和进行相关培训。 这笔资金是一项总额200万英镑(约合324万美元)的基金一部分。基因用于提高英格兰和威尔士应对洪灾的能力,包括为消防队和紧急救援部门购买船只和设 备,为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购买救护车和救援设备以及进行相关培训。
 

  环境保护局局长克里斯•史密斯勋爵表示:“水印演习将检验政府、环境保护局、当地部门和社区在2007年破坏性洪灾之后制定的应急计划,将帮助 保护公众和住宅免遭未来洪水侵袭。英格兰和威尔士有多达六分之一的地区面临洪水风险。我希望每一个人都签约接收环境保布局的免费洪水警告。”(孝文)

  东部美洲狮为美洲狮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北部。由于近几十年极为罕见,人们把东部美洲狮称为“鬼猫”。1973年,东部美洲狮首次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在声明中说:“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经过对可用信息评估,得出结论,东部美洲狮已经灭绝,建议将这个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
 

  这个机构要求各方提供东部美洲狮信息,从573份回复中确认,所有所谓目击到的东部美洲狮其实为美洲狮其他亚种。东部美洲狮历史上曾在美国21个州出现,但现在“没有一个州能确认任何一头东部美洲狮存在”。
 

  声明还说,只有西部美洲狮存在足够数量可以维持繁衍种群,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野地。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研究东部美洲狮的首席科学家马克·麦科洛说,这种动物很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灭绝。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航天局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显示,“发现”号着陆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9日11时57分(北京时间10日零时57分)。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其1984年8月服役以来的第39次飞行,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次。在与空间站对接期 间,宇航员们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将一个破裂液氨泵中 残存的液氨排出;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此外,他们还利用一个金属罐进行了太空“收集”。这一名为“瓶中信息”的活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提高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而策划。金属罐随“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被运往日本,供博物馆游人参观。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运来“机器人宇航员2号”,这是首个进入太空的类人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机器人宇航员2号”由美国航天局与 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其全身装备多种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美国航天局希望将来它可以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此次任务完成后,“发现”号将成为美国今年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其芳容。服役以来,“发现”号共在太空中飞行了365天,运行约2.38亿公里,向太空中运送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设备。
 

  美国迄今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 和“奋进”号。“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及2003年因爆炸而解体,“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各飞行一次后,美国航天飞机将 全部退役。
 

  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公布的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将至少延长至2020年。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宇航员将依赖俄罗斯飞船前往空间站≌间站的货运补给将由美国两家商业公司及俄罗斯、欧洲、日本负责。 (记者 任海军)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3月10日消息,一只绝对个性十足的家伙,这只水羚(waterbuck)似乎是想在同伴之间“出出风头”,或者是遇到了一位充满创意的“造型师”,它的一只角竟然很不寻常的扭向了下方。


一只绝对个性十足的水羚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张照片是由业余摄影师英格丽-邦西(Ingrid Bunse)在纳米比亚的昂格瓦保护区(Ongava Wilderness Reserve)内发现的,这只水羚的奇特外表使它太扎眼了,以至于想不注意到它那独特的角都不太容易。

  49岁的英格丽来自于德国科隆,她表示自己近年来经常到非洲,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景象。她说:“当我刚一发现这只水羚时,我马上就知道自己必须要为它拍一张照片,因为它太不同寻常了。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那支角弯曲成这样,但它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什么烦恼。”


想不注意到它那独特的角都不容易

  雄性水羚可以长至54英寸(约合1.37米)高,660磅(约合300公斤)重,螺旋纹的长角通常都是向上后方弯曲。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尽管被称作水羚,但其实它们通常不会花太多时间待在水里,除非是为了躲避掠食者的袭击。英格丽补充道:“我认为这绝对是罕见特别的景象,每个人都可以拍摄到狮子等动物,而这只水羚非常特别,也许我一生中只能看到这一次。”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10日消息,大部分科学家都支持人类起源于非洲学说。然而在起源于非洲何地的问题上,科学家们一直都争论不休。最新研究发现,现代人类起源地可能是在非洲南部,这推翻了之前科学家所认为的人类起源东非的理论。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通过对非洲27个民族的基因样本分析比对得出,现代人类的发源地可能是在位于纳米比亚(Namibia)和博茨瓦纳(Botswana)附近的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最新研究发现,现代人类起源地可能是在非洲南部


现代人类的发源地可能是在位于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附近的喀拉哈里沙漠

  科学家发现,生活在该地区的布须曼人有着其他非洲部落所没有的遗传多样性。专家认为,他们的祖先可能就是数万年前从喀拉哈里沙漠沙漠向其它大陆迁徙的现代人类。该地区是最早艺术作品的发现地,那里的山洞墙壁上有复杂的抽象图案,年代可以追溯到7万年前。目前愈来愈多的证据证实非洲南部在人类进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美国加利福利亚洲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布来(Brenna Henn)博士说:"我与同事分析了布须曼人基因中的50万个基因标记(genetic marker),发现他们的基因中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这或许是人类在迁徙至各大陆所留下的后代有如此大差异的原因,并且在非洲也只有布须曼人具备遗传差异性的能力,很显然他们所居住的喀拉哈里沙漠就是现代人类的发源地。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现代人大致是在15万到6万年间在非洲起源,在6万年前开始向欧洲、亚洲、美洲迁徙。早期的人类会在迁徙中的大陆上留下自己的后裔。人类文明的版图也由此开始!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延展阅读:

  布须曼人:非洲南部的民族集团。又称桑人。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津巴布韦、南非和坦桑尼亚。一般认为属尼格罗人种科伊桑类型,但布须曼人在各方面与蒙古人种更为接近。为南部非洲和东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 。操布须曼语诸语言 ,属科伊桑语系中部语族布须曼语支,无文字。社会发展大大受阻,一直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大多仍处在原始社会的不同阶段。多信仰万物有灵,有部落图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美巨懒复原图

图:南美巨懒复原图

 

     相关文章发表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Palaeo-3)杂志上。

    “对陆地生态系统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失去大型哺乳动物;同样,海洋生态系统若失去鲨鱼、金枪鱼和其它顶级捕食者,也会面临灾难,”研究的承担者之一,佛罗里达自然博物馆鸟类部馆长D.Steadman说。“我们发现非洲部分地区狮群和象群正在减少,佛罗里达的美洲豹种群也渐渐走向衰落,这些现象会引起一连串不利的多米诺效应。”

     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鸟类学家们对墨西哥北部的8种鸣禽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其中一种来自Térapa 遗址区,名叫Pandanaris convexa的燕八哥是当地的常见种,生活在热带环境。2万年前,当地的大型哺乳动物迁徙路线呈南北方向。

     燕八哥依靠草原和这些哺乳动物为生,此二者有内在联系。大型哺乳动物来回地踩踏和取食,使草原不被树木占据。而燕八哥不但吃草籽,还捕食哺乳动物体表的昆虫,这形成了一种互利互惠的种间关系。

    当时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远古哺乳动物有地懒、猛犸、马、貘、骆驼和野牛。2万年前它们尽数灭绝,食腐动物秃鹫、秃鹰和燕八哥也随之消失了。集群灭绝可能撼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并从根本上改变物种分布。所有物种都不能孤立生存,当整体中的一小部分遭遇灭绝,很难推测会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

 

现生的燕八哥

图:一种现生的燕八哥


    科学家们认为,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所引发的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会影响其它物种,2万年前的故事警示我们应当谨慎地开发自然资源。

    墨西哥北部的遗址区曾是一片多沼泽和河流的稀树草原,生活有多种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30多种鸟类,还不包括鸣禽。虽然鸣禽在鸟类物种中占据了50%以上,但化石却发现得不多,特别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该研究还为墨西哥鸣禽化石记录作出了贡献。(faywater)

周三, 09 3月 2011 13:32

生存能手--硅藻

电子显微镜下放大一万倍的硅藻

图:电子显微镜下放大一万倍的硅藻


     硅藻的一个特性是,当外部环境变得恶劣时,它们能形成休眠孢子,并聚集在一起沉入水底,当环境改善时,休眠孢子可以苏醒并再次繁殖。


     研究者采集了峡湾中的沉积物,Mariager峡湾由于高度富营养化而使底部缺氧,并在保持缺氧的条件下分析出硅藻休眠孢子,然后再赋予良好环境使其苏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发现,这里的硅藻具有很大程度的基因分异度,研究者指出,这或许就是硅藻在生物圈能始终占据优势的原因。


      研究中从沉积物中取得的硅藻休眠孢子最老的可达100年,如果以硅藻一天分裂一次的正常速度计算的话,100年的时间内一颗孢子就可产生约40000代后代。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不过由于是无性繁殖,这40000代后代都非常相似。

 
    研究者说,最令他们吃惊的是,在整个研究中他们并没有发现来自其他区域的硅藻对Mariager峡湾中硅藻产生任何基因影响。尽管有大量硅藻随着表层水从Kattegatt海来到这里,但是这成百上千万的过客们却从未在Mariager峡湾中留下任何足迹。

 
    他们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峡湾中的浮游植物已演化得极适应峡湾的水体环境,并异常繁盛,每升海水中可含有上百万粒浮游植物,因此,入侵者很快就在生态位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歆塬)

  为了保护野生鲨鱼资源,美国多个州已经或者即将通过有关禁止食用鱼翅(鲨鱼鳍)汤的法律。比如,夏威夷州要求当地餐馆在今年6月30日前将库存鱼翅“消灭”。否则,将面临5000到1.5万美元的罚款。此外,俄勒冈和华盛顿州也通过了类似法律。

  美国学者称,为了满足人类对鱼翅的需求,现在全球一年被杀掉的鲨鱼高达7300万条,可能造成全球90%的野生鲨鱼频临灭绝状态。此外。因鲨鱼肉经济价值不高,当这些鲨鱼被活生生砍掉鱼鳍后,又被渔民重新抛入大海,最终因失去活动能力而在海底饿死。

  由于鲨鱼生长速度慢,繁殖率也低,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人工饲养。科学家担心,当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鲨鱼因人类滥捕滥杀而成为海洋中最弱小的动物时,大洋内脆弱的生物链将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尽管美国现行法律禁止交易没有鱼鳍的鲨鱼,但却允许进口鱼翅。

  目前,美国境内鱼翅消费量最大的区域----加利福尼亚州也在酝酿通过立法,完全禁止鱼翅交易活动。由于上述提案系由当地后裔人士发起,旧金山唐人街内外引起一场不小的争论。有意思的是,当地年轻一代华裔和他们的父辈在是否禁止鱼翅的问题上观点差别巨大。

  老一辈加州华裔居民表示,“禁食鱼翅”的法令走得太远,应该保留人们食用合法捕捉鲨鱼鱼翅的权利,不能因为“环保”就废除持续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当地中餐业主更表示,一旦“年轻人”推动政府立法废除鱼翅交易,下一步恐怕要继续打着环保牌来禁止鱼肚上市了。

  调查人员发现,现在旧金山多数中餐海鲜馆都会为顾客提供价格不等的鱼翅汤。

  加州是除了亚洲以外最大的鱼翅需求来源地之一,其实,鱼翅并非是人们对鲨鱼的唯一“索求”。此前,人类还曾因为了获取鱼肝油而大量捕杀鲨鱼。反对食用鱼翅的宣称,这种海产品价格昂贵,也不健康,比如,鱼翅中的水银含量偏高,并不适宜怀孕妇人和儿童食用。


全美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福布斯网站日前公布一项针对都市区空气和水源质量的研究报告显示,费城、加州贝克斯菲市(Bakersfield)和佛瑞斯诺(Fresno)、纽约市,以及路易斯安纳州的巴顿鲁治(BatonRouge),被列为全美前五名毒物污染最严重城市。

  福布斯网站的作者摩根?布瑞南(MorganBrennan)表示:“费城并没有很好的空气,但其它城市的空气更差。不过,费城却有逾50处被列为联邦超级基金(Superfund)污染整治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水源确实不良,并有大量的毒物排放。”

  福布斯网站为汇整这项排名,共调查全美80个规模最大的都会区,并检视联邦超级基金整治地点的数量、渗入有害物质的无用土地,以及空气质量指针(AQI)和毒物排放指标(TRI)。其中TRI用于评量毒物排放和回收程度,以及业者的管理。

  加州两座城市除水源质量不良外,空气质量也很糟。贝克斯菲市2009年的空气质量指针有43天超过100点(零点为最佳),佛瑞斯诺则有29天。而美国大多数城市全年的空气质量指针均保持在100点以下。

  布瑞南强调,毒物高污染并非意味当地居民有更高的健康风险。许多榜上有名的城市已采取清除毒害的措施。她说:“以加州为例,许多城市已推动干净空气计划。”

  另外,纽约市政府针对全美污染最严重之一的布碌仑高瓦讷斯溪运河(GowanusCreekCanal),亦已展开整治计划。(来源:搜狐绿色)


在东莞,苹果触摸屏另一主要疑似供应商存在着职业病危害隐患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从未曾报道过一例正己烷中毒案例。但近10年来,我国在工业粘胶配制、制鞋、制球、印刷、家具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正己烷,中毒事故不断发生。

  在东莞,苹果触摸屏另一主要疑似供应商,联建科技的姊妹公司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也存在着职业病危害的隐患。在东莞市卫生局检查组于2009年8月进行的职业病危害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该公司2009年7月曾经对234名有职业危害接触史的工人进行职业病体检,发现有30人需要复查,其中8人听力下降、8人患上贫血,这些被环保组织调查认为与正己烷的慢性毒害有关。

  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正己烷中毒”高发期早已过去;在美国,最大的一次正己烷清洁剂行业整顿发生在2002年至2004年,牵头组织为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以及下属的加利福尼亚州职业健康部(OHB)。上世纪70年代,每年有超过1.4万工人死于各种安全事故,将近250万人在事故中致残或受伤,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通过《1970年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根据该法成立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设在劳工部内。美国各个州政府也设立相应的职业健康部。

  1998年12月,加州卫生服务部(CDHS)收到一份关于因长期暴露在正己烷环境下引发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病例报道,揭开了美国“正己烷”阻击战的序幕。

  美国正己烷中毒调查

  加州卫生服务部收到的报告显示,一位24岁男性病人曾在一家汽车修理店工作了22个月,每天都会使用含有50%-60%正己烷的发动机气雾清洁剂,在停止工作后,他的病情好转,但无法完全康复。于是,为了评估正己烷对汽修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1999年加州卫生服务部开始对部分从业人员以及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汽车技师的周围神经病变与其长期接触正己烷有关。因此,加州卫生服务部正式发布了由正己烷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和管理方案。

  2001年,由于正己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美国环保署(EPA)颁布了关于控制正己烷气体排放法规。记者在EPA网站上下载了这份报告,报告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8小时允许暴露限值为180mg/m3。

  根据EPA的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健康部(OHB)开始对州内超过31000家汽车修理厂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商家会经常使用各种气雾清洁剂,而这些清洁剂中,大多数含有正己烷溶剂。健康部下属的危害评估与信息中心发布了一份公开报告称,虽然正己烷清洁剂作为有机氯清洁剂(毒性更大)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刹车的清洁,但长期接触这些清洁剂,也会导致慢性中毒,并引发神经系统疾病。由于产品成分经常变更、原料信息不足等原因,从业人员往往会忽视其带来的危害,而导致过量摄入甚至中毒事件的发生。

  2002年,加州职业健康部联合美国环保署等8家机构和研究中心,在加州范围开展了保护汽修工人健康与使用无毒清洁剂的行动。这个行动得到了美国环保部的支持。

  2002年至2004年间,该行动做了大量工作来实现目标。其中包括对14种不同的汽车修理设备中测试各种无毒清洁剂,以寻求性价比最高的无毒清洁剂,测试该无毒清洁剂潜在的健康风险;对大量汽车修理店进行访问,调查气雾清洁剂的使用情况,采访汽修工人、议员、有害物质专家以及其他气雾清洁剂的密切接触者,提供全面的健康安全咨询。

  加州职业健康部发现,1729名受雇于520家汽车修理店的员工在1993年至2003年间受到有毒气雾清洁剂的伤害,为此裁定每家汽修店的平均罚款金额超过3253美元,更有其他的超过10000例因从事汽修行业,使得健康受损的员工,获得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赔偿。

  EPA的“防毒”妙招

  加州职业健康部认为,想要彻底淘汰“正己烷清洁剂”,必须让从业人员意识到它潜移默化的危害。于是,健康部编写并向从业人员发放关于使用更安全的器物清洁剂的材料。这些材料详细说明了正己烷中毒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如何保障自身权利。

  与此同时,美国环保署与相关组织积极推广无毒水基清洁剂、超声波清洁系统等更安全高效的清洁方式,它们不仅能用在汽车修理行业,还能用在其他原本需要大量使用正己烷的行业中。

  在美国环保署的网站上,提供了各种气雾清洁剂替代设备的案例和成本核算资料,供从业人员参考使用。其中一则鼓舞人心的例子是:加州一家Diesel汽修店,原本有一名工人专门使用正己烷清洁剂进行汽车零件清洁,在投资更换了超声波清洁系统后,不仅清洁效率大大提高,也避免了工人受到有毒气雾清洁剂的伤害,而且在7个月后还收回了全部成本。

  在中国,36家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发布的调查显示,苹果公司没有告知过工人们正己烷的危害,也没有为他们提供有效的防护设施。据部分中毒员工回忆,苹果公司的代表虽然访问过联建科技,但他们没有向工人们告知用于提高苹果产品产量和良品率的正己烷有毒有害,以及该如何防护。在中毒工人们的治疗过程中,苹果公司一直没有和他们做过交流,也没有探望过中毒的工人。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别颁布了《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GBZ84-2002)》及《职业接触正己烷的生物极值》。同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也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8小时允许暴露限值为100mg/m3。(周一妍 王政旎)

第 371 页,共 510 页